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互助合作担保机构运行机制探析——以福建省霞浦县石湖农业发展担保公司为案例
[Abstract]:Rural community mutual aid guarantee institution is an innovative form of organization based on rural community credit guarantee. By analyzing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Shifu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mpany of Xiapu County, this paper thinks that the mutual assistance guarantee service of rural community is implemented as a kind of spontaneous order, in a series of formal institutions, informal institutions, It is helpful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rural credit rationing, improve credit efficiency and guard against credit risk.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宁德市中心支行;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分类号】:F83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风威 ,赵万寿;论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0年01期
2 陈高云;浅谈生产队经济核算[J];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07期
3 ;上海市农业经济学会成立[J];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12期
4 刘鸿儒;农业现代化资金和农村金融的作用[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1期
5 ;广东省成立农村金融学会[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1期
6 朱作安;关于我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及其管理体制的探讨[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2期
7 ;辽宁省成立农村金融研究所[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2期
8 ;辽宁省农村金融科学研究规划(摘要)[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2期
9 赵秋喜;加强农村金融科学研究促进农业现代化[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3期
10 王海丰;研究新问题 总结新经验——王海丰同志在广东金融学会、广东农村金融[J];农村金融研究;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发挥学术团体作用 贴近现实 服务实践[A];全国第三届社科学会工作理论研讨会材料专集(1)[C];1998年
2 张翠莉;;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农村合作社借贷资金的构成及其来源[A];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张乐柱;王家传;;提升农信社竞争力 支持农业经济发展[A];论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庞金波;周慧秋;;农村金融教学内容体系的建设[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上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南京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发挥农信社支农主力军作用 全面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6 常州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合作金融的健康发展是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保证——兼论中国合作金融持续发展的策略选择[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7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农信社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大有作为[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8 宿迁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论农村信用社的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9 龙恒芳;;从支农贷款谈信贷信用档案的构建[A];贵州省档案学会2004年档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韦宇红;;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均衡调节研究[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厉以宁;国内是否发生金融危机[N];北京科技报;2000年
2 厉以宁;站在世纪之交门槛看当前中国经济热点问题[N];北京日报;2000年
3 记者 李鹏 实习生 罗睿;银行办到田间院坝[N];重庆日报;2000年
4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局长 艾云航;发挥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重要作用[N];中国特产报;2000年
5 钱书忠 钱飞长;农民贷款缘何难[N];法制日报;2000年
6 何雅儒 史小龙 宋英明;农村信用社支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7 记者 唐士军;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N];甘肃日报;2000年
8 班克荣;信用社应坚持以农为主的宗旨[N];广西日报;2000年
9 ;厉以宁畅谈我国经济热点问题[N];经济参考报;2000年
10 余汉章 孔季生 吴东军;如何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改革[N];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文道;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2 马忠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赵其宏;经济转轨中的农村金融风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余章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支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5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李静;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行为与制度环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李明贤;重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8 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9 张迎春;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10 董杰;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小莉;中国农村合作金融体制创新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2 丁全喜;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服务营销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3 胥德勋;中国农村合作金融管理体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仇焕广;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5 李芸;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状况与治理结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6 贾红刚;我国农村金融深化绩效的实证检验[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7 闫永夫;完善农村金融体制 增加支农信贷供给[D];厦门大学;2001年
8 翟艮贵;发挥农村金融作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9 徐智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与对策[D];西北大学;2001年
10 雷芳;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D];河南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148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14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