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Markov转移模型的中国股市状态转换研究

发布时间:2018-06-09 06:32

  本文选题:Markov + 中国股市 ; 参考:《统计与决策》2010年12期


【摘要】:文章对深交所1998~2008年间的月度股指数据进行统计性描述,并从偏度、峰度和滚动方差三个角度对其波动性进行分析;运用非线性的Markov状态转移模型,定义股市的三种状态,来系统分析股市在三种状态之间的变换及其规律。结果表明,运用混沌的非线性状态法比传统计量方法更能较好的对股市进行分析和预测。
[Abstract]:This paper gives a statistical description of the monthly stock index data of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from 1998 to 2008, and analyzes its volatility from three angles of deviation, kurtosis and rolling variance, and defines three states of stock market by using nonlinear Markov state transition model.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ock market between the three states and its law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haotic nonlinear state method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econometric method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stock market.
【作者单位】: 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经贸学院;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俞乔,程滢;我国公司红利政策与股市波动[J];经济研究;200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新平;崔吉勇;余明桂;;民营上市公司现金股利信号传递效应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10期

2 乔桂明,詹宇波;我国股市中政府与投资者的行为博弈分析[J];财经研究;2002年12期

3 袁振兴;杨淑娥;刘丽敏;;负债与现金股利共存于激励契约的模型推演[J];财经研究;2006年06期

4 王宇;现金股利政策信号传递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16期

5 阎大颖;中国上市公司首次股票股利信号传递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财贸研究;2005年04期

6 田祥新,徐国栋,周永强;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股市波动的实证研究[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7 冯玉梅,王春峰;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追随者效应”分析——基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方法的实证研究[J];系统工程;2005年05期

8 易颜新;柯大钢;张晓;;股权分置下的股利政策模型[J];系统工程;2006年05期

9 石永领;;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政策与其收益的实证分析[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唐跃军;谢仍明;;股份流动性、股权制衡机制与现金股利的隧道效应——来自1999—200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增泉;任强;;现金股利、投资者保护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转型经济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朱云;吴文锋;吴冲锋;;中国上市公司股利的信息含量研究[A];2004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砚新;信托投资机构资本市场交易行为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2 吴建环;论货币政策对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余明桂;中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的代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提云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徐柔建;所有权与公司治理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李勇;中国证券市场“内部人”交易的信息披露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董直庆;对股票价格的经济学分析——兼论我国股市特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李朝霞;资本结构理论与融资工具选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9 丁君风;中国上市公司价值管理中的战略结构与治理结构因素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10 金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巍菁;上市公司选择现金股利的动因[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2 李慧玲;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分配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5年

3 邓爱仙;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稳定性的市场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马丽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股利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5 赖建清;中国上市公司不分配股利内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6 宋玲;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和股票股利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7 伍伟;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息内涵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8 于笑坤;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信号传递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廖传惠;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10 余贤高;发展我国股票指数期货的构想与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婕,叶正祥;机构投资者的培育与证券市场的稳定[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2 谢赤;禹湘;周晖;;证券投资基金惯性反转投资行为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6年10期

3 谢赤;禹湘;储慧斌;;基于TGARCH模型的证券投资惯性反向交易策略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07年03期

4 方军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投资策略及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02年04期

5 陈晓,陈小悦,倪凡;我国上市公司首次股利信号传递效应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1998年05期

6 班耀波,齐春宇;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还是加剧波动[J];经济评论;2003年06期

7 戴辉;对机构投资者稳定市场作用的再认识[J];经济问题;2004年07期

8 吕长江,王克敏;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12期

9 祁斌;黄明;陈卓思;;机构投资者与股市波动性[J];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10 高协平,张钹;区间小波神经网络(II)——性质与模拟[J];软件学报;199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戎海栋;基于小波方法的紧急事件预测[D];天津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为何中国股市熊霸全球[J];证券导刊;2011年24期

2 魏雅华;;B股的未来:前程似锦[J];企业研究;2011年13期

3 魏雅华;;国际板恐惧征[J];产权导刊;2011年07期

4 何江涛;;百元股诞生搅动中国股市[J];中国经济快讯;2000年09期

5 金牛九段;;汇改是中国股市牛熊分水岭[J];股市动态分析;2011年27期

6 黄苏鹏;;民贱伤股 股贱伤民[J];金融经济;2011年15期

7 魏葳;;中国股市的头号腐败——中国股市上到底有多少假账户?[J];新经济;2001年07期

8 黄湘源;;中国股市应验摩天大楼指数魔咒[J];金融经济;2011年17期

9 郑磊;;资本市场崛起三疑问——评赵迪的《资本的崛起:中国股市二十年风云录》[J];中国高新区;2011年06期

10 佚名;;投资中国股市或许正当其时[J];报刊荟萃;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琴芬;庞秋月;;中国股市治理思路辨析[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2 王永锋;蒋屏;;影响中国股市股票收益率的多因素实证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4 曾康霖;;对以国字号为主的中国股市弊端的初步分析[A];中国风险投资与资本市场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龙文;关蓉;王惠文;;基于符号数据分析的中国股市风格板块市场特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余有亮;;对中国股市若干问题的探索[A];2005湖南省证券法制研究资本市场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7 徐茂魁;;“非均衡二元结构”的中国股市如何涅i肹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8 胡朝霞;;中国股市涨跌停机制的绩效研究[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瑞厚;;我国金融业开放与隐忧[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10 赵晓;;人民币还没有真正的升值[A];“全球经济一体化下的中国经济与中国股市”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汤向阳;舆论:中国股市的“皮肤”[N];证券日报;2008年

2 西南证券 张刚;理性看待金融海啸下的A股市场[N];中国证券报;2008年

3 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主席 李晶;“中国股市将在明年初企稳”[N];东方早报;2008年

4 苏培科;应该关注中国股市的本质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5 记者 袁蓉君;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市日趋乐观[N];金融时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郑严;本报2009年中国股市十大预言反响强烈[N];证券日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高健;下半年中国股市将率先恢复活力[N];中国证券报;2009年

8 刘景德 黄祥斌 钱来智 马佳颖;2009年中国股市依然可期[N];市场报;2009年

9 董少鹏;美国公民谢国忠在对中国股市说什么?[N];证券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汉青;对中国股市趋向看好[N];经济参考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颖刚;中国股市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2 潘文荣;QFII及QDII制度下中国股市世界联动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王尧基;论中国股市思想发展的几次突破及意义[D];复旦大学;2003年

4 谢曙光;中国股市投资收益非对称及其治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王智波;渐进式转轨下的中国股权市场与股权定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胡勤勤;中国股市β系数稳定性、时变性和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7 崔准焕;中国股市与美国股市之间联动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刘建和;中国股市价格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弘林;西方股票投资思想的演变与当代中国股市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10 郑学军;中国股市的结构与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永安;基于混合分布假说的中国股市量价关系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2 谢家泉;高频数据模型及其在VaR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邹熹;行业、地域和风格配置策略在中国股市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郭晓慧;中国股市的政策效应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5 裘超强;中国股市价值投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宇;基于定向增发收购资产事件对中国股市半强式有效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赵宏;中国股市非正常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8 段岚;简论规范和健康发展中国股市[D];湘潭大学;2001年

9 吴玉珊;中国股市效率的计量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10 刘广成;江恩理论在沪、深股市的应用性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9993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19993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14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