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超发的存在性研究
本文选题:货币超发 + 货币数量说 ; 参考:《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09期
【摘要】:在长期动态的费雪货币数量说框架下,中国的货币交易量,由于货币化进程尚未完成而大于当年的GDP;因为自由度较低,中国货币供给的作用发挥受到限制;从中国1990年以来的物价走势以及CPI与PPI(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之间的对比来看,由于货币超发而带来的物价上涨不存在。短期的角度,因为货币超发必须要反映到货币金融指标上,通过对当前利率、物价、汇率的综合分析,中国的货币超发也不存在。
[Abstract]: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long-term dynamic Fischer's monetary quantity theory, the monetary trading volume in China is larger than the GDPs of the current year because the monetization process has not been completed, and the role of China's money supply is restricted because of its low degree of freedom. Judging from China's price trends since 1990 and the contrast between the CPI and the PPI, the price increases caused by the currency overshoot do not exist. In the short term, because currency overissuance must be reflected in monetary and financial indicator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urrent interest rates, prices, and exchange rates, China's currency overissuance does not exist.
【作者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李雄军主持,“我国居民消费不足问题的实证研究”(K50510080020)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滕昕主持,“我国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与主权财富基金发展策略研究(K5051208015)”
【分类号】:F822.2;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赵志君;;人民币超发之忧与货币政策选择[J];中国发展观察;2011年07期
2 周立;蒋莉莉;黎振宇;;资源资本化推动下的中国货币化进程(1978~2008)[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3 王国刚;;“货币超发说”缺乏科学根据[J];经济学动态;2011年07期
4 张杰;;中国的高货币化之谜[J];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5 张文;;经济货币化进程与内生性货币供给——关于中国高M2/GDP比率的货币分析[J];金融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太平;;货币供给与中国经济增长:动态影响与产出效应[J];商业研究;2010年08期
2 姚先国;高怿;;中国收入分配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约束[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3 李健;;Monetary Policy Needs to Keep up with the Tim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5期
4 刘士国;牛晓鹏;;防控金融犯罪法律措施探析[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5 谭太平;;国内信贷、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基于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02期
6 邵荣平;许坤;;“货币超发”是此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吗[J];财经科学;2011年03期
7 赵建;;货币需求、货币溢出与通货膨胀:基于中国货币现象的实证检验[J];财经论丛;2009年01期
8 江静;;转型国家行业协会功能发挥的制约因素——基于政府视角的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1期
9 黄武俊;陈漓高;;外汇资产、基础货币供应与货币内生性——基于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1期
10 周建;张德远;顾柳柳;;节能减排约束与工业增长模式转型机制研究——基于非参数环境生产函数的上海和全国对比的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瑞;;中国经济奇迹的标志性与持续性[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2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3 张世云;;伦理视角下的中国公司治理的演进[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与战略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4 刘少和;张伟强;;我国区域旅游转型发展的探讨——以广东区域旅游转型发展为例[A];旅游业:推动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第十三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张建君;;中国经济转型的实践模式与内在逻辑[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3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华平;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升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廖立国;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石碧涛;转型时期中国行业协会治理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高顺伟;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汤晓莉;郑州市经济转型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吴松年;经济结构性失衡与住宅价格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王毅;中国区域金融结构差异性分析[D];辽宁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胜;1978-2009年间我国流动性变动及其对经济金融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0年
2 谷雪;我国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向洪波;怀化市经济转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克;基于一般动态因素模型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雷振;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政府经济职能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金源;银行流动性与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7 吴畏;金融深化与发展对中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周庭佐;货币超发对中国经济影响效果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9 田永杰;制度特征变化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柳心宽;台湾司法独立的实现及其对大陆的启示[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宗智;悖论社会与现代传统[J];读书;2005年02期
