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流动性预警:模型、方法与检验

发布时间:2018-05-16 00:23

  本文选题:流动性 + 真实货币缺口系数 ; 参考:《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摘要】:对流动性状态的判断已成为当前各国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本文采用真实货币缺口系数判断流动性状态,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预警因子,建立了流动性预警的序次Logit模型,并以中国2003~2008年数据进行了相关检验。结果显示,预警模型可以预测中国流动性处于正常、过剩或短缺的状况及其可能性,模型预测效果较好,分析结论有较强政策意义。
[Abstract]:The judgment of liquidity statu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oint of 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in various countries. In this paper, the real money gap coefficient is used to judge the liquidity state,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xtract the early warning factor, and the order Logit model of liquidity early warning is established, and the correlation test i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data from 2003 to 2008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arly warning model can predict the situation and possibility of China's liquidity in normal, excess or shortage, and the model has a good effect. The conclusion of the analysis has strong policy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
【分类号】:F82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钱小安;;流动性过剩与货币调控[J];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2 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红;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住房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杨志刚;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研究与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李莹;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及其政策效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4 陈茜;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赵春雨;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6 赵先卫;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建潮;;基于宏观角度的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2 刘震;张惠;;解决银行业流动性过剩的根本——改善金融生态[J];财经科学;2006年07期

3 刘锡良;董青马;王丽娅;;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再认识[J];财经科学;2007年02期

4 杨珂;;基于不同视角对中国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7年07期

5 李成;姜柳;;从汇率制度视角看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过剩[J];金融论坛;2006年09期

6 钟阳;;流动性过剩的三个层次原因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7 任碧云;王越凤;;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2期

8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9 唐双宁;;关于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初步思考[J];经济研究;2007年09期

10 朱庆;;解读当前市场流动性过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卫萍;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年01期

2 本刊记者;;巴曙松:流动性管理已成央行货币政策第一要务[J];金融管理与研究;2007年05期

3 郭亮;陈静;徐元曦;;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产生的宏微观效应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年14期

4 李守忠;;浅谈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成因及解决之道[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3期

5 夏斌;陈道富;;当前流动性管理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金融;2007年17期

6 吕素香;赵向永;;当前银行业流动性管理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银行家;2008年07期

7 吴少波;;多政策作用下的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现状及管理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10期

8 王静,韩金华;西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对我国的启示[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9 本刊评论员;;流动性管理不容松懈[J];福建金融;2007年03期

10 张亚;;换位思考流动性过剩[J];现代商贸工业;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佘升翔;陆强;;中国商业银行通知存款定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2 佘升翔;陆强;;中国商业银行通知存款定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智;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N];经济日报;2007年

2 高璐;加强流动性管理仍是重点[N];证券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苗燕邋叶勇;周小川:流动性管理要考虑对实体经济影响[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 陆前进;搭配使用多种工具 有效回笼流动性[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南京证券 林娜 张颖;流动性管理完成“蜕变”[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记者 程瑞华;加强流动性管理 巩固调控成果[N];金融时报;2010年

7 袁媛;流动性管理仍是货币政策出发点[N];上海证券报;2007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资金多渠道回流 3月流动性总体宽裕[N];证券时报;2011年

9 高改芳;股市活跃 银行资金分流规模扩大[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贾壮;加强流动性管理 保持价格稳定[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文忠;公司治理与银行流动性管理:选择权评价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吴惠杰;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与银行利差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徐丽梅;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稳健投资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薛强军;开放式基金流动性及其风险管理[D];浙江大学;2007年

6 楼铭铭;商业银行流动性层次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7 高鸿;中国货币流动性管理效应及工具运用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8 孙音;流动性过剩、最优利率规则与通胀目标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检验与冲击响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石汉祥;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成因、效应及治理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刘昕;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开白;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量化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2 温珂;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3 陈茜;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林一舒;我国中小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孙健;证券投资组合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6 冯鸿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王毅;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8 谢君;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及其治理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9 严光贤;中国现代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分析及理论建构[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曹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94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894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e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