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治理与股价波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本文选题:商业银行 + 公司治理 ; 参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摘要】:商业银行的治理难以观察,但是其股价的波动性与其内部治理的效果之间存在关联,内部治理越好,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越大,这样就可以直接利用交易数据来观察银行的内部治理。本文利用沪深两市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在2005—2008年间的半年度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与银行的股权结构存在关联。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呈"U"形关系;第2—10大股东中持有股份等于或超过5%的股东持股比例增大能促进股价非系统性波动的提高;银行股价的非系统性波动与银行的存贷比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也反映出银行内部治理的效果。
[Abstract]:The govern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is difficult to observe, bu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olatility of stock price and the effect of internal governance. The better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the greater the non-systemic fluctuation of stock price. So you can directly use transaction data to observe the internal governance of banks. Based on the semi-annual panel data of 14 commercial banks listed in Shanghai and Shenzhen stock markets from 2005 to 2008,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on-systemic volatility of bank stock price and the equity structure of banks. The proportion of the first largest shareholder has a "U" relationship with the non-systematic fluctuation of the stock price, and the increase of the proportion of shareholders holding shares equal to or exceeding 5% in the 2-10 largest shareholder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on-systemic fluctuation of the stock price. The non-systemic fluctuation of bank stock price h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bank's deposit / loan ratio, which also reflects the effect of bank intern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
【分类号】:F224;F832.3;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萧松华,刘明月;银行产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理论评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2 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基于商业银行特殊性的研究[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田美玉;陈小红;;商业银行公司治理评价体系研究[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年12期
2 李华民;产权结构变迁与组织绩效改善——国有银行股改效果的一种超验判断[J];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3 李维安,曹廷求;股权结构、治理机制与城市银行绩效——来自山东、河南两省的调查证据[J];经济研究;2004年12期
4 张鑫,史安娜;商业银行的特殊性与公司治理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王丽;章锦涛;;股权结构与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的实证研究[J];生产力研究;2005年10期
6 杨群;杨柳;;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研究[J];新金融;2006年04期
7 吴椺;提高商业银行竞争力:市场结构改革还是产权结构改革[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艾仁智;自组织理论视角下的地方性银行产权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2 魏文军;中国银行业结构与绩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鑫;基于人力资本产权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郑立明;国有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5 葛蓉蓉;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治理有效性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6 黄励岗;我国小型商业银行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吕秀萍;中国保险业效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8 袁宜;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伟;信息、权力配置与公司治理[D];山东大学;2007年
10 王远均;网络银行管理体制及监督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庆喜;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后的公司治理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2 张志宏;基于产权理论的国有商业银行治理模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王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新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卫玮;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基于资本结构的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嵘;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6 宋庆迎;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D];山东大学;2005年
7 鹿英姿;论完善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有效途径[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8 肖丽华;中国转型期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培生;国外银行公司治理的分析及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朱虹飞;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秦宛顺,欧阳俊;中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结构、效率和绩效[J];经济科学;2001年04期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3 刘伟,黄桂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侧重点:产权结构还是市场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8期
4 施东晖;转轨经济中的所有权与竞争: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5 李维安,曹廷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理论模式与我国的选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6 黄宪,王方宏;中国与德国的国有银行效率差异及其分析[J];世界经济;2003年02期
7 曹廷求;公司治理理论面临的三大挑战[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惟伟;;股权结构与董事会结构对上市银行高管薪酬的影响研究——基于2006~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村金融研究;2011年07期
2 张效云;;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研究——基于2006-2009年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数据[J];经营管理者;2011年12期
3 陈云;;ANP方法在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胡艳浪;;基于因子分析法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效率[J];现代商业;2011年18期
5 王勇;黎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管理浅析[J];当代经济;2011年16期
6 王帅林;;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刘开华;;基于风险价值方法的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模型研究[J];财会研究;2011年12期
8 李一维;;低碳金融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研究[J];商业时代;2011年16期
9 吴琴;;我国商业银行汇率风险问题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4期
10 慕丽杰;;中国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优化和风险防范相关性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2 杨雪玲;黄晓鹏;张白;;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力的相关性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11年年会暨第二十四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文;;基于DEA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分析[A];第十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中国建设银行总行计划财务部课题组;王贵亚;;商业银行经济资本与经济增加值指标管理机制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5 张俊瑞;董南雁;;公司治理与审计意见: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6 杨继光;刘海龙;;基于期权的商业银行总体经济资本测度研究[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李鑫;;公司治理与企业过度投资——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栾天虹;;资本监管、公司治理与商业银行风险承担[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王雪荣;董威;;中国上市公司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新论[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刘轶;许勇;;中国上市银行公司治理水平评价[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俞雄;完善公司治理剑指“绿色”主题[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2 记者 曹金玲;商业银行如何爱上保障房?[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3 记者 李军;商业银行绿色信贷直指节能减排[N];中国化工报;2008年
4 金奇 张西峰;浅谈商业银行知识产权保护[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9年
5 本报特约评论员 毕可毅;商业银行逐利是房价上涨重要诱因[N];民营经济报;2006年
6 叶国靖;部分商业银行暗松二套房贷“闸门”[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7 易宪容;“断供门”的反思与意义[N];福建工商时报;2008年
8 张媛媛;全力遏制房贷房价互推攀高 商业银行上演房贷“狙击战”[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9 牛建宏 孙青苗;商业银行执行房贷新政有“两难”[N];湖南经济报;2007年
10 张媛媛;监管与自由的尺度[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2 邵平;商业银行利益博弈与协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3 潘建国;基于非直接损失性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4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邓汉慧;企业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与利益取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付永进;二元股份结构上市公司治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7 林榕辉;中国商业银行间接融资直接化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神玉飞;中国银行业制度风险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9 凌定胜;独立董事特质对公司绩效的有效性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10 赵刚;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世强;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相关性实证分析[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2 卢嘉圆;投资者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作用[D];复旦大学;2009年
3 赵悦;我国商业银行治理绩效实证分析[D];云南财经大学;2009年
4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5 闫博;基于模糊Borda数分析的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叶钦华;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风险承担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胡轶佳;我国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信用风险的实证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8 冯国民;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治理绩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石绪梁;上市商业银行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郝岩;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实证分析[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678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6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