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金融生态视角的正规与非正规金融共生成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6 13:35
【摘要】:从金融生态的角度,建立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Logistic共生成长模型,估算了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然后对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共生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影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环境容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生单元的种群密度对对方的环境容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环境容量会显著地受到收入水平、物价水平和利率水平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inancial ecology, the Logistic growth model of regular finance and informal financ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regular finance and informal finance is estimated. Then, the symbiosis between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e is empirically studied, and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apacity of regular finance and informal financial environment are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symbiotic unit h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on the other's environmental capacity, and the environmental capacity of formal and informal finance will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come level, the price level and the interest rate level.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32.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任森春;非正规金融的研究与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4年09期

2 李建军;;中国货币状况指数与未观测货币金融状况指数——理论设计、实证方法与货币政策意义[J];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3 李建军;;中国“未观测货币资金”:测估理论与方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7期

4 郭莉,苏敬勤;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工业共生稳定分析[J];预测;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旭东;;煤炭矿区工业共生模式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张萌;胡军;;工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综述[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3 李西平;;民间金融合法化的探讨[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1期

4 陈斌;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安排的理性分析[J];调研世界;2005年04期

5 谭敏;;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改革与战略;2011年02期

6 朱玉强;齐振宏;方丽丽;;工业共生理论的研究述评[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2期

7 于欢;魏连雨;曹毅;;河北省域城市群共同物流联盟稳定性分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顾福珍;王吉恒;房红;;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发展的定位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20期

9 李建军;;未观测货币与流动性过剩[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董博;夏训峰;乔琦;海热提;;两种工业共生组织模式的比较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玉如;李艳萍;孙启宏;沈鹏;;虚拟型生态工业园区典型网络结构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2 李子彪;张爱国;胡宝民;;区域创新系统演化动力模型:创新极间共生关系决定系统演化[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3 王珍珍;陈功玉;;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模式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琪;危机应对体系评估与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邓华;我国产业生态系统(IES)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陶永宏;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4 李子彪;创新极及多创新极共生演化模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于成学;工业企业绿色物流一体化管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6 张艳;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系统的构建与稳定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7 孟琦;战略联盟竞争优势获取的协同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赵果庆;基于跨国公司集聚的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9 吴文东;面向生态工业园的工业共生体成长建模及其共生效率评价[D];天津大学;2007年

10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亮;ABC银行小企业网络信贷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2 卢立香;中国农村非正规金融运行绩效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3 魏晓丽;我国农村民间金融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李存慧;中小企业共生型销售渠道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6年

5 谢静钦;我国民间金融制度透析与构建设想[D];福建农林大学;2006年

6 董z,

本文编号:21461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461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c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