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市场分割下中小银行的信贷优势分析
[Abstract]:There are two types of segmentation in the credit market: one is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credit market of the large-scale enterprises and the credit marke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other is the segmentation of the high-risk enterprise market and the low-risk enterprise market in the credit marke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when the credit cost of the large-scale bank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will obtain the credit market of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hen the cost of the two types of banks is equal, the two jointly occupy the credit market of the high-risk medium-sized and small-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low-risk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re monopolized by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The credit cos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in China is lower than that of large commercial banks, so it is not possible to solve the financing difficulti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y large-scale banks. The problem of financing difficulty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can be solved through two ways: to reduce the entry threshold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and to reduce the operating cos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广东金融学院工商管理系;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分类号】:F832.4;F832.3;F276.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张捷;中小企业的关系型借贷与银行组织结构[J];经济研究;2002年06期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希安;;中小银行的经营机制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10期
2 蒋长流;借鉴国外经验,充分发挥政府在促进我国小企业发展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萧芍芳,王莲;民间金融规范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许跃辉;民营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结构分析[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5 胡杨成,李晓明;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初探[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潘锦云;入世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孙丽华;杨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近期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05年14期
8 陈柳钦,孙建平;制度创新:发展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关键路径[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马珍珍;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讨[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6期
10 姚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与对策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郑江淮;赵延光;宋雪清;;非国有化、产权多元化与经济绩效——非国有经济内部结构性差异及变化趋势的实证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江春;许立成;;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兼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逻辑[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匿名;;融资制度演化与我国融资模式选择研究综述[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黄立佳;;我国中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方式效率研究[A];2008年国际会计与商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郭田勇;;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构建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孙健;辛然;;制度变迁与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7 党兴华;吕振永;;网络环境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发展研究[A];中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山东经济学院课题组;董彦岭;;联合征信—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A];2005年山东省金融学会重点研究课题成果[C];2005年
9 国家开发银行课题组;刘大为;;我国中小企业问接融资问题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成奎;民营经济融资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王红;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金俐;信贷配给:微观基础与货币政策含义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付明明;关系型融资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秦国楼;现代金融中介论[D];厦门大学;2001年
6 段红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防范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7 孔荣;涉农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8 许庆修;金融创新与高新技术中小企业的发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任志宏;中国资本市场规范化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李时民;中小企业出口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彬;中小民营企业关系型融资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2 姜子叶;民营银行的准入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吗?[D];东南大学;2004年
3 许立成;新制度金融发展理论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4 王安富;信息不对称下的私营企业融资问题[D];汕头大学;2001年
5 徐文汇;企业融资体制改革与发展[D];湖南大学;2001年
6 李增福;股票市场和信贷市场的信息非对称问题与企业融资结构[D];西北大学;2001年
7 高金山;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8 郑志宏;中国城市化发展中的制度变革与金融支持[D];厦门大学;2001年
9 付卓;我国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D];厦门大学;2001年
10 林卫红;加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力度[D];厦门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春果;浅议中小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J];经济工作导刊;2003年18期
2 肖梅兴;;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探讨[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0年11期
3 许妍;;我国中小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作用的计量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8年18期
4 崔瑜;张鎏万;;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的博弈分析[J];金融经济;2006年24期
5 芮玉巧;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江苏商论;2003年04期
6 徐涛;;信息不对称、关系型融资与新型的银企关系[J];产业经济评论;2003年01期
7 盛大林;;不可学马云“不理银行”[J];法人杂志;2009年10期
8 齐逢昌;王劲平;王慧萍;黄军民;崔洪彬;代军;郑志瑛;陈健明;单庆林;谭乐清;徐东高;周瑞谷;张成保;黄伟;谭雅玲;王欣;高宇辉;朱惠健;;分论坛二:中小银行的发展与转型[J];银行家;2010年09期
9 隋欣;陈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10 林志华;;中小企业与中小银行长远合作的瓶颈制约与路径依赖[J];金融经济;2006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自伟;张星;;基于TOPSIS的商业银行员工满意度评价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韩雪萌;阎庆民: 中小银行要加快转型 强化小企业金融服务[N];金融时报;2011年
2 记者 程瑞华;中小银行要与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实现“双赢”[N];金融时报;2009年
3 王东京;谁来救中小企业[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4 邓华宁;“双率”下调 中小企业的“及时雨”[N];经济参考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周鹏峰 潘琦;建议给予中小银行必要政策扶持[N];上海证券报;2009年
6 胡嘉莉;23家中小银行深圳结盟跨区域银团[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7 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民生银行:小微金融助中小银行可持续发展[N];证券时报;2011年
8 卜春艳;信贷收紧中小银行力挺小企业[N];商务时报;2008年
9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体制与管理所 张晓文 王建梅;怎样解决中小企业困境[N];中国财经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龙 郭玉志;支持中小企业务求政策落到实处[N];中国企业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翁舟杰;中国中小企业信贷配给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康立;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毅;不对称信息下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4 李淑娟;中国企业债务融资结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董竹;中小企业融资研究:资本结构与金融环境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计昕;美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胡海波;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秦默;我国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体系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9 林丽琼;农村中小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9年
10 吴小瑾;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中小企业集群融资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有军;中小银行中小企业业务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苟春华;中小银行基于“商圈”的中小企业信贷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周炎;企业债权融资方式的选择——承诺贷款,,即期信贷及公开发行债券[D];武汉大学;2004年
4 杨瑜;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业结构关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肖前兰;我国中小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探析[D];暨南大学;2010年
6 王娟;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困境及对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7 韩晶;中小企业银行信贷融资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熊春梅;关系型借贷与中小企业融资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9 应路云;中小银行对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遴选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10 宁康康;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40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44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