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单体银行视角小企业金融脆弱性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2 09:12
【摘要】:由内生特点决定的银行体系脆弱性会阻碍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行和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传导,引发金融危机。作为银行业务的重要分支,小企业金融的脆弱性较银行体系更甚。单体银行脆弱性的测度与银行的资产收益率、不良贷款率、杠杆率和RAROC等指标相关。通过因子分析法对某银行小企业金融实际数据的分析,验证了单体银行脆弱性测度同样适用于小企业金融。据此可以找出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相关因素,并分析出有效应对小企业金融脆弱性的路径和策略,即保持合理的小企业金融发展速度,加快实施内部评级法,丰富小企业金融服务内涵和建立逆周期计提拔备机制。
[Abstract]:The fragility of banking system determined by endogenous characteristics will hinder the efficient operation of market mechanism and the effective transmission of macroeconomic policies, and lead to financial crisis. 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banking, small business finance is more vulnerable than the banking system. The measurement of individual bank's vulnerability is related to the bank's return on assets, non-performing loan ratio, leverage ratio and RAROC.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data of a bank by factor analysis, it is proved that the single bank vulnerability measure is also applicable to the small business finance. Based on this, we can find out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of small enterprises, and analyze the path and strategy to deal with financial vulnerability of small enterprises effectively, that is, to maintain a reasonable speed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small enterprises, and to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nal rating method.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small business financial services and establish a counter-cyclical promo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河海大学商学院;
【分类号】:F830.3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朱敏;;中国2000~2010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分析与测度[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6期

2 康煜;凌铃;罗猛;;基于VAR模型的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2年05期

3 房硕栋;;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分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1年09期

4 邱兆祥;刘远亮;;经济不确定性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研究述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5 陈华;;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银行脆弱性预警模型[J];上海金融;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灵超;吴光伟;;中国信贷资产质量对经济波动的冲击效应研究——基于不良贷款增长率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9期

2 陈青青;任杰;;关于美国次贷危机对构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预警体系的思考[J];金融纵横;2009年06期

3 张宗益;项慧玲;;我国商业银行脆弱性对比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0年08期

4 徐劲;;小企业金融脆弱性及应对策略研究[J];西南金融;2013年05期

5 张英竹;丁浩;;我国金融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构建[J];商;2013年11期

6 吴紫燕;;M2/GDP影响银行体系脆弱性机理探析——基于股票市场角度[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01期

7 邵勉也;;金融脆弱性评估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武汉金融;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为民;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信用卡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与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谭辉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铭;不良贷款对我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影响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金永祥;浙江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低的影响因素探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杨桂英;虚拟经济的本质及其对实体经济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4 项慧玲;我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5 姚岚;中国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综合测度与影响因素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6 周丽;外资银行进入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风险及对策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7 赵俊燕;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机制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0年

8 禹珊珊;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初探[D];山西大学;2010年

9 左淋丞;基于宏观经济影响的商业银行风险预警模型的构建[D];湖南大学;2012年

10 房硕栋;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D];宁波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蒋丽丽;伍志文;;资本外逃与金融稳定:基于中国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6年03期

2 范洪波;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04年07期

3 巴曙松;林宇灵;;经济回落时期中国银行业的挑战:从风险管理角度的考察[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6期

4 刘卫江;中国银行体系脆弱性问题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5 伍志文;中国金融脆弱性分析[J];经济科学;2002年03期

6 万晓莉;;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金融研究;2008年06期

7 陈华;;金融监管、最后贷款人与存款保险相关制度安排[J];山东经济;2007年05期

8 陈华,伍志文;银行体系脆弱性:理论及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9 马尔科姆·D·奈特 ,杨宏娟;寻求更为有效的市场约束[J];中国金融;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伟成;王大海;陶睿;;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业特殊及脆弱性研究与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年03期

2 曹小妹;;商业银行危机事件管理初探[J];商业时代;2007年32期

3 卢芸;强化我国商银行风险防范能力的思考[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4 曾凡良;;危机理论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运用[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6年08期

5 曾凡良;;危机理论在银行经营管理中的运用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7年01期

6 童月红;;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特殊性及治理对策[J];经济师;2007年09期

7 马冰;;商业银行市场退出机制相关问题研究[J];福建金融;2007年08期

8 唐济宇;;论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退出制度设计的价值目标[J];科技风;2008年10期

9 宋杰;;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及其预防[J];商业时代;2008年32期

10 强薇;;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的实证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盐城市农村金融学会课题组;;监管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影响及对策[A];江苏省农村金融学会二○○三年度招标课题研究报告汇编[C];2003年

2 赵葆华;孟洪涛;张晖;;浅议商业银行增长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金融支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徐宁;;商业银行事后监督工作的启示[A];征信:加强信用体系建设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首届齐鲁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邓清;;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业务创新策略研究[A];2010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6 苏文川;;服务国家建设 服务商业银行——代前言[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7 周洪俊;;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布局的优化与管理[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8 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研究部课题组;沈佩龙;;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9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杨坚;;商业银行反假货币工作初探[A];湖北钱币专刊(总第8期)[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卫平;银监会调整部分商业银行监管职责[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钟颖;黄奇帆首次披露重庆商行重组内幕[N];证券日报;2005年

3 王书贞;陈艳娇;关于商业银行贷款审计效率的思考[N];中国审计报;2004年

4 时卫干;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面临技术挑战[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卫容之;上海农村商业银行25日挂牌[N];国际金融报;2005年

6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征求意见稿)[N];金融时报;2002年

7 沈鸿;浅谈建立商业银行治理结构[N];金融时报;2004年

8 侯明新 刘胜军;商业银行现金管理工作有待加强[N];金融时报;2004年

9 汪雯;商业银行:亟须实施IT审计[N];金融时报;2005年

10 FN记者 韩雪萌;理财业务:开启商业银行发展新路径[N];金融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慧强;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D];暨南大学;2006年

2 魏世杰;业务分散、空间分散与商业银行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薛峰;我国商业银行产业组织结构与产业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管理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何亮;商业银行的厂商理论[D];暨南大学;2005年

6 宋安平;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任壮;我国商业银行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8 彭纯;商业银行组织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方芳;中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10 姜美华;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金环;我国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策略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2 田榕榕;论金融海啸中商业银行盈利变化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3 邓力;商业银行服务流程再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4 刘p,

本文编号:22655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655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b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