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1-20 09:44

  本文关键词: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内容摘要:结合中国当前的情况,本文认为现时中国货币供给呈现出内生性特征。 内容摘要 中央银行无法完全控制基础货币的投放及货币政策的效果。本文将主要从货币供给 的两个决定因素和政府,商业银行,企业行为及相关体制几个角度来说明它们怎样 对中国货币供给产生影响,使其具有内生性。 关键词:货币供给 货币供给内生性 货币供给外生性 基础货币 货币乘数 关键

词 货币供给的外生性是指货币供给量并不是由经济因素,而是完全由货币当局决 定的。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则指货币供给量的变动是货币当局所无法控制的,起决定 作用的是经济体系内部如收入,储蓄,消费,投资等因素。货币是外生性还是内生 性与经济类型和市场的发展程度有关。市场经济越成熟,信用制度越发达,金融市 场越开放,越全球化,则货币供给越表现为内生性。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情况表 明我国货币供给主要表现为内生性,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来说明。 一 ,从货币供给影响因素概括来看 货币供给的决定因素有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基础货币具体由流通中现金和商 业银行持有的准备金(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组成。货币乘数取决于法定准备 金率、超额准备金率、现金漏损率、居民的存款结构等因素。可以看到,从基础货 币角度看,虽中央银行可直接调节基础货币,但在基础货币和货币供给之间还存在 着商业银行和个人行为。从货币乘数角度看,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更具有内生性特 征,因为中央银行能控制的只是法定准备金率,而货币乘数能否维持在一个稳定的 水平上,或按照中央银行的意愿发生变化,还取决于超额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对超 额准备金的持有)和现金漏损率(居民对现金的持有)是否稳定、取决于居民对不 同流动性金融资产的持有比率是否稳定或具有可测性。 二 ,从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给及货币政策效果的被动性具体来看 1. 中央银行可以直接调节基础货币的投放数量, 但它往往因为要调平对外的资产与 负债或 者履行一定的义务而要被动调节基础货币。 1) 中央政府透支及财政赤字导致的基础货币被动扩大发行。 ? 政府透支 中央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借款有两种原因,一种是因某项资金的需要现有财政 日常收支有先支后收的特点,财政支出时先按限额管理的原则,先从中央银行 支用,一旦实际收入小于支出限额的时候,透支行为就产生了。这两种方式对 中央政府产生债权后,在中央银行其他方面的债权无法缩小的情况下,就会产 生基础货币的扩大发行,而对这部分基础货币的发行中央银行是被动的,是由 政府行为引起的,而政府行为又往往是经济运行内部的实际因素变化引起的。 1 财政赤字 为弥补财政赤字,中央银行通常以向财政部门直接购买或在公开市场上间接购 买两种形 式来获得国债。当中央政府为弥补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发行国债时,中央银行 是有义务支援的,购买的规模也要根据赤字的需要,所以是被动投放基础货币。

