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17 21:33
【摘要】: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是近年来国际货币银行学以及银行风险相关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这是因为其不仅对于如何在短期内适度控制银行风险,防止银行被监管过度,保持金融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而在更长的时间内如何发掘潜在金融风险危机,防范银行风险过度累积,进而对金融部门造成冲击,引发实体经济波动及新一轮金融危机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而针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存在的原因,许多学者也已经试图通过对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内在运作机理的探析来进行分析,其中最为权威的观点认为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之所以存在非对称性是由于利率传递效应和风险转移效应的综合效应。其中,对于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起正向作用的风险转移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银行杠杆率,而对于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起负向作用的利率传递效应的大小则取决于银行市场结构,在银行杠杆率和银行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下,短期的货币政策和长期的货币政策对于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结合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的特征,探究银行杠杆率和银行市场结构变革对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是否有影响?存在多大影响?在目前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显然是很有必要的。对此,本文首先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入手,基于2003-2013年的银行数据构建面板数据,首先运用面板模型对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分别用面板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考虑银行杠杆率的基础上,研究短期以及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变化规律。接下来,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和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分别进一步考察了考虑银行市场结构因素下的杠杆率视角的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和考虑杠杆率因素下的银行市场结构视角的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时间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并进行了对比,得出:一、在不考虑银行杠杆率和银行市场结构的情况下,得出短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正相关关系,即短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减少银行的风险承担。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呈负相关关系,即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二、在进一步考虑银行杠杆率对于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影响的基础上,发现,其一,高杠杆率的银行在面对短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会倾向于增加银行风险承担,而低杠杆率的银行倾向于减少银行风险承担。其二,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不受银行目前杠杆率水平的影响。三、在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银行杠杆率对于短期的货币政策以及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时发现,银行杠杆率对于短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的影响是存在临界值的。只要银行杠杆率水平超过门限值,短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显著的不同。而银行杠杆率对于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的影响则不存在临界值。四、接下来,在考虑了银行市场结构因素下,银行杠杆率对于短期以及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时发现:银行市场结构削弱了银行杠杆率对于短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关系的影响。进一步运用面板门限模型分析了不同银行市场结构下,银行杠杆率对于短期的货币政策以及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是否存在不同。研究结果发现:其一,不同银行市场结构下,银行杠杆率对于短期以及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其二,随着银行集中度的减少(银行市场竞争增加),使得短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发生状态改变的银行杠杆率的门槛值会越来越小;即使银行市场结构不同,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依然不受银行杠杆率的影响。五,首先运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研究不同银行杠杆率下,银行市场结构对于短期以及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随着银行杠杆率的增大,使得短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发生状态改变的银行集中度的水平值则会越来越大。长期的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的关系始终呈负相关,但负相关程度随着银行集中度的减少而增加。其次,对比了不同视角对于短期以及长期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发现协调短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监管金融稳定时,应该更加侧重银行杠杆率对于短期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影响,而协调长期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监管金融稳定时,应该更加侧重银行市场结构对于长期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关系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阙方平,李明理;论金融监管对货币政策的支撑与抑制[J];财贸经济;2000年07期

2 乔清彦;论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及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0年01期

3 郭中海,李利英;制约我国货币政策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4 王自力;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有效货币政策[J];南方经济;2000年11期

5 王明津;用邓小平的金融观点看我国目前的货币政策[J];上海金融;2000年05期

6 王锦煜,徐宏;实施货币政策央行基层行大有可为[J];上海金融;2000年07期

7 戴相龙;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00年10期

8 陈永明;推行区域货币政策是实施西北大开发战略的现实选择[J];甘肃金融;2000年05期

9 ;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J];黑龙江金融;2000年08期

10 陈炳才;对我国货币政策一些问题的思考[J];海南金融;200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帅;徐长生;;货币状况指数:我国货币政策的信息指示器[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4 徐洪才;;2012年货币政策及金融改革展望[A];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会刊[C];2012年

5 李,

本文编号:22780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780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d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