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海峡两岸银行业合作模式的研究
[Abstract]:China is entering the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How to choose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the bank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has become the key point of the joint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banks of the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ymbiosi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coopera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choice of cooperation mode, it makes a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cooperation mode of bank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It comes to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est mode of choice is the equity mode, which is gradually transition from contract mode to mutual share participation, which is in line with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focus of negotiations-ECFA (Economic Framework Agreement) for the two sides of the banking sector to look forward to cooper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study of these problems, it is expected that the choice of cooperation mode between bank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can be enlighten.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分类号】:F832.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元惠萍;陈浪南;;海峡两岸货币一体化模式[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2 元惠萍,陈浪南;海峡两岸银行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10期
3 王建文;何福平;;WTO框架下两岸银行业合作现状与趋势及对策探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年06期
4 衣长军;;海峡两岸金融合作的瓶颈与机制创新构想[J];经济纵横;2007年11期
5 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年02期
6 孔艳杰;;互相参股:中外资银行合作的最佳模式选择[J];新金融;2007年12期
7 陈晓杰;黄志刚;;WTO框架下海峡两岸银行业合作研究[J];亚太经济;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琦;李开;;协同营销国内外研究综述[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2 罗湖平;朱有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共生机理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3 李玫;高小红;;台湾与大陆银行业展开金融合作的前景分析[J];北方经济;2009年12期
4 黄桂芝;陶晓波;;购物中心的商户关系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5 沈运红;王恒山;;中小企业网络组织共生模式及其特性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1期
6 席旭东;;矿区生态工业共生系统演化机理与模式研究[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庄晋财,陈剑林;区域经济中大小企业共生机理及模式选择[J];财经科学;2004年04期
8 陈建勋;关系营销视角下渠道知识共生网络的维护[J];财经科学;2005年03期
9 马仁锋;沈玉芳;王筱春;张猛;殷惠艳;尧厅;韩博;王玺;;“移民-产业-环境”共生型流域规划方法研究——以金沙江中游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10 邹仁爱,陈俊鸿,陈绍愿;旅游地群落:区域旅游空间关系的生态学视角[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光华;;企业共生战略实现路径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皎平;产业集群特性要素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0年
2 王念;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生态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立志;企业仿生的机理和表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4 赵红;生态智慧型企业成长及其仿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5 许芳;和谐社会理念下的企业生态机理及生态战略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陶永宏;基于共生理论的船舶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演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7 乐强毅;创业型企业投资价值评估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8 陈亚荣;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系统分析与控制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9 张聪群;产业集群互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凌四立;大学学科群系统演进中的学术团队及其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竞敏;共生型旅游休闲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陈庆海;存款保险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王斌;网络经济时代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4 张巍;生态进化角度的质量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5 杨娇;区域旅游商品整合开发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苏洁;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联合发展研究[D];江南大学;2006年
7 娄鹏宇;共生营销模型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郑浩然;产业集群创新的影响因素与动力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张艳;高科技企业成长模式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10 肖科;湖北社区经济与金融和谐共生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梅波,黄颖;关于建立两岸金融合作机制的构想[J];东南学术;2005年05期
2 郑昕;浅议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J];对外经贸实务;2005年10期
3 傅仲珩;海峡两岸银行业往来现状与合作构想[J];福建金融;2004年04期
4 郑航滨;海峡两岸货币清算机制比较和模式研究[J];福建金融;2005年05期
5 王文娟,刘艳明;新时期港澳在两岸金融合作中的中介作用[J];南方金融;2002年01期
6 凌江怀;王远林;;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风险及对策选择[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7 余欣;;加强交流互动 推动金融合作——“两岸经贸论坛”之金融议题讨论与交流侧记(一)[J];中国金融家;2006年05期
8 贾兴光,陈凯,国世平;两岸金融合作的制度瓶颈及对策[J];开放导报;2003年10期
9 邓利娟;两岸金融业务直接往来的突破与局限[J];两岸关系;2002年09期
10 王建民;两岸银行合作步伐加快[J];两岸关系;2004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春艳;;浅谈后危机时代农民增收的路径选择[J];China's Foreign Trade;2011年16期
2 马新力;;后危机时代我国中小企业的出路[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陈惠敏;鄢志武;林莉;;基于共生理论的郑汴洛旅游资源整合可行性研究[J];特区经济;2011年07期
4 戴晓鹂;;后危机时代产业集群优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年07期
5 方妙英;;后危机时代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5期
6 张佰英;王丽娜;;后危机时代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应对之策[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7期
7 张峰;;浅谈后危机时代公允价值会计的革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年18期
8 翟涛;陈慧玲;;后危机时代中国网上银行的特征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9期
9 陈美璇;;后危机时代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思考[J];中国市场;2011年35期
10 田永峰;;“后危机时代”我国国防经济学研究之反思[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光华;王怀明;;基于共生理论的企业战略绩效评价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7年
2 付翠莲;;后危机时代电子政务建设与中国政府管理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光华;唐子n,
本文编号:2282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282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