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一致、制度耦合与中国金融发展悖论——对转轨时期中国金融发展“麦金农之谜”的解释
[Abstract]:The paradox of Chinese financial development refers to the deviation between macro-mechanism and micro-mechanism in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 According to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provincial data, the macro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exists basically, but the micro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oes not exist.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aradox of China's financial develop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hypothesis of "dynamic consistency and institutional coupling of optimal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for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and reform, and carries out a deductive analysis accordingly.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a balance between social efficiency and economic efficiency in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period.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课题《深化财税、金融、外贸和投资体制综合改革》(课题批准号:06&ZD03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琳;“动态一致性”挑战传统宏观理论[J];中国科技财富;2004年11期
2 张永鹏,唐平;国家区域投资政策动态一致性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1期
3 徐传谌,李松涛,闫敏;耗散结构、自组织与制度耦合——入世后国企制度变迁障碍及发展趋向的演进经济学解释[J];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4 李扬;创新是金融体系发展的生命线——世界金融发展史的启示[J];现代商业银行;2005年02期
5 周晶,盛昭瀚,何建敏;基于动态博弈的企业集团政策动态一致性分析[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6 李志强;制度配置状态:制度耦合、制度冲突与制度真空[J];经济师;2002年04期
7 陈杰,屠梅曾,孙大宁;绿色采购下供应商的政策一致性[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刘伟,彭辉;增量改革需要约束机制[J];上海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9 陈涛;韩毅;;明代盐商“困守支”的政治经济学解释[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张姣芳;陈晓和;;军民结合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分析[J];学术交流;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继刚;;城市规划中DC-ACAP模式的应用与创新——献给我国城市规划新世纪开端的第一个十年(二)[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继刚;;走向元人居与元城市化,推进中国特色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献给我国城市规划新世纪开端的第一个十年(三)[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继刚;;可持续发展的潜在基础设施——献给我国城市规划新世纪开端的第一个十年(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金戈;史晋川;;最优公共支出:短期与长期的动态一致性[A];2007年全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吴水亭;徐扬;;金融市场风险度量模型演变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亚西;;实现系统互通和互操作的技术途径——国际标准化轮廓简介[A];四川省通信学会一九九五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7 杨承玉;耿技;;对可扩展安全体系的探讨[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8 姚卿达;吕锦玲;;一个基于面向对象机制的知识-数据模型[A];第十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9 奚建清;王勇军;胡守仁;;Daemon4/1面向对象数据库查询语言介绍[A];第十一届全国数据库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3年
10 张继刚;;建立在地域城市学基础上的城市多侧面多学科研究——黄光宇先生实践科学发展观及其对推动人居环境学发展的意义[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贺强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在政策上推动养老金融体系发展[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1年
2 张媛媛;金融体系不完善正是那块短板[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3 农总行战略管理部;楼市新政应保持动态一致性[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4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上海总部主任 项俊波;重视弱势金融体系发展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N];金融时报;2006年
5 林彦龙;资本市场高峰论坛聚焦全球金融危机[N];深圳特区报;2008年
6 孙立坚;建立和谐的贸易强势[N];解放日报;2006年
7 ;区域金融体系应具独立法人地位[N];上海金融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吴敏;全球化会带来金融危机?[N];证券日报;2008年
9 本报见习记者 张守营;金融服务经济须借外力[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10 王辉;上海将继续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中国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牛凯龙;转轨时期中国金融发展及其效率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2 吴亚琼;总量控制下排污权交易制度若干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永辉;金融体系与内生经济增长[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8年
4 吉炳安;国防采购R&D成本补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5 张薄洋;中国农村金融供给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吴昌林;基于竞赛理论的公权寻租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聂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8 雷启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一鸣;转轨时期珠江三角洲经济制度变迁研究[D];广东商学院;2007年
2 何文娟;国际资本流入与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向维国;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中国的适用性[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4 岑文峰;海量数据环境中副本动态一致性策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桂权力;并行文件系统副本一致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齐明;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刘佳;金融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8 季晖;1992-2003中国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覃红;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10 张晓强;中国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445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44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