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总需求冲击下的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28 13:38
【摘要】:本文在总需求冲击的假定下,从产出波动的角度研究了两国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研究表明:需求冲击不变,两国进行货币政策协调会提高两国的实际利率,但不改变产出、实际汇率和需求;需求冲击改变,两国进行政策协调会改变两国的产出、实际汇率和需求;从总需求冲击对产出波动的角度看,两国的货币政策协调均衡很难实现。
[Abstract]:Under the assumption of aggregate demand shock,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ternational coordination of monetary policy in the two countrie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output fluctu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mand impact remains unchanged, the two countries carry out monetary policy coordination to raise the real interest rate of the two countries, but do not change the output, real exchange rate and demand; Demand shocks change, the two countries coordinate their policies to change their output, real exchange rate and deman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fluctuation of aggregate demand shock to output,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a coordinated balance of monetary policy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1.0;F22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瑾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2 吕素香;汪增群;;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3 陈德伟,金戈;利率、股票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J];商业研究;2005年13期

4 张国兴;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8期

5 李春吉;中国货币经济波动的一般均衡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10期

6 何问陶,邓可斌;金融制度变迁中的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治理结构研究[J];财贸研究;2004年03期

7 唐敏;黄仕华;;我国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及问题研究[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段军山,赵明勋;近年来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分析[J];当代财经;2005年10期

9 唐敏;黄仕华;;我国央行货币政策透明度的实践及问题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10 陈燕;信用传导渠道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影响[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范从来;刘晓辉;;汇率稳定、价格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2 刘晓辉;范从来;;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杜朝运;罗海;;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2 白雪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3 金戈;经济转轨中的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D];浙江大学;2002年

4 周英章;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及其提升途径[D];浙江大学;2002年

5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姚小义;金融资产价格传导机制与市场均衡:模型与实证[D];中南大学;2003年

7 尉高师;转型期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易行健;经济转型与开放条件下的货币需求函数:基于中国的实证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9 曹媛媛;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10 左伟;入世后中国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美轩;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2 周浩;我国通货紧缩与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3 陈建伟;产业簇群研究:以浙江南浔为例[D];浙江大学;2002年

4 何菁菁;欧洲统一货币政策效果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5 袁秀霞;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对货币供给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4年

6 徐鹭鹭;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与应用的再思考[D];浙江大学;2006年

7 车峰;利率对中美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比较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杨军;我国货币政策的利率传导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9 宋国军;转轨期中国货币需求[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周义;关于中国通货膨胀持续性的实证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刁节文;;国际货币政策协调:理论研究、实践进展及中国的选择[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刘杰;温洪涛;;论国际货币政策协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3 汪素芹,叶伟春;美国经济对中国经济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3年04期

4 霍景东;夏杰长;;科研开发与经济增长——兼论科研开发的溢出效应[J];经济与管理;2006年01期

5 赵文艳;朱勇;;人力资本积累和溢出驱动的经济增长[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1期

6 蒋增辉;查贵勇;;国际谈判对国内体制改革的溢出效应分析[J];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年08期

7 草藕;;冷静看待美国经济溢出效应[J];中国外汇;2007年12期

8 陈恩;刘青;;外商直接投资与广州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9 王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溢出效应分析[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年12期

10 吴晓波;范志刚;孔俊;;我国制造行业FDI溢出效应实证分析及其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Gary H.Jefferson;;直接海外投资在中国的溢出效应分析:研发战略的重要性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机遇、挑战和方向”经济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方志军;李帅;舒雷;刘汪卉尧;;基于Haar小波的沪港股市异常波动溢出效应研究[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王万s,

本文编号:24171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171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09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