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改革、经济战略与中国外汇储备积累: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市场化 + 金融重商主义 ; 参考:《数理统计与管理》2013年03期
【摘要】:对中国外汇储备成因的传统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市场化进程因素对中国外汇储备积累的历史性和制度化影响。而外汇储备的决定因素分为两大类:战略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战略性因素包括预防性需求、重商主义动机和机会成本;制度性因素包括对外贸易发展和市场化程度。通过一个改进的外汇储备需求函数模型对该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的外汇储备积累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市场化改革这一历史进程的客观结果,而非货币当局基于主观动机所追求的战略目标。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tudy on the causes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largely ignores the historical and institutional impact of market-oriented factors on the accumulation of China's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r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 strategic factors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The strategic factors include preventive demand, mercantilism 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 cost, and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clud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and the degree of marketization. Through an improved demand function model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the empirical study shows that the accumulation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n China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export-orien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market-oriented reform. It is not a strategic goal pursued by monetary authorities based on subjective motive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中国人民大学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
【分类号】:F832.6;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雨露;张成思;;全球新型金融危机与中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战略调整[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2 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3 张曙光;张斌;;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经济后果[J];经济研究;2007年04期
4 李扬;殷剑峰;;中国高储蓄率问题探究——1992—2003年中国资金流量表的分析[J];经济研究;2007年06期
5 华民;;世界经济失衡:概念、成因与中国的选择[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毅;;我国热钱流入规模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思考[J];金融发展评论;2011年05期
7 叶永刚;胡利琴;黄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对外贸易收支的关系——中美和中日双边贸易收支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6年04期
8 林毅夫;;对我国当前外资外贸政策的思考[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7年03期
9 余永定;覃东海;;中国的双顺差:性质、根源和解决办法[J];世界经济;2006年03期
10 潘悦;;国际产业转移的四次浪潮及其影响[J];现代国际关系;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天扬;吉玉萍;;国际收支双顺差的调整——基于资本替代的视角[J];北方经济;2008年14期
2 宋晓东;韩立岩;;基于均值-CVaR模型的外汇储备币种配置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刘渝琳;林永强;;FDI甄别、东道国福利及引资启示——基于委托-代理理论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罗云开;申睿波;;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研究述评[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5 公衍照;杨明;;我国国际收支失衡及福利损失分析[J];商业研究;2011年10期
6 翁小丹;江悠悠;李茂琴;;论发展保险业与缓解当前流动性过剩[J];保险研究;2007年12期
7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殷剑峰;;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分析[J];保险研究;2008年01期
8 马斌;;我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研究评述[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李明睿;;我国储蓄——投资失衡与国际收支双顺差[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10 姚瑜滢;;试析东亚产业转移对地区国际关系的影响[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骏;杨凤祥;张慧君;;人民币汇价与对外贸易波动关系的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吴明华;周爱民;;我国外汇储备对人民币币值的影响——影子汇率[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叶阿忠;王佳炜;陈敏讷;吴相波;;影响中美贸易量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谭天扬;;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因素分析与政策选择[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5 李文溥;肖正根;;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的动态效率[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吴丽华;;中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分析和测算[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董昀;;体制转轨与中国经济波动形态的变化[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郑长德;;对外贸易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10 闫泽涛;张斌;;人民币升值下的我国农产品进出口马歇尔-勒纳条件分析[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3 陈文政;中国国际储备适度规模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吴建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效果和经济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李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贸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杜长江;系统性风险的来源、预警机制与监管策略[D];南开大学;2010年
