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及对我国蕴含的机遇
本文选题:金融危机 + 比较 ; 参考:《开发研究》2010年02期
【摘要】: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愈演愈烈,其影响范围之广、程度之深,超过了人们的估计与想象,吸引了众多的研究者。本文将这场危机与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从背景、机理、特征、原因和影响几方面进行了对比,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这场危机对中国在金融人才引进、创意产业发展和中国企业国际化等方面蕴含的机遇。
[Abstract]: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the American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intense, and its scope of influence is wide and deep, which is more than people's estimation and imagination. It attracts many researchers.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risis with the world economic crisis from 1929 to 1933, from the background, the mechanism, the characteristics, the cause and the influence.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for China's introduction of financial talents, th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industries and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hinese enterprises.
【作者单位】: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
【基金】:西安外国语大学2009年度科研项目资助(项目号:09WB11)
【分类号】:F831.59;F1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东南;;最近两次金融危机对菲律宾经济影响比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年06期
2 赵大朋;俞思念;;论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优势和前景——基于对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比较[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3 赵大朋;俞思念;;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比较[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1期
4 吴ng超;;海峡两岸应对金融危机的政策措施比较与合作研究[J];华北金融;2009年09期
5 李卓元;卜静怡;;中美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政策及其差异比较[J];经营管理者;2010年18期
6 常永胜;;金融危机后的反思: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的比较[J];战略决策研究;2010年02期
7 杨兵杰;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比较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张霞,王天力,王博;中俄经济转轨比较分析[J];学术交流;2003年05期
9 李笋,高春菊;中苏“新经济政策”之比较[J];济宁师专学报;1999年05期
10 《中国与西方七国综合国力最新比较》课题组;中国与西方七国综合国力最新比较[J];统计研究;200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2 王蔚;傅文龙;;美国金融危机的传染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渠道——兼论对山东经济的影响与山东的应对之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3 张杰;;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努力保持平度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金融危机条件下平度经济发展的对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4 ;欧盟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A];中国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2009-2010)[C];2010年
5 陈胜昌;;世界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发展方式评析——兼评“中国模式”的讨论[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6 王君萍;王敏;;从马克思《资本论》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与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主父海英;;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正负影响剖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8 陈宪忠;;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科学发展——以荔浦为例[A];金融危机中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C];2009年
9 谢丽威;;金融危机抑制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及应对策略[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10 欧新黔;;应对金融危机的国家产业政策调整报告——在“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的讲话[A];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应对危机的现实选择——2009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程实;美国金融危机到经济危机还有多远[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2 万应慧;巨大力量源于星星点点[N];辽宁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杨朝东;金融危机面前的高速高效[N];通辽日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王颖春;金融危机远未见底 中国地位有望提升[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5 记者 贾伟 闫锐;把“两会”精神化为应对金融危机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强大动力[N];河北日报;2009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郝英;地产企稳或见危机底部[N];华夏时报;2009年
7 胡乐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当前西方国家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走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庄俊康;“再造一个兰州很有必要”[N];甘肃经济日报;2011年
9 记者 钱彤 陈鹤高;增强信心 携手合作 共渡危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10 本报评论员;措施要准[N];湖南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罗经华;金融危机与产业均衡[D];浙江大学;2010年
3 刘刊;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与策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4 黄禹铭;后金融危机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5 许红梅;虚拟经济与经济危机[D];厦门大学;2009年
6 朴正守;中韩相互投资对两国经济增长的比较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韩占府;西部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8 黄成业;日本、东南亚国家与美国泡沫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杨鸿;雁行模式与东亚经济合作[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韩云虹;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分析[D];辽宁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小津;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国际比较[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睿;G20的崛起与作用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3 凌金珍;国际视野下安徽应对金融危机的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许海燕;日美经济泡沫现象成因比较分析[D];河北大学;2010年
5 何勇;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经济地位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0年
6 闫鑫;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罗天嘉;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及当今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D];河北科技大学;2011年
8 宋育轩;金融危机下山东省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李祥辉;金融危机的产业衰退效应及其传导机制分析[D];江苏大学;2010年
10 童藤;金融危机收入分配效应的机理及案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0645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645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