中国证券市场泡沫测度及形成机理研究
本文选题:内在价值 + 每股收益 ; 参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证券市场上的资产价格泡沫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以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每股收益作为股市内在价值,从波动性角度提出用泡沫测度方法来测度中国证券市场的股市泡沫程度,以此实证检验并分析中国股市从1996年末至2008年末各波动周期股市泡沫的波动性特征和泡沫程度,进而运用信息反馈和博弈理论探讨股市泡沫的形成机理。
[Abstract]:The asset price bubble in the securities market has always been a hot issue in the theoretical circle. Taking the earnings per share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A-share market as the intrinsic value of the stock market, this paper proposes a bubble measure method to measure the degree of stock market bubble in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volatility.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and analyzes the volat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bubble degree of the stock market bubbles in the stock market from the end of 1996 to the end of 2008, and then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stock market bubbles by us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and game theory.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工程管理学院;南京工业大学金融系;
【基金】:南京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2007CW07)的部分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70932003) 一般项目(项目批准号:70671053) 教育部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项目批准号:708044)支持
【分类号】: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世农,许年行,蔡海洪,陈卫刚;股市泡沫的生成机理和度量[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2 徐爱农;;中国股票市场泡沫测度及其合理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3 周爱民;股市泡沫及其检验方法[J];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4 潘国陵;股市泡沫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伟;股票市场理论与股票价格行为[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2 贾炜;蔡维;樊瑛;;一个关于中国股票市场和宏观经济相互关系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3 韩德宗;;DCE与CBOT大豆期货风险性和投机性的比较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4 胡延平;;资产泡沫、羊群效应和金融危机[J];商业研究;2007年12期
5 高宏霞;杨柳;张云;;我国中小板市场泡沫的度量[J];创新;2010年01期
6 吴世农,许年行,蔡海洪,陈卫刚;股市泡沫的生成机理和度量[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7 董屹,辜敏,贾彦东;中国股市“政策效应”新特征——来自QFII的实证分析[J];财经科学;2003年05期
8 宫天宇;上市公司的中报对我国股票价格的影响[J];财经科学;2004年S1期
9 林松立,唐旭;中国股市动量策略和反向策略投资绩效之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10 黄秀海;李爱喜;;基于局部多项式核估计的股市泡沫测度[J];财经论丛;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周小亮;李志平;;基于演化博弈的投资者从政效应行为及其对策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徐长生;何小松;;美国新经济周期波动的成因[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2 董贵昕;金融泡沫运行与控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3 李柏洲;我国投资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4 章和杰;中国金融制度的风险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6 李俊青;证券市场泡沫现象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赵欣;股票市场微观结构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8 李多全;虚拟经济基本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刘杰文;机构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效率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张艳;中国证券市场信息博弈与监管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钢;我国股市泡沫的现状、成因及其防治[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2 张宇;基于混合理性投机理论的中国股市泡沫实证研究[D];河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汪卢俊;股市泡沫与货币政策[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4 曹建飞;股市泡沫存在性检验及预警的实证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5 陈世渊;金融泡沫理论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徐军玲;我国股市泡沫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7 杨海水;资产价格泡沫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8 段进;我国股票市场泡沫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樊一士;我国证券市场寻租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满书君;实物期权在通信企业技术投资风险管理中的运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世农,许年行,蔡海洪,陈卫刚;股市泡沫的生成机理和度量[J];财经科学;2002年04期
2 江彦;我国股市泡沫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3年04期
3 全登华;中国股市理性投机泡沫检验[J];工业技术经济;2003年02期
4 周爱民;股市泡沫及其检验方法[J];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5 戴园晨;股市泡沫生成机理以及由大辩论引发的深层思考——兼论股市运行扭曲与庄股情结[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6 屠孝敏;基于市盈率的我国股市泡沫分析[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年06期
7 屠孝敏;;O-F模型与合理市盈率研究——中国股市泡沫的实证分析[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8 潘国陵;股市泡沫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7期
9 黄正新;关于泡沫经济及其测度的几个理论问题[J];金融研究;2002年06期
10 冯祈善,孙晓飞;中国股市泡沫合理范围研究[J];上海金融;2005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2011中期上市公司主要数据一览(1)[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9期
2 ;2011中期上市公司主要数据一览(2)[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0期
3 马增华;董继刚;彭玉珊;;我国上市公司配股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4 杨丽;;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J];时代金融;2011年15期
5 方宁;;会计准则与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8期
6 ;2011中期上市公司主要数据一览(4)[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2期
7 宿芸芸;李军训;张燕;王永玲;;上市公司股东权益增长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7期
8 胡宇;;亲,敢问底在何方[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37期
9 上官福雷;;蓝筹上市公司“股本稀释——市值膨胀”效应分析[J];海南金融;2011年07期
10 李林逸;;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研究——以酿酒行业为例[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香丽;孙绍荣;;十、每股收益与上市公司的综合能力指标的关系[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金永红;薛婷婷;王晖军;;金融类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孔静;纪建悦;;我国上市公司现实股利决策模型探讨[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郁玉环;;2003—2004我国上市公司IPO抑价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质仙;张威;;2008年纺织行业上市公司情况综述[A];中国纺织工业发展报告(2008/2009)[C];2009年
6 田青;王宝帅;;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的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学谦;;从部分上市公司2002-2003年EPS和FOE统计分析看盈余管理——兼盈余管理对策与建议[A];中国会计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8 符刚;林万祥;;基本财务信息、盈利质量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章雁;;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施效果实证研究——基于2009年沪深股市A股经验数据[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岳朝龙;岳香;;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与公司绩效关系实证分析[A];现代工业工程与管理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少林;0.497元 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创新高[N];中国证券报;2011年
2 记者 周江;煤炭酿酒医药类股票表现突出[N];山西日报;2010年
3 文风;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创新高的背后[N];证券日报;2011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胡学文;福耀玻璃拉开三季报披露大幕[N];证券时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黄晓英;白药摘双冠 马龙垫双底[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6 胡嘉莉;深市上市公司每股收益增两成[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7 本报记者 王璐;上市公司去年每股收益0.42元创新高[N];上海证券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孙洁琳;永安林业利润猛降:如何跳出微利怪圈?[N];证券日报;2008年
9 记者 杨晶 编辑 朱绍勇;海通完成收购大福 去年净赚45.4亿元[N];上海证券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陆洲 于萍 曾诚;难见业绩高增长[N];中国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清喜;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潘丽春;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价值影响因素和演进路径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巩娜;上市公司管理者股权激励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苗晴;中国A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5 梦然;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2年
6 何旭;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7 李绪富;我国上市公司重塑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吴琳芳;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9 杨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控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李丹;我国上市公司发展规模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仁会;我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2 陈婧;中国A股市场泡沫及测算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刘峰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内在价值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4 顾军;中国成长型上市公司内在价值分析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梁栋;基于RIM的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徐宇洁;上市公司投资取向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梁燕;上市公司内在价值的因果分析[D];浙江大学;2006年
8 栗景顺;以估值为基础的中国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孙琳;农业上市公司内在价值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毅;EVA与上市公司价值评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7764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76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