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私营企业政治资本与国有银行借贷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03 15:18
【摘要】:本文以2006年"全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中有借贷情况存在的私营企业为样本,从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研究私营企业政治资本对私营企业借贷能力的影响,即在同一所有制内分析私营企业从国有银行借贷能力差异的原因。研究发现:(1)私营企业从国有银行借贷的可能性具有显著的差异;(2)在个体层面,私营企业主的政治身份、党政国企经历有利于私营企业从国有银行获得借贷;(3)在组织层面,改制收购而来的私营企业相对于非改制收购而来的企业更易于获得国有银行的借贷;(4)个体层面的企业政治资本对于从国有银行进行借贷显得更为重要;(5)国有银行借贷时更加注重企业现有的质量(规模、企业年龄)和企业主现有的政治身份。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 political capital on private enterprise's borrowing ability from individual leve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taking the data of 2006 National Private Enterprise Survey as a sample of the existe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 borrowing situation, and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political capital on private enterprise's borrowing ability from individual leve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 That is to say, the reason of the difference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orrowing ability from state-owned bank is analyzed in the same ownership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os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borrowing from state-owned banks; (2)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the political ident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 owners, the experience of the party and government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conducive for private enterprises to obtain loans from state-owned banks; (3) at the organizational level, Private enterprises acquired by restructuring are easier to obtain loans from state-owned banks than those from non-restructured acquisitions; (4) corporate political capital at the individual level is more important for lending from state-owned banks; (5) State-owned banks are more important in lending from state-owned banks; When borrowing money,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the enterprise (scale, Business age) and the existing political identity of the business owner.
【作者单位】: 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NCET-06-0804) 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团队与学术带头人培养计划资助项目
【分类号】:F276.5;F832.4;F2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成民 ,张宝玉;一片赤诚——记私营企业主王万峰纳税的事迹[J];中国税务;1994年10期

2 王治才,曾发旺;私营企业主任太平办厂八年半纳税逾千万[J];财税与会计;1996年02期

3 赵莉;关于私营企业主的剥削及入党问题——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体会[J];财经科学;2002年S2期

4 刘磊,宁向东;浅谈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郑建煌;;闽北私营企业的发展策略[J];福建理论学习;2002年04期

6 黄宜平;;私营企业主投保“三大原则”[J];金融博览(银行客户);2008年12期

7 郁良;金忠礼;;新河镇人大为私营企业发展献计献策[J];上海人大月刊;2001年11期

8 赖辉映;怎样认识和对待私营企业主[J];商业研究;1989年09期

9 禾力;初春;;私营企业挂靠经营问题浅析[J];企业活力;1989年06期

10 孙宝明;;话说“挂靠”现象[J];经营与管理;199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冯天丽;井润田;王国锋;;私营企业政治资本与企业借贷来源的实证分析[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兰芳;;对新的社会阶层中私营企业主入党问题的几点认识[A];中国现代社会民众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国荣;;试论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属性及其可塑性[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8年

4 张炳光;;私营企业主的群体分析[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行动策略研究——以浙江三村为例[A];秩序与进步:中国社会变迁与浙江发展经验——浙江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卢福营;应小丽;;农村私营企业主参与和主政中的政府角色——对浙江省永康市的调查与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乡村社会巨变历程与经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白跃世;;我国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性质分析[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8 侯云翔;;论私营企业主的管理劳动与剥削[A];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探析[C];2002年

9 李东明;;对有产者和私营企业主性质的认识[A];深入学习十六大精神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集[C];2004年

10 王宣喻;储小平;;私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特殊性及其成因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佟新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要做得比男人更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向朝富;永顺工商联络员走进企业现场办公[N];中国工商报;2009年

3 黄保红;关于私营企业主性质的探讨[N];北京日报;2002年

4 钟投;私营企业主理财有方[N];上海金融报;2008年

5 记者 沙兆华;三湘志(义)工近百万[N];湖南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罗科;调查报告:私营企业主希望“与其他阶层和睦相处”[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7 ;我国私营企业主 高收入的八大来源[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8 记者 李春媛;为你打造温暖的家[N];六盘水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欧显庭 通讯员 刘岳彬;“我们参与了政府的决策”[N];永州日报;2009年

10 邹东涛;客观评价我国私营企业主的高收入[N];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大伟;私营企业主的成长历程[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秦海霞;关系网络的建构:私营企业主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5年

3 赵德江;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转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胡林辉;私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敏;私营企业党建工作的思考与探索[D];天津大学;2004年

2 郑云鹏;转型期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的理性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永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私营企业主价值观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程静;新时期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问题与对策[D];苏州大学;2008年

5 刘妙妙;现阶段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陆燕;社会变迁中的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与利益诉求[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李华林;当代中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郭奇林;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史研究的探索者[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9 祝伟华;村委会选举中私营企业主的竞选行为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杜广庆;经济欠发达地区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621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1621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d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