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人口统计特征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机制研究
本文选题:企业家 + 人口统计特征 ; 参考:《科研管理》2013年12期
【摘要】:基于高层梯队理论,以2010年我国530家中小上市企业为样本,采用层级回归方法,分析企业家人口统计特征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不同的人口统计特征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产生不同的影响,具体来说,企业家受教育程度和职称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家年龄和任期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产生显著的U型影响,而女性企业家对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产生消极影响。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企业家人口统计特征与中小企业融资约束之间的相关理论,并为缓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约束提供了实践支持。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y of high-level echelon, this paper takes 530 small listed enterprises in China as a sample in 2010, using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method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s on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its mechani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s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SME financing constraints, specifically, entrepreneur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itle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easing SME financing constraints. The age and tenure of entrepreneurs have a significant U-shaped impact on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Es, while female entrepreneurs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easing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Es. The results not only enrich the relevant theories between the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entrepreneurs and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Es, but also provide practical support for easing the financing constraints of SMEs in China.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科学基金项目(70921001/G0104,2010-201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20,2010-2013)
【分类号】:F276.3;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德舜;国有控股、最高决策者激励与公司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3期
2 姜付秀;伊志宏;苏飞;黄磊;;管理者背景特征与企业过度投资行为[J];管理世界;2009年01期
3 张龙;刘洪;;高管团队中垂直对人口特征差异对高管离职的影响[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4 何威风;刘启亮;;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背景特征与财务重述行为研究[J];管理世界;2010年07期
5 饶育蕾;王建新;;CEO过度自信、董事会结构与公司业绩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2010年05期
6 施海娜;徐浩萍;陈超;;中小企业股权融资中投资银行市场竞争力构建与作用[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7 孙海法;姚振华;严茂胜;;高管团队人口统计特征对纺织和信息技术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J];南开管理评论;2006年06期
8 张建君;李宏伟;;私营企业的企业家背景、多元化战略与企业业绩[J];南开管理评论;2007年05期
9 胡荣;社会经济地位与网络资源[J];社会学研究;2003年05期
10 胡荣;胡康;;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鑫;;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浅析[J];四川有色金属;2009年02期
2 张平;我国中小企业筹融资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刘爱东,龚谊;国外中小企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郭晓刚;;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10期
5 秦艳梅;中小企业融资的特殊性和亟待解决的问题[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何雯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其治理对策[J];商业研究;2003年02期
7 李玫,张晓鸣;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融资效率的差异分析[J];商业研究;2004年06期
8 夏和平;赵西亮;袁光华;;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以竞争性行业上市公司为例[J];商业研究;2006年04期
9 刘志杰;朱静雯;;传播与文化产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相关性研究[J];出版科学;2011年05期
10 王湃,孙永利;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管理对策分析[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文龙;王夏峥;;社会信任与社会交往的研究初探——基于“2009年社会网络与求职过程调查”西安数据分析[A];陕西省社会学会(2010)学术年会——“关—天经济区社会建设与社会工作”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周玉;;性别差异:地位获得中的非制度机制[A];中国社会学会2007年会“社会建设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张云武;;当代城市居民社会关系的实证研究[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周玉;;性别、社会网络资源与地位获得——以干部群体为对象[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胡康;;城市居民的社会交往与社会资本建构[A];福建省社会学2006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张云武;;中国的社会流动与流动者的关系网络[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陈婷;;社会网络资源的性别差异[A];福建省社会学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顾海峰;;提升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担保行业运营环境的对策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9 袁建国;蒋瑜峰;;市场环境、会计信息质量与资本投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8年学术年会(第十五届年会)暨中央在鄂集团企业财务管理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10 吕长江;赵宇恒;;国有企业管理者激励效应研究——基于“最优契约论”与“管理权力论”的比较分析[A];管理会计与改革开放30年研讨会暨余绪缨教授诞辰86周年纪念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栋;董事会职能影响企业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花贵如;投资者情绪对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田莉;新技术企业市场进入战略决策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志荣;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形成、运作机理与评价[D];暨南大学;2010年
5 金建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成长性[D];浙江大学;2010年
6 任奔滔;中小企业社会资本与融资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7 张虎;论韩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变迁[D];吉林大学;2011年
