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学生贷款研究十年述评

发布时间:2018-05-24 08:08

  本文选题:学生贷款 + 学生资助 ; 参考:《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9期


【摘要】: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在国内较早系统地以团队形式开展了对学生贷款的研究。10年来该团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培养了几十名研究生,对国内相关政策与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形成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将成本、学费、学生资助的类型和对象作为学生贷款运行的前提,对这些前提要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把对学生贷款的核心内容研究集中在起点"放贷"、终点"还贷",及中间过程中的"政府责任"上;提出并逐一研究了学生贷款的结果,包括财政收益、社会公平及学生发展。
[Abstract]:Th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rried out research on student loans in the form of a team earlier in the country. In the past 10 years, the team has achieved a series of research results and trained dozens of graduate students. It has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omestic policy and practice, and formed a certain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The research results in this field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ree aspects: the cost, tuition, the type and object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as the premise of the operation of student loans, the premise of these element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core content of student loan is focused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loan", the end point of "repayment of loan", and the intermediate process of "government responsibility", and puts forward and studies the results of student loan one by one, including financial income, social equity and student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G647.5;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红,徐东华;基于收费政策的中国本科生教育成本初探[J];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2 李志德,沈红;美国高校收费对学生就学的影响——兼论我国高校收费及学生资助[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6期

3 黄维,沈红;制度变迁与国家助学贷款的制度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燕;中国大学奖学金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胡茂波;地方民族院校学生家庭付费能力及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杨晴;中国高校贫困生贷款资格判定[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陈浩;国家助学贷款中的担保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斯婕,乔真真;高校贫困生社会捐助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2 潘建军;谢革利;;美国大学生多元化资助方式评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3 沈华,沈红,黄维;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陈浩;沈红;;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中担保机构的运作及其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5 闫笑非;;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实施过程中若干问题的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6 申卫东;高等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孟东军,张美凤,顾玉林;我国高校社会捐赠管理比较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8 孟东军,张幼铭;试析社会捐赠在高教成本分担中的作用[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06期

9 符号亮;戴秀丽;;借鉴发达国家(地区)经验 完善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伍金球;;菲律宾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华洁;浙江省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及其独特性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孙希波;黑龙江省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姜华;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变迁及其特性[D];北京大学;2007年

7 伍运文;中国高等教育产业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昕;我国医科大学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9 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风亮;农村家庭的教育放弃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张影;构建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体系[D];吉林大学;2007年

3 牙向阳;我国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4 章勇;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收费政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唐艳华;河南省高校贫困生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黄妍;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实施的障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7 蔡江海;国家助学贷款信用分险分析及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孟东军;中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与学费政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欧阳宇;走向公平: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之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10 肖南梓;我国高等教育私人收益率分析及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政策的初探[D];重庆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闵维方;论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理论基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2期

2 占盛丽,雷万鹏,孔繁盛,钟宇平;香港地区高等教育学生贷款的经验与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沈华,沈红,黄维;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4 李文利;美国、加拿大高校学生贷款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5 陈浩;沈红;;美国联邦家庭教育贷款中担保机构的运作及其对我国国家助学贷款的意义[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6 杨德广,张兴;关于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思考[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7 钟宇平,陆根书;高等教育成本回收对公平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2期

8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9 李文利,魏新;论学生资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10 卢晓东;确定成本约束下学费、财政经费的市场化互补模型——向成本补偿本义的回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健;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2 杨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识别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3 李慧勤;高等教育收费与学生资助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金正茂;现代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黄维;国家助学贷款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董积生;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肖荣美;论公平与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2 高军;美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群体的特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何英;论共同担保的理论基础及规则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臧兴兵;沈红;;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问题与出路——基于甘肃省的抽样调查[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2 臧兴兵;;生源地助学贷款中的博弈[J];教育财会研究;2011年04期

3 ;简讯[J];黑龙江金融;2011年05期

4 凌靖波;吴爱邦;;我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偿还机制研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高歌;王朝阳;卜凡玫;;国际信贷经验启示和我国信贷政策的完善[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1期

6 袁以沫;;美国大学生信用卡使用现状[J];考试周刊;2011年51期

7 王娟;叶琳娜;邓惠文;;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浅析高校助学贷款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1年14期

8 郑国军;庞艳茹;;助学贷款制度国际比较及经验启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9 余荣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分析[J];中国冶金教育;2011年03期

10 廖智君;余小英;;国家助学贷款提高还贷率的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红;;学生贷款研究十年[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魏黎;;美国和瑞典学生贷款还款豁免政策比较[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宋飞琼;沈红;;中国学生贷款信用担保研究[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梁爱华;沈红;;加纳养老金学生贷款及其失败原因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丁建福;;学生贷款:政府的职责及其评价指标[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邓蕊;袁建辉;;我国高等教育助学贷款制度供给与市场需求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7 杨晴;沈红;;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资格审查的困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8 沈红;;国家助学贷款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9 沈华;;国际视野下的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和回收效率计量[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沈华;沈红;;国家助学贷款还款负担率新旧政策之比较[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入学”研究成果集(一)[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娟;我市将从8月起接受学生贷款申请[N];桂林日报;2009年

2 记者 王中宙 实习生 任志欣;全区101个旗县(市、区)中已有80多个建立学生资助管理 中心[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9年

3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JUDITH SCOTT-CLAYTON 编译 严珂;学生贷款违约形势严峻[N];21世纪经济报道;2011年

4 本报记者  王云;美国私人学生贷款盛行带来隐忧[N];经济参考报;2006年

5 记者 李存才;青海首推学生资助卡发放助学金[N];中国政府采购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尹晓燕;国家助学贷款经历“7年之痒”[N];工人日报;2006年

7 辛琅;CIT解雇三位高级经理[N];经理日报;2007年

8 孙传卿 雷丹;商南资助中心暖人心[N];商洛日报;2009年

9 刘雅琼;助学贷款再添安全网[N];中国财经报;2006年

10 吕诺;高校学生获助贷比例,仍然偏低[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廖茂忠;学生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李红桃;国家助学贷款运行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陈灿平;学生贷款:运行机制及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李庆豪;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生成与发展[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刘丽芳;“按收入比例还款”型学生贷款:国际模式与中国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沈华;中国国家助学贷款多元化偿还模型设计[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孙涛;学生贷款的政府职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涛;发展中国家学生贷款案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王志宁;高校学生助学贷款还款问题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李肇庆;安徽省农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4 姜旭宏;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5 徐艳;高校学生助学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6 李萍;学生贷款财政贴息及相对有效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邹华;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舒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推行及其信用体系构建完善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9 刘微微;高校国家助学贷款改革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唐捷;国家助学贷款项目违约风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28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28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7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