7 熊珍琴;中国对外贸易顺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田苗;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鸿志;中国高企业储蓄原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2 喻多娇;中国货币政策对国际收支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张运东;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4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5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杨怀保;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万乐;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运营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王进;我国经常项目变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苏菡;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对外贸易的相关性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许河森;关于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徐以升;;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当代亚太;2008年04期
2 綦建红;鞠磊;;关于资本管制有效性的理论与经验分析[J];东岳论丛;2008年01期
3 马超;马来西亚资本管制的效果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02期
4 康玉珠,熊筱燕,陈翔鸥;浅析我国资本管制的现状及前景[J];国际贸易问题;2001年03期
5 林辉;;我国资本管制有效性分析[J];海南金融;2008年05期
6 任海舰;;金融危机背景下热钱流入我国的规模测算与趋势分析[J];海南金融;2009年03期
7 崔萌;陈烨;夏广军;;我国国际短期资本流动:流动途径和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海南金融;2009年10期
8 谭介辉;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论国际产业转移中我国产业发展战略的转变[J];世界经济研究;1998年06期
9 陈雨露;马勇;;混业经营与金融体系稳定性:基于银行危机的全球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10 戴祖祥;我国贸易收支的弹性分析:1981~1995[J];经济研究;1997年07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房地产业理性市场化增长[J];中国建设信息;1997年33期
2 ;市场化:根本战略措施在于调整社会利益结构[J];经济研究参考;1999年06期
3 孙景伟;如何探索城市建设市场化的新路子[J];企业文化;1999年03期
4 薛求知,张 宗;中国市场化进程中的外部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5 戴定一;迎接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新时期[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1年01期
6 谭继亮;谈我国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化[J];基建优化;2002年05期
7 ;推进城市化靠市场化还是靠计划化?[J];中国经济快讯;2003年25期
8 王晓漫,洪灏;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商品经济[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9 李兴山;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从市场化标准看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路[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4年01期
10 张桂宗;汪浩;胡宗良;;拷问顺驰战略 今年成为行业老大[J];英才;200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原玉廷;杨素青;;我国市场化进程及研究动态[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旭东;;浅议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的障碍及克服[A];第二届浙江中西部科技论坛文集第八卷(环保分卷)[C];2005年
3 郝超;;房产测绘的现状与发展[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张明举;;市场化与农村城市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李树林;张文萍;;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理性思考[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6 马强;刘刚;;济南城市污水处理良性运营机制探讨[A];济南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战略研究[C];2004年
7 许振成;;社会的环境、公众的事业——环境保护市场化若干问题的探讨[A];第二届环境保护市场化暨资本运营与环保产业发展高级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8 杜荣;谭君;杜巧荣;;企业知识投资的一个市场化模型[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常永达;赵美珍;;试论小城镇水安全的市场化契机[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10 罗必良;;基础设施的管制放松及其市场化[A];提升珠江三角洲竞争力——社会、经济与基础设施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松、王一玫;市场化:物业管理的关键[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2 北京大学 周其仁;征地:国家征用与市场化转用并行[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王永红;南涧:土地资源配置实现市场化[N];云南日报;2003年
4 木佳;公用事业应市场化[N];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
5 记者 四光;把协会建成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服务机构[N];承德日报;2006年
6 大江;市场经济≠市场化≠资本主义[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李劲松;我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迈向市场化[N];新疆日报(汉);2006年
8 卢丹;加快物业管理行业的全面市场化[N];中国建设报;2006年
9 水皮;房地产的伪市场化症结何在?[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10 本报评论员 舒圣祥;巧用民间资本走“市场化治污”新路[N];东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清宪;论中国政府在经济市场化进程中的作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万明国;不完全市场经济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构[D];武汉大学;2004年
3 严海波;交易、制度与信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李明月;我国城市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5 叶勤良;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6 邢秀凤;城市水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水价及运营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郑丽;中国审计市场分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王波;中国现代服务业地区差异与集聚发展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高鹤文;准公共产品领域国有经济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任峗;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劲松;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化报酬激励机制设计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王丽光;土地收购储备的市场化运营模式[D];吉林大学;2005年
3 杨晓;我国市政公用行业建设与经营市场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王留之;中国基础设施融资问题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5 庄艳霞;原有划拨土地改变用途时补地价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6 杨斌;A股首次公开发行初始收益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李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投融资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伟香;论城市公用事业市场化改革中的政府责任[D];青岛大学;2009年
9 杨军利;经营城市及城市公共事业的市场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10 余家容;基础设施市场化供给的对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91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91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