2 谢平;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4期
3 常春凤;;基于微观视角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式选择——动态博弈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4 刘秀光;;论货币体系的可兑换性和信用依赖性准则[J];华东经济管理;2009年09期
5 范从来;;中国货币需求的稳定性[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6 吴晓灵;中国国有企业─银行债务重组问题[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5年03期
7 易纲;中国的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8 刘明志;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9 易纲,王召;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10 陆挺,刘小玄;企业改制模式和改制绩效——基于企业数据调查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5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陈锡文;[N];农民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雅敏;;货币状况指数研究文献综述[J];华北金融;2010年05期
2 梁雅敏;;货币状况指数研究文献综述[J];西南金融;2010年06期
3 赵治山;;关于我国宏观经济的三大焦点、三大机遇和三点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8年06期
4 牛利民;杨开福;朱道静;;影响我国旅游消费的经济因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8年09期
5 静婧;潘永轩;;国际贸易、利率及其相关性[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1期
6 彭晓妍;;从金融市场看房价上涨[J];华商;2008年03期
7 李庆海;;通货膨胀与其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J];现代商业;2008年27期
8 薛永刚;曹艳铭;;货币政策变量与股票价格的动态关联性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9 刘昌信;浅谈税率、利率和汇率的作用[J];理论学习;1994年08期
10 潘菁晶;;人民币名义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市场;2008年3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董景荣;;基于遗传辅助设计的汇率组合预测模型研究[A];面向复杂系统的管理理论与信息系统技术学术会议专辑[C];2000年
3 黄国石;林应标;;宏观需求系统的鲁棒调节[A];1996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王全民;;累加法确定资本化率中使用安全利率的分析[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陈明星;缪柏其;靳韬;;利率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A];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黄德春;林丽;张长征;;基于物流成本视角下中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7 漆萱环;胡誉满;;IS-LM模型预测贷款需求量的Fuzzy系统分析[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8 宗跃光;张文新;刘超;彭萍;;决策支持系统对资本化率确定方法的优化研究[A];2003中国房地产估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林秋绵;;台湾地区实施一般优惠房贷政策成效之评估[A];不动产开发与投资和不动产金融——2005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谢赤;吴雄伟;;基于GARCH模型的CHIBOR行为实证分析[A];2003中国现场统计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乐嘉春;利率、汇率与房地产业泡沫[N];上海证券报;2005年
2 林达;利率上升、物价上涨、工资不振 美国商业地产2006年前景不妙[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3 朱四倍;工资跑不过刘翔也要跑过CPI[N];广州日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阮修星;稳定物价需化解高成本压力[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 唐钧;增加工资以消弭物价上涨[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意赅;如何看待工资涨幅“指导价”超CPI[N];消费日报;2008年
7 任会斌;内蒙古:物价上涨,社保标准随着动态增长[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魏贵富;工资能否与物价联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9 欧阳洁;盼工资跟上CPI的步伐[N];人民日报;2008年
10 夏莎;十二五:百姓的新期待[N];杭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一婷;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贾非;中国货币化进程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3 姚小义;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均衡:模型与实证[D];中南大学;2003年
4 戴建军;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5 许忠;经济货币化的国际比较与中国经济货币化进程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6 李奕滨;我国货币政策效果评价理论与实证分析[D];同济大学;2007年
7 卢佳;贸易信贷在中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8 陈震;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郑纯雄;中国最优储蓄率的决定及宏观经济效应[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10 敖山;中国股票市场风险度评测模型与仿真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戚得玉;中国未观测经济规模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分析[D];厦门大学;2008年
2 郑果;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
3 晋海博;货币供给与房地产价格:理论假说与经验检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4 史红芳;完善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夏乔;基于货币视角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6 刘红刚;货币供给量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的实证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杨燕敏;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及其修正[D];厦门大学;2008年
8 岳阳慧敏;中国货币政策调控商品住宅价格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包汉俞;期权定价模型的研究及其推广[D];长沙理工大学;2008年
10 张丽;中国上市商业银行汇率风险研究[D];北京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85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88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