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民间金融利率研究的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9-03-16 10:04
【摘要】:本文分别从民间金融利率的现状、民间金融利率的形式、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三个方面,系统梳理国内有关的研究文献。专家学者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民间金融利率的研究,以适应当今民间金融蓬勃发展之势。
[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combs the relevant domestic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folk financial interest rate, the form of the folk financial interest rate, and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folk financial interest rate.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chieved some research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shortcomings.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the private financial interest rate,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folk finance.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分类号】: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宋冬林,徐怀礼;中国民间金融的兴起与发展前景:温州案例[J];北方论丛;2005年01期

2 陈锋,董旭操;中国民间金融利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再认识[J];当代财经;2004年09期

3 王一鸣,李敏波;非正规金融市场借贷利率决定行为:一个新分析框架[J];金融研究;2005年07期

4 郑振龙,林海;民间金融的利率期限结构和风险分析:来自标会的检验[J];金融研究;2005年04期

5 郑震龙;我国民间金融利率的决定与绩效[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6 王卓;;农村小额信贷利率及其需求弹性[J];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06期

7 霍学喜,屈小博;西部传统农业区域农户资金借贷需求与供给分析——对陕西渭北地区农户资金借贷的调查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08期

8 姜雅莉;农村民间金融利率浅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晓红;;对我国民间融资发展的对策建议[J];北方经济;2006年08期

2 丛丹阳;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审视和发展模式选择[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3 高发;;中国民间金融发展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2期

4 左臣明;;非正规金融研究文献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陈德付,戴志敏;标会的投融资效率研究——来自温州市苍南县的一个案例分析[J];财经研究;2005年09期

6 黄家骅,谢瑞巧;台湾民间金融的发展与演变[J];财贸经济;2003年03期

7 陈经伟;小企业民间借贷行为与制度安排[J];财贸经济;2005年10期

8 王博含;曾令华;耿中元;;我国民间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周苗苗,赵凡繁,吴冲锋;民间金融的独特形式——合会[J];当代经济科学;2004年05期

10 江曙霞;;中国农村反贫困过程中民间信用的作用探讨[J];东岳论丛;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长云;体制转型时期的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宋宏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刘奎;我国金融抑制与深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周小斌;中国农业信贷市场的运行机制与绩效[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5 张迎春;统筹城乡发展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6 刘加华;中国农村合作金融改革与建设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7 尹志超;信用合作组织:理论与实证[D];西南财经大学;2004年

8 杨英杰;金融发展中的中国货币需求活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9 安翔;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曹汝华;中国农村融资问题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志慧;信贷配给理论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2 熊若愚;农村信用社金融风险初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吕艳;非国有经济的间接金融支持[D];西安理工大学;2002年

4 徐智斌;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问题与对策[D];西北大学;2001年

5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周丽华;中国民间金融的现状、原因及发展:制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贾愚;当前农村金融的博弈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年

8 董传岭;晚清山东的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杨敏科;灰色金融及其疏导[D];天津大学;2004年

10 林燕娟;我国民营银行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分析[D];河海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改清,陈凯;中国小额信贷的利率探析[J];商业研究;2003年16期

2 刘静,郑震龙;我国民间金融的利率分析[J];城市金融论坛;2000年01期

3 陈锋,董旭操;中国民间金融利率———从信息经济学角度的再认识[J];当代财经;2004年09期

4 唐文琳,肖崎;从民间借贷到民营银行:金融制度的创新[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史晋川,叶敏;制度扭曲环境中的金融安排:温州案例[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01期

6 白重恩;路江涌;陶志刚;;中国私营企业银行贷款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05年02期

7 张杰;民营经济的金融困境与融资次序[J];经济研究;2000年04期

8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9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10 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敏;信息甄别机制与金融深化——温州金融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先炳;借贷资金价格的确定方法探讨[J];经济问题;1986年09期

2 张汉生;关于监利县农村借贷情况的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1984年07期

3 张德强;;民间金融利率本质的认识分析[J];金融发展研究;2010年04期

4 叶茜茜;;正规金融信贷对民间金融利率的影响分析——以温州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5 张德强;;民间金融利率与正规金融利率的联动机制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期

6 黄正权;山区民间自由借贷浅议[J];农村金融研究;1984年11期

7 周磊进;;浅析温州民间金融利率[J];知识经济;2008年06期

8 朱守银,张照新,张海阳,汪承先;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和需求——以传统农区为例[J];管理世界;2003年03期

9 魏源;;农村民间金融交易平台的缺失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1年10期

10 郭茂佳;;西方商业银行利率确定依据透视[J];南方金融;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郭红东;陈敏;;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查[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胡蓉萍;全民放贷[N];经济观察报;2011年

2 记者 马晨明;再谈温州民间资本[N];金融时报;2005年

3 尚 鸣;金融支持创业投资的悖论[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任亮;牛市催生打新股热:外运发展5亿元入场[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朱雪明;农村民间借贷呈现新特点[N];中国财经报;2007年

6 海容;今年打新收益率约8%[N];证券时报;2007年

7 任亮;“大非”“小非”减持为空头推波助澜?[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杨大泉;3800亿热钱一级市场快进快出[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行长 毛金明;农户金融供需如何实现对接[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10 石朝格;股市高烧灼伤温州民资[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张晓艳;中国农村民间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2 徐寒飞;市场利率体系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勤;民间金融利率问题浅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7年

2 王高潘;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思考[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3 邱书钦;转型期传统农区农户借贷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张宜红;影响农户借贷需求及借贷额的因素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5 张军;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供给体系的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9年

6 张红霞;吉林省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张忠明;农户借贷问题中的政府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8 张雪峰;农户借贷行为影响因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高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09年

10 付爱莲;民间金融风险控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411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411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0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