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特点及现实启示
本文选题:国际货币体系 + 金本位 ; 参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摘要】:对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简史的解析表明了三点含义:一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是人之行动而非人之设计的结果。从金本位至今,美国把握住了国际货币体系发展的趋势,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使国际货币体系朝着美元信用货币体系演变,并极力维持这一体系。二是最重要的国家一旦卷入战争,或中心国家长期实施以自我为中心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国际货币体系才会发生大变革。外围国家的金融危机不会对美元国际货币体系的持续性产生影响,而中心国家的金融危机只会对美元货币体系产生一定的冲击,但不会影响美元货币体系的持续性。三是外围国家如何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将决定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渐进演变的具体路径。金本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而美元国际货币体系也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在没有可见的、能够引起国际货币体系发生重大变革因素的前提下,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只会在微调的基础上延续。
[Abstract]:The analysis of the history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shows three meanings: first,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s the result of man's action rather than man's design. From the gold standard to now, the United States grasp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akes a series of actions, makes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evolve towards the dollar credit monetary system, and tries its best to maintain this system. Second, once the most important countries are involved in war or the central countries implement self-centered fiscal and monetary policies for a long time,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ill undergo great changes.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will not have an impact on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of the dollar, while 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central countries will only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currency system of the dollar, but it will not affec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e currency system of the dollar. Third, how the peripheral countries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ill determine the specific path of the gradual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n the future. The gold standard is the result of market competition, and the dollar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is also the result of market choice. In the absence of visible factors that can cause major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will only continue on the basis of fine-tuning.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1.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成钢;张太富;;制度设置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孙伍琴;关于金融结构比较分析理论框架的设计思路[J];金融论坛;2003年04期
3 林广明,谭庆华;金融资源论:对金融功能观与金融机构观的综合研究[J];金融论坛;2004年06期
4 肖洪广,肖小勇;有效信贷需求不足与商业银行经营战略选择[J];金融论坛;2005年06期
5 陆希刚;;明清时期江南城镇的空间分布[J];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03期
6 华民;“马尔萨斯制约”与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对世界经济发展的重新认识[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华民;;中印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相似的原理与不同的方法[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8 汤凌霄;英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变迁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9 李海平,廖文龙;中国金融风险的度量及化解[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10 曹葵;金融中介演变投资者视角的一个解释[J];南方金融;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于维栋;;和谐发展与技术创新[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2 ;第三章 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选择[A];中国现代化报告2005——经济现代化研究[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文静;金融机构“非银行化”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周鹏;金融结构、金融发展与开放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3 屠新泉;中国在WTO中的定位、作用和策略[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王和;保险投资创新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5 栾光旭;转型时期中国金融演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童牧;关系型融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效应[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8 曹葵;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贾烈英;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10 卿前龙;休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金全;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与我国证券投资行为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2 戴炜;WTO背景下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法律思考[D];西北大学;2003年
3 简夏;中国证券化的发展状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葛恒雷;我国设立金融防火墙制度研究——基于对金融管制的放松[D];东南大学;2004年
5 王新芳;发展亚洲债券市场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6 郭东;海上货物运输中船舶适航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吴浩;白领的兴起与当代西方社会变迁[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德峰;技术创新范式演进及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9 慕蔚菊;中国经济增长中的金融体系结构[D];暨南大学;2005年
10 马万信;金融市场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D];武汉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重建国际货币体系[J];中国改革;2010年05期
2 陈雨露;杨栋;;危机、战争与货币(九)[J];金融博览;2011年09期
3 周雯娴;;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可行性的简要分析[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2期
4 谢超男;;国际货币体系视角下的人民币国际化探究[J];企业导报;2011年09期
5 夏斌;;国际货币体系缓慢变革下的人民币国际化[J];中国金融;2011年15期
6 姚大庆;;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7 董君;;系统演进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变迁[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7期
8 罗佳;石践;;国际货币体系发展问题及对中国思考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9 戴建兵;吴书新;;人民币国际化的黄金储备支撑[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张之光;;评论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洪才;;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及其改革[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曾培炎;;凝聚共识 循序渐进 推进国际货币体系结构性改革[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3 李海海;;国际货币体系演进的新兴古典经济学分析[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黄益平;;国际货币体系的未来:一个中国经济学家的视角(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5 李增刚;;国际货币体系演变及现实困境的政治经济学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建;;建立有中国特色人民币汇率理论的一些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7 竹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国际货币战略的演变[A];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会长扩大会议暨“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与中美经贸关系高级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蒋定之;;危机下金融监管改进问题[A];金融危机:监管与发展——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9[C];2009年
9 武建东;;从战略上认识人民币汇率改革方向[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长久;;美元汇率波动的影响和启示[A];美国新经济周期与中美经贸关系——全国美国经济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编辑杨秦整理;回不去的金本位[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孙宇挺;“金本位”回潮考验美元地位[N];国际商报;2011年
3 吕鸿;警惕“金本位”复辟思潮[N];人民日报;2008年
4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罗伯特·蒙代尔 冯梅 俞晓晶 整理;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变革[N];解放日报;2009年
5 蒙代尔;“欧元之父”蒙代尔:国际货币体系的变革趋势[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 政府政策系博士 马光远;谁将取代美元[N];华夏时报;2009年
7 记者 朱周良;中欧经贸以和为贵 共促改善国际货币体系[N];上海证券报;2010年
8 周小川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9年
9 郭中侯 军事经济学院国防经济系主任 教授 博士生导师;货币之剑:大国博弈的战略利器[N];中国国防报;2010年
10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N];中国黄金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凌云;“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影响[D];南开大学;2010年
2 苏天鹏;论国际货币体系对金融危机的作用机制[D];复旦大学;2011年
3 张Z,
本文编号:1806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0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