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小企业金融发展的创新路径研究——信贷配给视角下银保风险协作机制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12-07 18:37
【摘要】:从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出发,讨论了金融市场中的信贷配给现象,证明了信贷配给正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根本原因。通过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角度对信贷配给的形成及均衡演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信贷配给的治理路径,即建立商业银行与担保机构的风险协作机制。
[Abstract]:Based on the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financial market, the phenomenon of credit rationing in financial market is discussed, and it is proved that credit rationing is the root cause of financing predica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ormation and equilibrium evolution of credit ratio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dverse selection and moral hazard,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governance path of credit rationing, that is, establishing the risk coordin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mmercial banks and guarantee institutions.
【作者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两型社会建设中非正规金融发展问题研究”(09BJY109)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090450683)
【分类号】:F832.4;F276.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爱林;金融结构的理论、现实与启示[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白伟华;论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刘晓丹;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基准利率的抉择[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年07期

4 王军生;论中国金融市场结构的优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5 霍铁;浅析目前我国实行房地产证券化的时机是否成熟[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6 袁群莉;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条件和对策[J];商业研究;2003年11期

7 李辉,邱志刚;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逆向选择问题探析[J];商业研究;2005年05期

8 刘成刚;陈小林;;投资决策的期权方法[J];商业研究;2006年03期

9 刘鹤麟,朱琳,傅凤;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存款保险制度问题规避[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吴兴敏,李军;资产价格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分析[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旭;中国银行业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2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3 罗松山;投资基金与金融体制变革[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4 赵荣祥;信用制度下的票据市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5 邵长毅;经济转型期中国银行业的风险防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赵尚梅;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姜长云;体制转型时期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刘仁伍;区域金融结构和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10 徐鸭江;企业投资策略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红;《案例》:亚洲金融危机——金融风险及其防范[D];暨南大学;2000年

2 刘松勤;金融风险成因及我国企业防范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晓明;入世后招商银行如何面对竞争[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谢亚;面向新世纪的我国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5 庄芮;90年代美国经济中的通胀和失业[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6 韩冰;股票合理价格及其变动趋势[D];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

7 康青山;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化解的资产管理公司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8 刘俊;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9 陈云川;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运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10 李增福;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信息非对称问题与企业融资结构[D];西北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琳琳;;商业银行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途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6期

2 林声强;;商业银行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实践与思考[J];福建金融;2011年06期

3 田小川;文莉;;商业银行客户关系中的CES指标分析[J];金融经济;2011年12期

4 张全刚;;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金融经济;2011年12期

5 胡恺铄;彭超;;对我国商业银行客户关系营销的思考[J];金融与经济;2011年05期

6 余丰慧;;银十条能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J];现代企业教育;2011年11期

7 程未;;中小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商贸;2011年20期

8 陈礼平;;泉州中小企业与银行融资博弈分析[J];经济视角(中旬);2011年01期

9 白杰;陆华梁;;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战略新方向——内部营销[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年15期

10 梅沁芳;;微型企业与商业银行关系的现状、成因与新型关系的构建[J];浙江金融;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卫平;张欣;;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与出路[A];陕西省改革发展研究会2009优秀论文集[C];2010年

2 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审计分部课题组;;试论商业银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完善方向——基于中国建设银行实践经验的思考与研究[A];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9年度全国“内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理论研讨暨经验交流会一二等奖论文汇编[C];2009年

3 中国建设银行海南省分行课题组;麦仲山;;构建新型银企关系[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4 秦黎;;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资融资问题探讨[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5 郭锋;;中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以中国建设银行为例[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全球化趋势中跨国发展战略与企业社会责任”法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6 李孟涛;;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麻彦春;刘艺欣;;吉林省中小企业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以台湾模式为参考[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金老;;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分销渠道发展战略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三)[C];2004年

9 黄金老;;当前在华外资银行的分销渠道发展战略分析[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四)[C];2005年

10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刘大为;;我国中小企业问接融资问题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倩倩 通讯员 邓冲;威海市商业银行成首家试点银行[N];威海日报;2010年

2 ;商业银行应树立服务中小企业的战略视野[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3 陈梦阳 蔡拥军;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依赖度将更高[N];商务时报;2009年

4 刘晓午;2011年商业银行“群攻”中小企业业务[N];中国经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杨红梅;商业银行逐鹿中小企业市场时代来临[N];中国财经报;2011年

6 记者 戴磊 周萃;引导商业银行将贷款资源向小企业倾斜[N];金融时报;2011年

7 通讯员 王晴 记者 张辉;石家庄市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开辟“绿色通道”[N];河北日报;2009年

8 记者 谢利;园区中小企业渐成商业银行新宠[N];金融时报;2009年

9 董娟;商业银行和小贷公司“抢食”中小企业[N];财会信报;2011年

10 时报记者 卢金福 见习记者 高勇;浙江稠州商业银行入闽[N];福建工商时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文忠;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与机制研究[D];中山大学;2008年

2 陈丹;我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与绩效评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孔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与绩效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陈潘武;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余江;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6 黄志豪;中小企业信贷违约行为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袁茂;中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8 张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效果关系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徐志春;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潘鹏杰;我国中小企业信贷约束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武民;某商业银行金融部的架构及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运作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2 何军;商业银行基层员工道德风险防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3 付雨红;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与内部控制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聂鹏娟;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浅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刘晓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金融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安志昌;我国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浅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余莉娟;我国商业银行小企业贷款定价模式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郑昭平;商业银行拓展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赵春晓;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授信管理[D];郑州大学;2007年

10 施婵娟;商业银行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36764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6764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6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