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融资偏好顺序及其决定因素——来自五省农户调查的微观证据
[Abstract]:Based on a survey of 1412 farmers' sample financing preferences in five provinces, it is found that more than 80% of the sample farmers choose informal channels first when they have financial needs. Higher income and education level, participating in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serving as village cadres, with a good credit history of farmers prefer formal lending, but in the face of disasters and other income shocks, farmers' preference for informal channels increased; Regions with poor development of formal financial markets will also attract more farmers to choose informal channels for financing. The influence of life cycle and land area on financing preference is not significant. These results highligh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financing channels in information asymmetry, transaction costs, insurance demand and interest rate levels. In order to better meet the credit needs of farmers, the government should speed up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versified rural financial marke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operative organization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personal credit system.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703023;70673065) 中国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502000_X90802) 上海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07EJB007)
【分类号】:F832.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2 韩俊;罗丹;程郁;;信贷约束下农户借贷需求行为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雅莉;张祖庆;;关中陕北农村民间借贷情况调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2 雷蕾;杨立社;;陕西渭北果农生产性借贷行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3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王丽萍;霍学喜;;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制约因素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5 王丽萍;李平;霍学喜;;论非农化进程的农户借贷行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6 史清华;卓建伟;;Civilian Loan Marke Needs Regul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exemplified by 3,331 farming households from Shanxi,Hubei,Henan,Jiangsu and Jilin Provinces[J];China Economist;2007年03期
7 李延敏;;不同类型农户借贷行为特征[J];财经科学;2008年07期
8 朱喜;马晓青;史清华;;信誉、财富与农村信贷配给——欠发达地区不同农村金融机构的供给行为研究[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9 史清华,卓建伟;农户家庭储蓄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以山西农村203个农户的调查为例[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10 王丽萍;李平;霍学喜;;西部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分析——基于陕西248家农户的调查与思考[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贾丹花;王静;;关中地区农户借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晓红;农户借贷中的声誉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3 阚先学;山西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许国玉;苏北地区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的实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陆美娟;江苏省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王云魁;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中国农村金融项目转贷模式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7 许清正;我国农村金融供给模式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翁贞林;粮食主产区农户稻作经营行为与政策扶持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熊学萍;我国农户融资制度:变迁、效率与帕累托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严谷军;竞争环境下美国社区银行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娟;我国弱势群体恪守借贷信用与伦理责任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雷蕾;渭北果农生产性借贷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张文静;西部弱势农户小额信贷的信用风险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4 赵晓鹏;基于农村利率市场化的农村融资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5 彭翠菊;贵州省农村民间借贷研究[D];贵州大学;2009年
6 孙立新;影响农户小额信贷需求的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7 张宜红;影响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额的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8 宋晓静;农户融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9 郭广星;农户投资行为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汪婉莉;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发行部告读者[J];读书;1994年03期
2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3 万广华,史清华,汤树梅;转型经济中农户储蓄行为: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3年05期
4 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5 张全发,史清华;农户经济增长与发展稳定性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年03期
6 史清华,侯瑞明;农户家庭生命周期及其经济运行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年02期
7 张军;储蓄差异及贷款需求的满足——一个经济外向型村庄农户金融活动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3期
8 张元红;农民的金融需求与农村的金融深化——以湖北汉川福星村为例[J];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01期
9 何广文;从农村居民资金借贷行为看农村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J];中国农村经济;1999年10期
10 周小斌,耿洁,李秉龙;影响中国农户借贷需求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春艳;;新经济影响国际贸易的传导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28期
2 徐鹏;;“红包”现象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06年04期
3 杨曼萍;;民营企业劳动者产权权益受损现象探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张亦弛;;我国信息经纪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湖南农机;2009年01期
5 赵汝瑞;;我国建立外汇经纪人制度问题探讨[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赵汝瑞;夏侯艳霞;梁晓燕;;建立我国外汇经纪人制度问题探讨[J];济南金融;2007年04期
7 杜生鸣;鲁耀斌;白彦;;消费者交易行为的实物期权方法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1期
8 毕荣;发达国家金融体系融合的影响[J];开放导报;2004年02期
9 王梅源,杜生鸣;实物期权在消费者交易行为决策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5年16期
10 丁宁;;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荣蓉;;知识管理助力通信企业有效实施业务转型[A];通信发展战略与管理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杨定泉;;企业信息化对交易成本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曹计划;;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与企业营销策略探讨[A];Proceedings of the 200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2)[C];2007年
4 王秋菊;;企业员工招聘的风险分析[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春慧;;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市场发育:来自食品市场的经验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蔡美娟;;中职学校招生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李晶莹;刘金兰;;考虑交易成本的套利组合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梁工谦;项宜;;设备招评标中的逆向选择分析[A];第五届设备管理第八届设备润滑与液压学术会议论文集——《设备管理设备润滑与液压技术》[C];2004年
9 纪建悦;李江涛;张志亮;吉晓莉;;股利政策代理成本理论的再探讨[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张立新;姜华;林涛;;大学管理成本的内涵分析: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华林;中国保险需求到底有多大[N];中国保险报;2005年
2 赵叶 (作者:首都经贸大学会计学院);警惕审计信息不对称影响证券市场[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卜春艳;应对银企信息不对称 小企业贷款借力中介嗑[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4 湖南大学金融学院 彭建刚 李国强;信息不对称与商业银行的信贷定位[N];金融时报;2003年
5 谭红军 唐素琴;信息不对称影响考核准确度[N];科学时报;2003年
6 林金芳;政府应保障房地产市场信息对称[N];中国改革报;2006年
7 记者 蒋心和;外贸政策通报会为何听者踊跃[N];解放日报;2006年
8 方华;保险市场存在“供需落差”[N];金融时报;2008年
9 张力钧 徐鸿 兰太萱 欣闻;解决征管信息不对称矛盾 提高为纳税人服务水平[N];中国税务报;2001年
10 许彦峰;论车险改革的障碍——信息不对称[N];中国保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郦彬;中国股票买卖价差的跨市场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苏武俊;我国国有企业交易成本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文先明;风险投资中信息不对称及风险分析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4 李波;信息不对称与股票价格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程文红;信息不对称与风险投资的契约设计[D];复旦大学;2003年
6 段西军;我国股票市场的隐性交易成本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胡文涛;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转让的法律障碍——以交易成本为视角[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徐建斌;信息不对称与信贷资源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王自力;中国保险公司业务经营行为研究:一个交易成本视角[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10 刘仁军;交易成本、社会资本与企业网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文智;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魏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实选择和制度完善[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吕凤琴;房地产中介的市场选择与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4 梁国光;中国股份制银行发展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5 李巍;我国近年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制度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何静;基于信息不对称的风险资本家的风险管理分析[D];四川大学;2003年
7 郭磊;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营销理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8 张晓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宁夏大学;2003年
9 周国武;风险项目选择的信息不对称消除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10 张清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交易成本分析[D];苏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25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25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