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和判别模型

发布时间:2018-07-31 20:41
【摘要】:不良贷款的回收率与其处置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寻找最优处置方式是实际工作中很自然的诉求.但是因为不良贷款的特征与其最优处置方式之间的关系过于复杂,以往的文献中对处置方式只有定性的研究.本文不去关注不良贷款的特征与最优处置方式决定关系的具体形式,而是从处置方式的样本个数入手对处置方式进行定量研究,根据历史处置时的"投票"数越多则表明处置方式越优秀的思想,建立了处置方式的判别模型.文章首先通过列联表检验发现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与贷款本金余额、本金占比、贷款银行、贷款担保方式、贷款企业的工商登记状态和经营现状等因素相关,而与债务企业是否上市公司和注册资本不相关.基于这些影响因素,本文首次将部分线性决策树(PLTR)的方法应用于建立不良贷款处置方式的判别模型,同时表达了影响因素与处置方式之间的线性关系和非线性关系,获得了相对较好的判别效果.由此,本文也发掘出不良贷款的历史处置模式,因而可以从提高期望回收率的角度提出合理建议.
[Abstract]:The recovery rat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s closely related to its disposal, so it is a natural demand to find the best disposal method in practical work.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their optimal disposal, there is only a qualitative study on the disposal methods in the previous literature. This paper does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specific form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n-performing loans and the optimal disposal mode, but starts with the number of samples of the disposal mode to carry on the quantitative research on the disposal mode. According to the idea that the more "voting" in historical disposal indicates that the disposal mode is better, the discriminant model of disposal mode is established. First of all, the paper finds that the disposal mod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is related to the balance of loan principal, the proportion of principal amount, the loan bank, the loan guarantee method, the state of business registration of loan enterprise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operation, and so on. And debt companies and whether listed companies and registered capital is irrelevant. Based on these factors, this paper first applies the partial linear decision tree (PLTR) method to establish a discriminant model for the disposal of non-performing loans. At the same time,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disposal methods are also expressed. A relatively good discriminant effect was obtained. Therefore, this paper also finds out the historical disposal mode of non-performing loans, so we can put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rom the angle of increasing the expected recovery rate.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理工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973计划(No.2007CB8149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70933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71203247)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11YJC790015) 中央财经大学青年创新团队的资助
【分类号】:F224;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凤玲;王东浩;唐跃;许保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年02期

2 王东浩;陈暮紫;黄意球;陈敏;杨晓光;;不同规模中小型企业不良贷款回收率结构特征研究[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0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琪;过新伟;石宁;;我国中小上市公司财务失败预警研究——基于财务指标和公司治理指标的综合考察[J];经济管理;2012年03期

2 胡平;周森;温春龙;;产业集群网络特征与创新活跃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东浩;中国金融不良贷款损失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小林;商业性收购不良资产回收率特征及预测模型[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2 朱志君;无追索权国内保理信用风险度量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3年

3 魏丹;金融企业不良资产处置定价问题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吴青;;谈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管理[J];财会月刊;2007年20期

2 佟铁成;日、韩两国银行业不良资产处置比较与启示[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代太山;陈敏;杨晓光;;不同担保类型之下违约损失率的结构特征:针对中国的实证[J];南方经济;2008年08期

4 陈浩;马宇超;陈暮紫;唐跃;王博;陈敏;杨晓光;;不良贷款有无回收判别:一类可选变量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清;房地产开发企业化解不良贷款的思考[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2 中国人民银行淮南市中心支行课题组;王宏伟;;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的灰色关联分析[J];海南金融;2010年03期

3 姜灵敏;Markov链在预测不良贷款中的应用[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5期

4 李春艳;;银行家人力资本产权残缺与不良资产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管理;2005年18期

5 杨懿梅,陈晓;建立银行不良资产管理公司的几点思考[J];企业管理;1999年03期

6 赵培金;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土地资产管理的几个问题[J];中国土地科学;1994年05期

7 刘宾;李爱国;;博弈论框架下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探析[J];中国科技论文在线;2007年06期

8 王小稳;;关于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实证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8期

9 王凤玲;王东浩;唐跃;许保光;;不良资产处置方式及影响因素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年02期

10 傅世昌;华金秋;郭耀煌;;基于变执行价格认沽期权的不良贷款定价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山西省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可行性研究技术报告[A];2007-2008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09年

2 姚凯;;基于自尊水平和项目沉没成本的承诺升级研究——来自对巴林银行倒闭的思考[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3 任一兵;赵扬;;循环经济和生态城市背景下的垃圾收运和处置[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赵光华;庄新田;黄小原;;企业购并(M&A)的价值模型研究[A];2002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建新;刘晶茹;;城市生态系统静脉物流分析[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6 张正平;何广文;;试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变迁——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成本-收益分析[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7 苗喜山;;浅谈企业改制中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租赁问题[A];21世纪中国土地科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中国土地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岩森;美国市场的潜在危险:不良贷款和过度建设[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2 吴晓波;深圳“千亿断供”言过其实利益群体借机鼓吹政策松动?[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3 记者 赵峡;黑龙江:国企改革取得明显成效[N];经济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王颖;新型“烂尾楼”商机隐现[N];财经时报;2006年

5 功业;不良贷款“反噬”东北装备企业[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杨勋;住房公积金“清欠风暴”强劲[N];湘潭日报;2006年

7 本版编辑 宁有民 李汇;改制中土地资产的处置与评估[N];首都建设报;2007年

8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美国房产危机是怎样酿成的?[N];东方早报;2007年

9 雷宇;处置创新 成绩卓然[N];成都日报;2006年

10 刘瑞婷;严防不良贷款 建设部调控房地产估价环节[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东浩;中国金融不良贷款损失管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2 秦颖;基于模糊分析法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内控体系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陈暮紫;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李倩;我国不良资产证券化安全发债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东武;基于优化算法的商业银行经营决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石锐;国有资产管理重庆YF运营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3 万孝红;国有企业改制中土地资产处置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4 王司空;论信用风险评估体制对信贷质量的影响[D];浙江大学;2008年

5 魏萍;论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处置[D];兰州大学;2006年

6 姜为;基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测量理论下的不良资产处置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2013年

7 陈军伟;基于SFA法的我国已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技术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刘文义;银行贷款风险分类比较模型的建立与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9 余建业;J银行深圳分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王晓伟;不良贷款约束下我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56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56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2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