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发送、投资者识别与私募股权资本市场
本文选题:信号发送 + 投资者识别 ; 参考:《经济管理》2010年05期
【摘要】:基于金融市场上广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本文构造了信号发送和投资者识别能力的市场反应函数模型。分析发现,私募股权资本市场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达到减少新项目潜在租金的消散、降低创业企业家的创业风险以及投资者能从与创业企业家的合作中分享租金的目的。本文的研究表明,私募股权资本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Abstract]:Based on the widespread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a market response function model for signaling and investor identification is constructed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the private equity capital market can reduce the dissipation of the potential rent of the new project by reducing the degree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entrepreneurial risk and sharing rent between investors and entrepreneur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private equity capital marke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and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湖南湘潭大学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毅夫;孙希芳;姜烨;;经济发展中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初探[J];经济研究;2009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卫彦琦;;我国金融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3期
2 沈钦华;谈儒勇;金晨珂;;信用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基于多层次视角的VAR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12期
3 陈凯;赵晓菊;;经济增长模式、银行类型与盈利优势[J];财经研究;2012年07期
4 刘金焕;;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2年08期
5 廖海波;;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融资工具:集合信托债权基金[J];财会月刊;2011年17期
6 贾康;刘军民;;政策性金融与中国的现代化赶超战略——兼与林毅夫教授商榷[J];财政研究;2010年01期
7 刘湘云;刘溪;;演化博弈视角下区域金融差异性分析[J];当代经济;2011年08期
8 陈享光;袁辉;;2009年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最新进展[J];当代经济管理;2010年04期
9 肖梅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11期
10 冉光和;吴昊;邵腾伟;;金融支持与产业集群发展:西部三省(市)的经验证据[J];广东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顺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2 王翔;李凌;;金融发展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是两难选择吗[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刘梅生;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蒋水冰;我国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复旦大学;2010年
4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史跃峰;金融和谐论[D];天津大学;2012年
6 闫海洲;转型期中国金融发展的生产率效应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1年
7 王聪;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D];西北大学;2011年
8 马登科;国际石油价格动荡:原因、影响及中国策略[D];吉林大学;2010年
9 李峰;金融发展、金融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10 仲深;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结构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扬;中小企业零售信贷模式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2 席建成;陕西省农村金融支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曹明;中国金融脆弱性实证分析及对策建议[D];西北大学;2011年
4 何晓静;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中的金融结构支持: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付丹;广东省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宋陈鸽;甘肃省金融结构优化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王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下的最优融资模式结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张碧波;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研究[D];中共广东省委党校;2011年
9 余朝锋;滨海新区金融创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卢晔;我国京沪深三地金融发展的经济驱动因素差异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毅夫;孙希芳;;银行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08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芳佳;;企业领导者频繁变动弊大于利[J];企业经济;1986年06期
2 王元刚;国外企业家的三个特征[J];冶金经济与管理;1989年06期
3 姜美瑶;;在逆境中奋起的企业家——赵盛祺[J];中国人才;1990年09期
4 张士儒;适应现代企业要求 发挥好企业家的作用[J];中国公务员杂志;1994年11期
5 张新阶;职工崇拜的企业家形象[J];中国机电工业;1994年11期
6 熊胜绪;试论股份制与企业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1994年01期
7 杜纳·布朗;新公司易犯的十大错误[J];中外企业家;1994年Z1期
8 冯梯云;改革企业干部管理体制造就企业家队伍[J];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07期
9 陈云卿;从企业家的角度看全球化[J];管理科学文摘;1995年09期
10 陆胜兰;企业家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J];档案与建设;199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简介[A];2008安徽最具投资价值成长型企业100强评价报告[C];2008年
2 张小韶;;企业家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大红;;在“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A];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夏吉先;;论犯罪的穴源存在与防治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张庆林;李志;孙健敏;;企业家创造性与创新行为、企业绩效的关系及管理者的绩效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穆常生;;在“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A];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赵子文;;浅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与监督机制[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8 文琳;;企业环境管理问题的初探[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9 孙秋明;;智慧之门虚掩着——论企业家境界[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10 朱晓霞;彭正龙;;基于企业家社会网络关系的小企业成长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伟鸿;企业家不远千里献爱心 十万物资捐赠z}底小学[N];长治日报;2007年
2 李慎平;白山实施职业化培训[N];吉林日报;2007年
3 周国兵;多数企业家对经济发展保持良好信心[N];中国质量报;2008年
4 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门晓勤;湛江的魅力让人折服[N];湛江日报;2008年
5 吴少男;官员的话少了 企业家的话多了[N];华兴时报;2008年
6 记者 胡楠邋通讯员 孙思;我市30位企业家获颁“企业改革功勋纪念章”[N];长江日报;2008年
7 尧小锋;江浙企业家“横扫”艺术品市场[N];文汇报;2005年
8 林彤;企业家与企业形象[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9 杨学聪;90%企业家认为北京经济形势乐观[N];北京日报;2007年
10 ;常州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家[N];常州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中国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3 王雪;中国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刘善球;科技型企业家隐性资本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余立智;家族企业的成长机理与变迁路径[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强;中小家族企业融资结构:一个企业家的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邓学军;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姚建华;基于企业家创新的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璞;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小企业家学习过程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谢俊豪;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因素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刘迎五;论作为人力资本的企业家激励问题[D];湖南大学;2001年
4 武增海;企业家市场化测试与培育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能;企业家激励机制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6 徐玉华;企业家激励机制数理分析与寻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7 刘红霞;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聘用阻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8 王晶;试析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王玉军;企业家短缺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王娟;优秀国有企业持续创新的企业家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562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56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