若中央银行是从公开市场上购买国债,其持有规模主要是由货币市场资金供求 关系决定的,而这种关系的变动又是由经济内部的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所以这 部分基础货币的投放也是具有明显内生性。 2) 最后贷款人身份导致的基础货币被动扩大发行。 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变量的变化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在商业银行出 现资产质 量不好,出现支付困难时。为维持商业的正常经营,中央银行只有向国有商业 银行提供再贷款,注入基础货币。 3) 平衡外汇收支导致的基础货币被动扩大发行。 在外汇收支出现巨额顺差与巨额逆差时,会造成汇率的巨大波动。为稳住汇率, 中央银 行不能自主确定外汇储备和外汇占款规模,必须被动地因外汇储备增加而投放 基础货币或因外汇储备减少而收回基础货币,从而被动引起货币供给地变化。 2. 中央银行主动调节基础货币,但往往由于货币乘数的影响而没能收到理想货币 政策效果。 我们已经知道货币供给不只受到基础货币的影响,,还受到货币乘数的影响。 即使中央银行主动调节基础货币,由于货币乘数决定因素中的现金漏损率,定 期存款准备金率,超额准备金率都是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的,所以中央银行 通过调节基础货币来调节经济的目的在很多时候会被货币乘数的效果所抵消。 中央银行的主动性就仅仅是指整个系统变动过程的第一步!或者更准确的说是 一个外部冲击。整个货币供给系统将呈现什么样的反应并且最终的均衡结果是 什么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商业银行与企业行为影响的。如中央银行为收缩信贷 规模,抑制经济过热,会回笼基础货币来减少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希望商业 银行为维持流动性会减少或收回贷款。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只要存在 贷款需求,商业银行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会将一部分资金从货币市场转移到 资本市场,或同过主动负债来满足借款人的需求,从而也会促使经济社会中的 货币供应量增加。商业银行的放款和投资导致超额准备金率下降,货币乘数扩 大。对于企业和个人来说,即使商业银行收缩了信贷规模也不一定能抑制企业 投资。一方面其融资意愿除受到融资成本外,还受到市场环境中经济增长率, 通货膨胀率,可或利润率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只要投资有利可图,且融资成本 的提高幅度并不会给企业带来亏损的话,企业仍会贷款投资。另一方面,银行 信贷并非满足企业新增投资支出的唯一途径。企业仍可通过其他融资途径来融 得资金进行投资。它们可通过创造非银行形式的支付,如将其持有的现金和存 款转化为债券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而扩大信用规模。它们的行为会使现金漏 损率和定期存款比率下降,货币乘数也扩大。所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没能收 到效果。 从我国信贷资金管理体制角度来看 1998年1月1日,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改为“计划指导,自求平衡,比例管理,间 接调控”,我国正式取消贷款规模控制,实行真正的比例管理,中央银行只能 用间接调控工具如公开市场业务,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率等来间接调

3

控货币供给量。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的转化使我国内生性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由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货币供给量不完全是中央银行可以操作 的外生变量,而是一个受经济体系内部诸多因素影响而自行变化的内生变量。中央 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市场 经济的逐步成熟,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将会表现得更加明显。所以,中央银行货币政 策的战略重点应从货币供给管理转向货币需求管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应从货币供 给量转向利率和汇率。 【参考文献】 王佩真 《货币金融理论与政策》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5年9月 李若愚 货币供给内生性在不断增强 上海证券报 2003年9月 郭菊娥 《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1 艾烘德,范立夫 《货币银行学》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1 蒋先玲 《货币银行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2


更多相关文档: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 摘要:对货币供给究竟是内生经济变量还是外生经...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流通速度_教育学/心理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货币流通速度 2011-11-16 摘要:本文基于后凯恩斯主义的内生货币供给理论...

货币供给的外生论和内生论的研究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2006,西北大学,吴艳青 【5】 《托宾与货币主义:评论文章》 ,1981,卢卡斯 【6】 《金融理论中的货币》论文,1984,卢卡斯 【7】 ...

货币供给内生性

5 Sum. No. 81 Oct.2007 [2] 何林 吕红娟 何炼成 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天府新论 2010 年第 5 期 [3] 曹跃群 蒋为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高货币与...

中国货币供应内生性

中国货币供应内生性、 中国货币供应内生性、外生性分析一、研究意义在现代货币经济理论研究中,关于货币供给的决定过程存在着货币供给是由 中央银行外生决定还是由...

对我国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问题的再探讨下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 3页 免费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央行宏观... 3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研究的文献综述

货币供给外生抑或内生——基于生态系统的分析视角 [J] .华北金融, 2008,(10). [5] 冯玉明,俞自由. 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或外生性问题的实证[J].上海交通大学...

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还是外生变量

(3)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分析:认为货币供给量是一内生变量也就是认为:中央 银行...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或外... 3页 免费 我国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 1页 免费...

对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的实证检验_图文

对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的实证检验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对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的实证检验 对我国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的实证...

中国货币供给量具有准外生性的理论浅析

中国货币供给量具有准外生性的理论浅析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本文运用宏观金融基本理论,通过分析货币供给量的内涵,论述中央银行、 摘要 商业银行及存款类金融机构和非...

更多相关标签:

中国货币供给量分析 | 中国货币供给量数据 | 中国货币供给量的变化 | 中国货币供给量 | 中国货币供给 | 中国高额货币供给之谜 | 中国货币供给量增长率 | 中国的货币供给和需求 |


  本文关键词:中国货币供给内生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8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0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