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我国通货膨胀的一般性原因分析——基于1992—1995年的数据

发布时间:2018-09-18 12:21
【摘要】: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CPI、PP居高不下,人们已经形成强烈的通胀预期。加上为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央行将大量货币投放市场,通胀压力日益加大。本文运用历史的分析方法,在定性分析1992—1995年我国出现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找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能造成我国通胀的因素,然后基于1990—2009年的数据,运用Granger检验法进行因果检验,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的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财政支出的扩大、外汇储备和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增加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具有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是造成我国通贸膨胀的一般性原因。
[Abstract]:Data released b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show that China's CPI,PP has remained high since 2010, and people have formed strong inflation expecta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global economic crisis, central banks put a lot of money on the market, inflationary pressures are mounting. 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inflation in China from 1992 to 1995, this paper finds out the possible causes of inflation in China since the 1990s, and then based on the data from 1990 to 2009.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increase of money supply, the increase of GDP, the expans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The increase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and total investment in fixed assets has a one-way Granger causality with the consumer price index, which is the general reason for the inflation of China's trade.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省农业银行驻抚州市分行内控合规办;
【分类号】:F224;F82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高茵;;财政刺激计划、货币供应量、公众预期与通货膨胀——中国1996—2008年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2 徐荣安;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三次大通胀的特征、成因与启示[J];江汉论坛;1998年03期

3 马晓莹;刘晓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历次通货膨胀解析[J];经济与管理;2008年02期

4 牛满仓;改革开放后我国两次严重通货膨胀的对比分析[J];经济学家;1997年01期

5 秦宛顺,王明舰;我国通货膨胀成因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05期

6 陈敏;;通货膨胀的历史回顾与国际比较[J];浙江统计;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玉明;;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的粮食危机及其原因[J];安徽史学;2008年01期

2 陈雷;;试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粮食供应与配给[J];安徽史学;2010年06期

3 邱汉周;金晓玲;胡希军;;合淮同城化的战略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4 赵小勇;抗战初期大后方通货膨胀新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王宏哲;孙红兵;方瑶;杨惠惠;;用宏观经济学原理分析当前国内扩大内需政策[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6 陈艳华;;自然资源约束下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基于索洛模型的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22期

7 李百吉;贾洪;;我国各区域建筑业生产效率比较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8 卓宇;试用消费函数理论分析我国的保险产品消费[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陈建伟;专业化产业簇群与竞争优势——浙江南浔为例[J];商业研究;2003年02期

10 沈麒;;中国婴儿潮带来之产业变革和机会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胡浩;;从DD-AA模型看当前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2 范从来;刘晓辉;;汇率稳定、价格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3 朱宗震;;试论金圆券改革与统制经济政策[A];近代中国(第九辑)[C];1999年

4 林致远;龚敏;;中国财政政策的挑战与抉择[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宏权;王晓雪;;市场出清假设的悖论——评经济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主义[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6 邬弋军;;走向城市的和谐发展——城市发展路径的边际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戴建兵;王贺宇;;战争与经济——战后通货膨胀之源[A];中国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下卷)[C];2005年

8 黄馨;李少睿;;国际碳减排博弈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运作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9 周国富;谢卿;;中国近期通货膨胀的成因:研究综述及实证检验[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陈东;国民政府江西第五次剿共研究[D];南京大学;2010年

3 孙宝根;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缉私研究(1931——1945)[D];苏州大学;2004年

4 宋佩玉;抗战前期上海外汇市场研究(1937.7—1941.12)[D];复旦大学;2004年

5 曹葵;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经济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尚义;自然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7 韩振国;双重职能下汇率确定及稳定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李勇军;南京国民政府后期上海市商会研究(1945~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志宏;资产证券化财务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10 邹德新;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效率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凌敏;浙江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勇;抗战时期国统区农贷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曾顺娟;证券公司成长的复杂系统适应性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4 胡芳;民国时期所得税法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任墨香;甘肃省扩大内需政策效应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于巍;我国财政政策区域效应及其原因的实证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冶桂春;沈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投融资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8 郑婉辉;FDI与广东省农产品出口[D];暨南大学;2011年

9 龚雪;云南省与GMS国家间外商直接投资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10 曹晶晶;工贸型纺织品出口企业出口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许雄奇,张宗益;财政赤字、金融深化与通货膨胀——理论分析和中国经验的实证检验(1978~2002)[J];管理世界;2004年09期

2 张成思;;理性预期与通货膨胀:美国经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03期

3 柳欣;张颖熙;;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基于内生货币框架的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玉波;;基于小波变系数模型的CPI权重估计[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1年05期

2 魏立萍;戴娜玲;;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国内物价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巴拉萨-萨缪尔森模型[J];西部金融;2008年08期

3 陆明希;严广乐;;基于神经网络灰色Verhulst算法的CPI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9年17期

4 叶正伟;;一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趋势的综合分析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年21期

5 袁国军;谢长风;;基于ARIMA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模与预测[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6 郝娟;;浅谈货币供应效应——对几个随机序列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5期

7 何慧爽;;工业品价格指数与消费品价格指数相关关系初探[J];甘肃农业;2006年05期

8 陈强;叶阿忠;;中国股市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01期

9 龙春涛;;一种包含递归的核回归估计的回归预测模型[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10 陈敏;曹文明;李泽军;;基于混合神经网络和混沌理论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预测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德功;;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现象透析[A];当代中国经济问题探索(下册)[C];2004年

2 胡仕明;黄国石;;中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数量关系实证分析[A];2001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刘军;张家寿;韦宇红;;理性看待物价持续上涨[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专辑[C];2007年

4 段誉;陈凯;;通货膨胀预期对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影响测算[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5 胡凯;甘筱青;;中部地区物流投资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协整分析[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6 何宜庆;万媛媛;;次贷危机下我国长三角地区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A];2009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贯彻国务院《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王时芬;;我国货币政策执行情况及民众对政策反应的实证研究[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8 贺迎春;;理性预期理论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解释[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黄小原;钟麦英;;Nash均衡条件下的H_∞控制及其应用[A];1999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苏h椒

本文编号:2247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47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da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