8 贺佐成;社会资本视角下城市虚拟社区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滕昭君;民间金融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邱茜;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牛蕴强;中小企业动产担保融资法律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王波;基于灰色关联度高技术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彩娟;引入监管变量的上市高新企业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宋德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谢小勇;国有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韩琳;我国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7 詹志灵;福建省茶叶产业化融资体系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8 王玉峰;新疆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9 路杨;高管团队特征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10 余璐;CEO激励对公司创业导向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荣武;刘文秀;;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8年01期
2 刘江会,尹伯成,易行健;我国证券承销商声誉与IPO企业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3期
3 管益忻,韩继志;论企业战略多元化与专业化之关系[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3期
4 李有根,赵西萍,李怀祖;上市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和公司绩效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5期
5 傅贤治;多元化经营与企业扩张方式的选择[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8期
6 于东智,谷立日;公司的领导权结构与经营绩效[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2期
7 刘德强,陈俊芳;企业多元化的新模式:基于核心能力的虚拟经营[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10期
8 张龙;李靖;;MBA教育对高管离职与提升的影响分析[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8年04期
9 王晓晖;“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企业竞争力”研讨会综述[J];管理世界;2003年01期
10 蒲自立,刘芍佳;公司控制中的董事会领导结构和公司绩效[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深圳证券交易所博士后工作站 何卫东;[N];证券时报;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元刚;国外企业家的三个特征[J];冶金经济与管理;1989年06期
2 姜美瑶;;在逆境中奋起的企业家——赵盛祺[J];中国人才;1990年09期
3 张士儒;适应现代企业要求 发挥好企业家的作用[J];中国公务员杂志;1994年11期
4 张新阶;职工崇拜的企业家形象[J];中国机电工业;1994年11期
5 熊胜绪;试论股份制与企业家[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经济管理版);1994年01期
6 杜纳·布朗;新公司易犯的十大错误[J];中外企业家;1994年Z1期
7 冯梯云;改革企业干部管理体制造就企业家队伍[J];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07期
8 陆胜兰;企业家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J];档案与建设;1995年10期
9 李海峰 ,孟庆愉;企业家的权力与职能的历史透视[J];现代企业;1995年11期
10 廖进球;论企业家行为与企业家机制[J];当代财经;199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安徽省科学家企业家协会简介[A];2008安徽最具投资价值成长型企业100强评价报告[C];2008年
2 张小韶;;企业家必须注重提高自身的政治思想素质[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3 李大红;;在“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上的发言[A];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张庆林;李志;孙健敏;;企业家创造性与创新行为、企业绩效的关系及管理者的绩效结构[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穆常生;;在“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上的讲话[A];新时期企业家与实施品牌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子文;;浅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与监督机制[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7 孙秋明;;智慧之门虚掩着——论企业家境界[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8 朱晓霞;彭正龙;;基于企业家社会网络关系的小企业成长实证研究[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9 李麟;;以儒成商——在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10 ;二季度我国企业家信心指数下降[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门晓勤;湛江的魅力让人折服[N];湛江日报;2008年
2 记者 胡楠邋通讯员 孙思;我市30位企业家获颁“企业改革功勋纪念章”[N];长江日报;2008年
3 ;常州政府买单培训企业家[N];常州日报;2006年
4 张晓庆 (作者系天津工业大学学生);从食品安全问题看企业家的社会责任[N];大同日报;2007年
5 程娇邋通讯员 陈绪曦 中和;我省企业景气指数再创新高[N];海南日报;2007年
6 见习记者 王白露 通讯员 徐林;我省97%以上的企业家肯定技术创新[N];湖南经济报;2007年
7 侯建磊;关注幸福,等于关注企业的灵魂[N];经济视点报;2007年
8 许强;为企业家者当十戒[N];经理日报;2007年
9 记者 吴建明 实习生 黄伟泉;深化对接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N];闽东日报;2007年
10 汪威毅;企业家看多远 品牌就走多远[N];民营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强;中国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2 石高宏;企业的性质:从企业家角度的透析[D];西北大学;2004年
3 王雪;中国企业家成长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4 刘善球;科技型企业家隐性资本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5 袁凌;中国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余立智;家族企业的成长机理与变迁路径[D];浙江大学;2004年
7 李强;中小家族企业融资结构:一个企业家的视角[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8 邓学军;企业家社会网络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9 姚建华;基于企业家创新的产业演化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10 杨建新;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璞;基于网络分析的中小企业家学习过程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2 谢俊豪;中国民营企业家成长的因素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3 刘迎五;论作为人力资本的企业家激励问题[D];湖南大学;2001年
4 武增海;企业家市场化测试与培育问题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5 王能;企业家激励机制探讨[D];天津大学;2004年
6 刘红霞;中国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聘用阻力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王晶;试析中国企业家的成长与发展[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8 王玉军;企业家短缺与国有企业制度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王娟;优秀国有企业持续创新的企业家培养、选拔、任用机制建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10 缪叶刚;产业集群与企业家的互动关系研究[D];东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70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070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