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改革中几个重大理论问题

发布时间:2019-01-21 09:29
【摘要】:任何一次金融危机,都是金融体系进行重大改革的机会。在2008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推出一个系统的金融监管制度改革蓝图。这个金融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重要确立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新基础。而这个新基础的核心就是对以往的金融监管理念重新认识,以便设计出适应于新的经济形势的金融监管新规则,重构美国的金融体系。可以说,无论是监管目的的确立、监管模式的采取,还是金融创新的新理解,都会促使对美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较为全面彻底的改革,这是重建美国新的金融体系的基础。对此,中国的管理层要密切关注其动向与发展,以便也重造中国的金融监管体系。
[Abstract]:Any financial crisis is an opportunity for major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After a severe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the U.S. government unveiled a blueprint for systematic financial regulatory reform. The aim of this financial reform is to establish a new foundation for the American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The core of this new foundation is to re-understand the former ideas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order to design new rule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adapted to the new economic situation and to reconstruct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It can be sai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ulatory purposes, the adoption of regulatory models and the new understanding of financial innovation will promote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thorough reform of the American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which is the basis for rebuilding the new financial system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this end, China's management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its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order to rebuild China's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
【分类号】:F837.12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静梅,吴风云;金融监管一体化:世界潮流还是全球试点?[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璐;;试析英美金融监管制度改革[J];知识经济;2010年19期

2 李慧君;;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浅谈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启示[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4期

3 郭秀萍;;加强金融监管 提高中国银行业竞争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9期

4 蔡萌;;金融危机视角下的金融衍生品与金融监管[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4期

5 周敦卿;;论“华盛顿共识”、“北京共识”与金融监管[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09期

6 张倩;;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警示[J];现代乡镇;2009年08期

7 廖国民;梁立俊;;当前危机的诱因与未来监管的取向[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9年06期

8 易金平;;后危机时代对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0年24期

9 李光红;;金融自由化趋势下的金融监管——经验评析与应用创新[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10 顾华详;;论国际金融危机对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制的警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敏;;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角度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与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管晓华;;浅谈海事机构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挑战[A];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航运分论坛暨江苏省航海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君萍;王敏;;从马克思《资本论》分析全球金融危机与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杰;;经济高速增长下的流动性过剩与金融危机[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9)[C];2009年

5 田辰山;;金融危机与文化问题[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刘明山;;金融危机的成因与对策[A];创新沈阳文集(D)[C];2009年

7 隋映辉;李丽梅;;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发展的九大机遇[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9年

8 Scott Rozelle;;金融危机对中国农民工就业及收入的影响(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挑战与应对”经济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9 吴勤学;王晓芳;;美国金融危机成因的经济学分析[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10 杨秀萍;郭丽婷;;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村金融问题再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C)[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希 刘洪;“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不可轻信[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早报记者 罗晟;“金融危机是中国百年机遇”[N];东方早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高健;美政府酝酿重组金融监管体系[N];中国证券报;2009年

4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 李正信 牛海荣 陈刚;美国加快重塑金融监管体系[N];经济日报;2010年

5 奥纬咨询 何萍;2009年全球金融业危中有机[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朱贤佳;“全球央行”开始运作 承担监管改造重任[N];上海证券报;2009年

7 邓梅芳 孙兆震;金融监管体系受到挑战[N];科技日报;2000年

8 曾庆认;建立有效的农村金融监管体系[N];中华合作时报;2008年

9 上海金融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周肇光;三位一体:完善金融监管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2年

10 ;抵御金融危机须携手共进[N];上海金融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颖;金融危机政府救助:理论与实践[D];辽宁大学;2010年

2 杨公齐;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应对策略及效果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建红;金融危机的信用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5 汪洋;虚拟经济视角下金融危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张斌彬;信用扩张、资产价格泡沫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8 朴鲁哲;金融稳定中的韩国金融监管体系:变迁、争议与改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9 解凤敏;经济全球化下中国金融危机压力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10 王庆皓;金融危机中的政府“救市”:理论与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文;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曲斌艳;房地产泡沫与金融危机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吴俊宏;上世纪末两次金融危机的比较分析及给予我国的启示[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4 王然;金融危机中政府救助行为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5 石文景;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社会政策体系构建[D];浙江大学;2010年

6 江龙;金融危机环境下长城钢管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王锐;金融危机和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张丽;金融危机传染机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探析[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宋扬;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12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12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9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