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基于传导机制的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1-20 11:43

  本文关键词:基于传导机制的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天津商业大学》 2010年

基于传导机制的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曹金明  

【摘要】: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把经济体系中任何一个因素单独提出来,都和利率有一定的关系”。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家亨利·考夫曼说过:“在一定的意义上,金融市场迄今为止发生的变化集中体现在利率之中。”因此,利率一直是各国政府控制并借以调控经济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近两年以来,我国频频运用利率这一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经历了加息周期之后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又开始进入减息周期。利率对于经济的影响程度直接反映了利率的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和市场化程度的高低,因此,研究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应用性。本文基于我国金融体系和利率制度的现状,通过对利率传导机制的分析,对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进行定性问题的定量研究。 本文首先在第一章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以及论文的创新点;其次,在第二章概述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并分析了利率制度的特点,认为我国利率管制仍然比较严格;第三章对我国金融市场利率传导状况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出结论:利率在我国金融市场内部的传导比较顺畅,利率的变动存在联动性。但是利率在向实体经济的传导过程中效果不佳;第四章分析了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主要包括缺乏核心基准利率、没有形成以基准利率为基础的定价报价机制以及银行与国有企业的特殊关系等;第五章对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需的条件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拓展货币市场广度和深度、积极培育核心基准利率以及改革国有企业运营机制等建议。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822.0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一章 导论10-23
  • 1.1 选题背景10-11
  • 1.2 选题意义11
  • 1.3 利率市场化相关概念11
  • 1.4 相关文献综述11-21
  • 1.4.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的综述11-15
  • 1.4.2 国外利率自由化的实证研究15-18
  • 1.4.3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18-21
  • 1.5 研究思路,方法及论文结构21-23
  • 1.5.1 研究思路21-22
  • 1.5.2 研究方法22
  • 1.5.3 论文结构22-23
  • 第二章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程的回顾和利率制度的特点23-25
  • 2.1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程回顾23-24
  • 2.2 我国利率制度的特点24-25
  • 第三章 中国金融市场利率传导状况的实证检验25-41
  • 3.1 利率传导机制的相关理论25
  • 3.2 我国金融市场利率传导效果实证分析25-38
  • 3.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25-27
  • 3.2.2 所选变量的平稳性检验27-28
  • 3.2.3 所选变量的Johansen 协整检验28-31
  • 3.2.4 各个变量之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31-33
  • 3.2.5 变量间的脉冲响应函数33-37
  • 3.2.6 方差分解检验37-38
  • 3.3 我国金融市场利率传导实证检验结论38-41
  • 第四章 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的原因分析41-44
  • 4.1 我国货币市场仍然缺乏核心基准利率41
  • 4.2 货币市场还没有形成以基准利率为基数的定价报价机制41-42
  • 4.3 国有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血缘关系”42
  • 4.4 金融市场分割现象较为严重42-43
  • 4.5 国有商业银行垄断金融资源43-44
  • 第五章 利率市场化改革所需的相关条件44-47
  • 5.1 积极培育货币市场核心基准利率44
  • 5.2 建立以基准利率为基数的定价报价机制44-45
  • 5.3 加强商业银行预算管理45
  • 5.4 拓展货币市场的广度和深度45
  • 5.5 加快国有企业运营机制改革45-47
  • 第六章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项目51-52
  • 致谢52-53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海生 ,邱全江;利率市场化 改革路漫漫[J];国际融资;2003年07期

    2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3 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4 王国松;中国的利率管制与利率市场化[J];经济研究;2001年06期

    5 沈坤荣,汪建;实际利率水平与中国经济增长[J];金融研究;2000年08期

    6 张磊,徐忠;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宏观金融调控体制改革[J];金融研究;2000年09期

    7 李宏瑾,项卫星;“入世”与我国利率市场化[J];金融研究;2001年02期

    8 利率市场化国际比较研究课题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分析[J];中国金融;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进;徐谷波;;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互动关系研究——基于安徽省的实证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2 杨新华;浅析农村民间信贷[J];安徽农学通报;2004年02期

    3 束景明;;金融深化与金融约束:选择与放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曲世林,罗守贵,欧阳令南;关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5 胡雯瑾;陈宏民;;能源与农业价格传递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6 尚林;秦伟良;;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7 佘彩艳;朱强;;我国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8 刘杨;谌贻庆;佘彩艳;;基于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的江西省城镇居民基本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2期

