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大股东掏空与CEO薪酬契约

发布时间:2018-04-27 02:42

  本文选题:大股东掏空 + CEO薪酬契约 ; 参考:《金融研究》2013年12期


【摘要】: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扩展的委托代理模型,考察大股东掏空对CEO薪酬契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2005年至2011年间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导致CEO薪酬以及CEO强制性变更两者与公司业绩之间的敏感性均下降,同时,CEO在职消费上升,表明大股东掏空不仅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而且破坏公司治理并增加代理成本,因此,只有继续优化股权结构并加强监管力度,才能强化大股东、管理层和中小股东的利益关系,切实改善公司治理。
[Abstract]:By constructing an extended principal-agent model,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large shareholder tunneling on CEO compensation contracts, and then uses the data of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5 to 2011 to conduct empirical research. It is found that the sensitivity between CEO compensation and mandatory change of CEO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decreases due to large shareholder tunneling, while the CEO's in-service consumption increases, which indicates that large shareholder tunneling not only directly encroaches on the interests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but also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CEO's in-service consumption. Therefore, only if we continue to optimize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strengthen the supervision, can we strengthen the interest relationship among the major shareholders, the management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improve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广东省高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1AJY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173090)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S201101000425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暨南远航计划12JNYH001)的研究资助
【分类号】:F271;F832.51;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凤委;孙铮;李增泉;;政府干预、行业竞争与薪酬契约——来自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2 朱红军;高级管理人员更换与经营业绩[J];经济科学;2004年04期

3 树友林;;高管权力、货币报酬与在职消费关系实证研究[J];经济学动态;2011年05期

4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年02期

5 徐莉萍;辛宇;陈工孟;;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及其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6年01期

6 方军雄;;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存在粘性吗?[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7 辛清泉;谭伟强;;市场化改革、企业业绩与国有企业经理薪酬[J];经济研究;2009年11期

8 林大庞;苏冬蔚;;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基于盈余管理视角的新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9 李增泉;激励机制与企业绩效——一项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0年01期

10 佟岩;王化成;;关联交易、控制权收益与盈余质量[J];会计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媛媛;王静刚;;股权制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分析与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2 岳香;洪敏;;国有上市公司经营者报酬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3 沈维成;;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曾祥飞;徐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盈余质量相关性的实证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彭冰;;中央和地方关系中的上市公司治理[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姜俊俊;;浅谈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与经济效益的关系[J];北方经济;2009年24期

7 曹慧;徐枞巍;王晓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经理激励机制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孟祥林;沈长月;;分层滚动绩效考核:博弈机制、实施效果与对策分析[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张宏亮;;多元化的盈余质量效应: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巩震;金永生;王俊椺;;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与公司绩效实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明华;蔡卫星;曾诚;;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质量:来自证券分析师盈余预测特征的证据[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周方召;周正;尹龙;;国有上市公司高管激励与绩效关系研究——来自上海证交所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周方召;周正;曲振涛;孙凯;;利益共谋还是监督激励——基于中国上市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上涨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时晋;吴锦宇;;试议中国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控制——一种法经济的分析(初稿)[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严太华;李佩玻;;我国上市公司薪酬激励长期有效性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郑筱婷;王s,

本文编号:18088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088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9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