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视角下的A股交易到达率更新及新息消化过程研究
本文选题:卖空限制 + 交易到达率 ; 参考:《管理评论》2013年08期
【摘要】:针对中国股票市场特点将卖空限制因素引入动态EKOP模型,在此基础上构建交易到达率更新模型刻画知情和非知情交易到达率的日内动态模式,进一步采用上证180指数中八只成分股的2010年高频分笔数据实证分析订单流新息对两类交易到达率的影响,并探究不同类型交易者对新息的反应及消化过程。结果表明投资者会根据前期交易到达率和订单数据推测当期交易到达率情况,并且订单流新息能够对交易到达率产生持续性影响,证明了交易到达率的可预测性。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stock market, the short selling restriction factor is introduced into the dynamic EKOP model, and on this basis, the trading arrival rate update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describe the intra-day dynamic mode of informed and uninformed transaction arrival rate. This paper further analyzes the effect of order flow innovation on the arrival rate of two types of transactions by using the 2010 high-frequency split data of eight constituent stocks in the Shanghai 180 Index, and probes into the reaction and digestion process of different types of traders to the new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investors will speculate on the arrival rate of the current transaction based on the pre-transaction arrival rate and order data, and the order flow innovation can have a sustained impact on the transaction arrival rate, which proves the predictability of the transaction arrival rate.
【作者单位】: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71146) 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028)
【分类号】:F224;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国进;张贻军;;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我国股市的暴跌现象研究[J];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2 张龙斌;;卖空限制、股指期货与我国证券市场完全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魏文婷;王春峰;房振明;庄鸿刚;;卖空限制对收益偏度的影响及对中国市场的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4 李凤羽;;基于投资者意见分歧的资产定价研究最新进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孟卓群;;卖空限制下衍生证券的定价[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杨华蔚;韩立岩;;中国股票市场特质波动率与横截面收益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陈国进;胡超凡;王景;;异质信念与股票收益——基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8 袁怀宇;张宗成;;卖空限制对股票市场收益非对称性的影响——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比较研究[J];管理学报;2009年08期
9 汪宜霞;张辉;;卖空限制、意见分歧与IPO溢价[J];管理学报;2009年09期
10 巴曙松;汪鑫;;C-TEV约束下增强型指数基金管理实证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宗成;袁怀宇;;卖空限制与股票市场收益的非对称性——基于上海和香港的实证比较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备友;路英;李守伟;;限制卖空交易对证券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谭英双;;复杂摩擦市场中具有锥限制的资产定价的强无套利分析[A];第七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博;殷仲民;;上海证券市场价格与交易量关系实证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5 刘义鹃;朱燕萍;;基于调整成本的内部人持股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荣武;徐文仲;;异质预期、群体演化与资产价格波动[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英文虎报记者 本报记者 任洁 编译;港交所将暂停卖空限制[N];经济观察报;2007年
2 赵刚;SEC延长金融股卖空限制[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李宇;计划暂停执行“卖空价规则”[N];中国证券报;2007年
4 郝春明;安信证券:美完全有能力解决“两房”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
5 海通股指期货联合研究中心 杨睿;香港市场取消卖空限制对股指期货期现套利的影响[N];期货日报;2010年
6 王丽娜;港交所欲暂停执行卖空价规则[N];上海证券报;2007年
7 记者 饶红浩邋董科;期指开辟指数挂钩衍生品设计空间[N];期货日报;2008年
8 明宪;胜利者与失败者[N];中国经营报;2008年
9 孟群舒;全球联手降息难改股市轨迹[N];解放日报;2008年
10 平安证券衍生产品部;权证价格何以大幅偏离理论价格[N];证券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峰;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谢绵陛;看法差异、信息不对称、卖空限制与价格形成[D];厦门大学;2004年
3 王景;异质信念、卖空限制与股价行为[D];厦门大学;2008年
4 李凤羽;意见分歧、异质解释与定期信息披露的股价效应[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袁怀宇;中国证券市场卖空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唐勇;发售机制、信息偏倚与IPO抑价[D];浙江大学;2009年
7 江成山;基于异质信念的资产定价理论和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8 汪宜霞;基于抑价和溢价的中国IPO首日超额收益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范钛;B股折价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10 秦洪元;交易成本/交易限制下的期权定价[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卖空限制对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2 卢婵婵;具有卖空限制的动态投资选择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陈璇淼;卖空制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4 傅慧芳;融资融券交易对股票定价效率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1年
5 游涵婧;卖空限制对股票收益率和交易量相关性的影响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6 杨胜男;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动量交易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金田;异质信念、投资者情绪与AH股折溢价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0年
8 袁德超;条件风险资本下禁止卖空的投资模型[D];复旦大学;2012年
9 袁华涛;我国证券市场引入融资融券交易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胡超凡;异质信念与股票收益[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798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798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