    9 何延治;;吉林省农业生产函数模型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4期

    10 何延治;;吉林省农民收入与农业技术进步计量经济模型及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彦云;谭英平;;首都金融深化的统计理论与影响分析[A];北京市第十三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选编[C];2006年

    2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孙宁华;黄玉梅;陈芳芳;;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因素的动态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吴碧;;关于金融资本助推“三农”建设的思考[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卢有红;彭迪云;;基于成长阶段的我国区域金融差异化发展定位[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马伯钧;;通货膨胀的国际传递[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陈甬军;晏宗新;;中国银行业改革绩效与管制次序分析[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9 张东辉;;金融发展、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基于中国农村统计数据的实证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10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盖丽丽;中国农村金融监管:变迁、效果及改进[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鲲鹏;地震灾后医疗救助评估与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云;林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6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7 何溪明;房地产周期及其宏观调控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文斌;我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华;江苏省大丰市农村居民疾病负担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赵彩波;我国现阶段基准利率调整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泓震;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金融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岩;农村民间借贷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6 生乐;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成熟度的测定与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何平;中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蔡萍;基于环境责任分配的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王文静;甘肃民族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盛松成,王维强;我国金融宏观调控的改革和发展[J];财经研究;1999年01期

    2 谢平;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挑战[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04期

    3 胡祖六;东亚的银行体系与金融危机[J];国际经济评论;1998年Z3期

    4 宾国强;实际利率、金融深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经济科学;1999年03期

    5 陈欢,舒元;中国最优货币供给增长率[J];经济学家;1998年03期

    6 张文中;田源;;物价、利率与储蓄增长——中国:1954—1987年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89年11期

    7 张杰;地方政府的介入与金融体制变异[J];经济研究;1996年03期

    8 李焰;关于利率与我国居民储蓄关系的探讨[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9 黄金老;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风险控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10 苏剑;降低利率有助于解决我国的失业问题吗?[J];经济研究;1998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霞珍;浅议我国利率传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0期

    2 田建胜;;浅析利率市场化[J];华北金融;2003年10期

    3 李晶晶,李斌;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分析、比较与借鉴[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4 吴森森;;略谈我国的利率市场化[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5 裴升;李静;;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5期

    6 李中华;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J];经营与管理;2004年12期

    7 王华峰;;论Shibor运行效果及相关产品开发[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卢宝梅;;试论基准利率的传导效应及其选择[J];中国经济问题;2002年01期

    9 李晶晶;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济分析与比较研究[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董奋义;;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我国基准利率的选择与培育[J];经济经纬;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扬;殷剑峰;;理顺利率体系,健全利率形成机制[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2 逯新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3 吴硕思;黄建新;;人民币基准利率的AGARCH非参数模型[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4 杨子健;张焕波;徐长春;;第八章 中国经济再平衡第五大对冲措施:要素价格市场化[A];工资、汇率与顺差——中国经济再平衡路径选择[C];2011年

    5 温彬;;我国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杨运杰;张永军;;我国利率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刘惠蓉;;投资项目经济效果评价指标适用性分析[A];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8 陈惠芳;;货币政策调整下的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奖论文专刊[C];2008年

    9 杨大楷;;企业债券利率环境的实证分析[A];投资经济专业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计军恒;;论我国国债市场的改革和完善[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维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2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 王勇;[N];经济参考报;2011年

    3 傅维 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陈莹莹 韩晓东;[N];中国证券报;2010年

    5 记者 苗燕 李丹丹 马婧妤;[N];上海证券报;2010年

    6 记者 刘诗平 刘琳;[N];经济参考报;2010年

    7 记者 闫立良;[N];证券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吕巍;[N];人民政协报;2011年

    9 王宇 王培伟;[N];中国信息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曹蓓;[N];证券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春丽;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利率微调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庞菁菁;我国利率波动传导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张东奎;东亚经济体利率市场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4 潘敏;中国转型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5 冯俊;数量型工具还是价格型工具[D];复旦大学;2005年

    6 施真强;战后美国利率政策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7 张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张搏;我国货物政策传导机制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刘雅然;中国利率市场化及利率政策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袁靖;规则与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我国应用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金明;基于传导机制的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2 丁煜;利率趋势预测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张铃;我国利率体制变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闫明健;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选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胡雪莲;利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探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舒丽;在负利率效应下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欧阳修顺;基于SHIBOR运行效应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选择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李娟;中国利率与贸易收支关系理论与实证研究[D];宁波大学;2011年

    9 张磊;“十二五”期间我国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管燕婕;我国基准利率国债交易特征与交易策略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传导机制的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388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388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0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