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关系
本文选题:基础货币 + 货币乘数 ; 参考:《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摘要】:本文把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联系起来,研究基础货币可控性与货币供应量可控性之间的关系,并得出以下结论: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中央银行不能控制的基础货币随机波动对货币供应量可控性的影响部分地被货币乘数的随机波动的影响抵消,因此基础货币不可控并不必然导致货币供应量不可控。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ntrollability of basic money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money supply,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s: in the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ition in China, The influence of the random fluctuation of the basic money beyond the control of the central bank on the controllability of money supply is partly offset by the random fluctuation of the money multiplier, so the uncontrollable basic money does not necessarily lead to the uncontrollable of the money supply.
【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
【分类号】:F8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山东省金融学会《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工具及传导研究》课题组;从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谈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济南金融;200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慧文;朱海洋;;民间金融:在重新认识与强化监管中求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2 赵怀勇;论资产价格变化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蒋海,齐洁;制度变迁中金融风险转嫁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00年02期
4 张锐;;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9期
5 彭睿,曾令华;央行“加息”的必要性及利率走势预测[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6 张锐;;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7 刘伟;外部冲击下我国的货币控制研究[J];南方金融;2005年04期
8 张锐;;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纵横剖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兰日旭;张永强;;历次经济危机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量化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10 伍志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反常规关系: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传统货币数量论面临的挑战及其修正[J];管理世界;200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温美平;中国共产党金融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马元;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郑岩;社会保障与公平、效率相关性的理论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7 侯乃X;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经济波动影响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世华;中国失踪货币和流动性过剩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吴金友;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应对经济周期波动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10 王菁;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制度改革的推进[D];东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飒;货币数量论:一个新货币需求函数的提出[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田永杰;制度特征变化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D];暨南大学;2011年
3 刘丽娟;我国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秦丽;我国流动性过剩与通货膨胀关系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傅力勇;恒丰银行杭州分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郑凯;金融危机后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区域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8 陆玲玲;中国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实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9 张永红;陕甘宁边区政府货币政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1年
10 杨秀芝;货币政策对我国上市银行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越;;基于新视角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效应分析[J];黑龙江金融;2009年04期
2 师群昌;帅青红;;电子支付方式对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影响[J];中国金融电脑;2008年05期
3 林继肯;;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应量[J];经济研究;1987年06期
4 朱新天;马明;;运用基础货币制控货币供应量的模式选择及数学模型(上)[J];华北金融;1993年02期
5 张水杰;;基础货币、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J];金融研究;1990年08期
6 杨盛昌;;关于存款准备金政策调控流动性过剩的反思[J];经济师;2008年05期
7 梅良栋;;建立我国货币乘数体系的构想[J];金融与经济;1986年07期
8 姜永宏;刘晓娜;朱锦峰;;我国近期货币乘数变动与货币控制[J];南方金融;2007年08期
9 陈彦华;;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对货币乘数的影响[J];商业时代;2008年34期
10 范曦月;;我国货币乘数分析——基于2000年~2009年数据的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封思贤;;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2 朱志斌;;金融创新下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关系研究[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3 钱争鸣;郭鹏辉;;金融DIVISIA指数与中国货币增长率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4 程绪正;严广乐;刘建香;朱礼庆;陆曙东;;中央银行金融调控的系统动力学模型[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巍;;过度货币供应下的通货膨胀、证券市场以及房地产市场收益——来自中国的证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6 王信;;汇率只是硬币的一面[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7 焦方义;;论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成因与宏观调控策略[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8 颜鹏飞;邵赤萍;;西方国家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及其借鉴[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9 黄瑞玲;李子联;;汇率、货币供给与流动性过剩[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中)[C];2007年
10 李莉;赵昕;殷克东;;对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考[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需要怎样的货币中介目标?[N];财经时报;2004年
2 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黄祥斌;三四季度“热钱”外流概率增加[N];中国能源报;2009年
3 银河证券研究所总监 宏观分析师 张新法;经济复苏确定 调整之后有望重新步入上升通道[N];上海证券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吉强 蒋廷玉 赵伟莉;“金融30条”凸显三大看点[N];新华日报;2008年
5 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 陈波,
本文编号:1911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11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