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监管新政中的系统性风险防范
[Abstract]: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which started in 2008 in the United States, except for the loopholes in the financial regulation of various countries, the systemic risk caused by the mixed operation aggravates the spread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fter the crisis, European and American countries have carried out different degrees of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reform, and from the new deal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e can see the new direction and ideas of the future financial regulatory system reform.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future will b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ystemic risk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ixed operation, and presents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gradually splitting up the high-risk business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separate business mode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ig enough not to fail" could become history; weaken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c information in financial markets; and higher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lead to a temporary end to the era of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Although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financial practice and systemic risk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e relevant rules and its high-quality core set by the Financial Reform Act of the United Stat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eventing systemic risks in China.
【作者单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
【分类号】:F83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建平;高宇;;宏观审慎监管理论研究综述[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8期
2 杨军华;;宏观审慎监管在系统性金融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行政管理;2011年08期
3 庄宗明;高志勇;;后危机时期的两岸金融监管合作[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刘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J];海南金融;2011年07期
5 刘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6期
6 刘扬;;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中国金融监管的政策选择:基于巴塞尔协议Ⅲ的视角[J];南方金融;2011年07期
7 李东卫;;后危机时代加强跨境金融监管合作的问题研究[J];投资研究;2010年03期
8 ;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资金来源)[J];中国经济景气月报;2011年06期
9 袁春晓;;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改革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10 郭娜;;基于适应宏观审慎监管视角的我国银行业转型[J];新金融;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鸿灿;刘通;张培园;;保险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AR-GARCH-CoVaR模型[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胡江华;;创新金融机构,加强金融系统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A];广西服务企业年问题研究[C];2009年
3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安全若干问题研究[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4 韦耀莹;钟凤艳;;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问题研究[A];广西农村经营机制创新与国际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宗良;陈静;;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变革与展望[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1-2012)[C];2012年
6 姚善英;;有效地堵截洗钱渠道是防治的关键[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钱勤华;;农村贷款风险分析——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应注意的问题[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周静;;对金融机构违法经营的治理对策[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9 李宏瑾;;金融监管的体制安排问题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孙飞;陈兵;蒲实;;中国个人理财业发展探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旭东邋王宇;吴晓灵:中国金融机构不会有系统性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陈晓刚;应加快重建监管金融机构框架[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记者 谷秀军;宏观审慎管理: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N];金融时报;2010年
4 记者 黄竞仪;中行谨慎取消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计划[N];北京商报;2009年
5 记者 李倩;信贷增长逐步向常态回归 银行系统性风险仍需关注[N];金融时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朱宇;地方融资平台贷款不会形成系统性风险[N];中国证券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任晓;银行系统性风险正在积聚[N];中国证券报;2010年
8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 周小川;宏观审慎政策是针对系统性风险的良药[N];金融时报;2010年
9 记者 谷秀军;防范系统性风险任务仍重[N];金融时报;2010年
10 记者 吴雨 刘琳 苏雪燕;四大行:平台债清理显效,暂无系统性风险[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书斌;银行系统性风险传染的机制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史山山;金融机构私人银行业务法律规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3 陆却非;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系统性风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4 徐谦;中国资本市场系统性风险分析与防范[D];西北大学;2003年
5 罗玉冰;宏观审慎管理理论及其中国化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6 翟金林;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南开大学;2001年
7 叶康;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管理的知识层面建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8 方建珍;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9 汤凌霄;跨国银行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王玉刚;美国次贷危机的资产负债表放大机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崇荣;宏观审慎框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2 王海友;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对系统性风险影响的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3 王振磊;中国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4 张丽宁;“TBTF”问题及规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祥余;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及其监管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计培丽;我国小额金融机构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7 章芸;巴塞尔Ⅲ框架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监管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王林;银行系统性风险拨备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9 杨楠;金融机构社区服务义务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10 管培丽;我国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32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32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