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影子银行体系与系统性风险压力指数构建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systemic risk, constructs a systemic risk pressure index including risk pressure of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it. It is found that the index can better explain the actual economic and financial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isk of banking and the decline of macro-economic situation will produce greater risk pressure on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and the impact of banking and shadow banking system on the systemic risk pressure is more direct.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商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
【分类号】:F832.3;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刘晓星;方磊;;金融压力指数构建及其有效性检验——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J];管理工程学报;2012年03期
2 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1期
3 胡雪琴;;从风险视角探讨影子银行及其中国化现状[J];金融管理与研究;2011年09期
4 强培铮;;影子银行体系影响下的货币政策传导风险及实践研究[J];对外经贸;2011年12期
5 周莉萍;;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机制、效应和应对思路[J];金融评论;2011年04期
6 李波;伍戈;;影子银行的信用创造功能及其对货币政策的挑战[J];金融研究;2011年12期
7 陆小康;;影子银行体系的风险及其监管:基于流动性风险的视角[J];金融纵横;2011年09期
8 赖娟;吕江林;;基于金融压力指数的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0年19期
9 张瑾;;基于金融风险压力指数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评估研究[J];上海金融;201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守东;王妍;;金融压力指数与工业一致合成指数的动态关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2 王妍;陈守东;;中国金融压力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联研究[J];金融论坛;2012年02期
3 原清青;;关于加强我国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对策[J];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01期
4 周莉萍;;论影子银行体系国际监管的进展、不足、出路[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5 朱孟楠;叶芳;赵茜;王宇光;;影子银行体系的监管问题——基于最优资本监管模型的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7期
6 刘希;;影子银行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2012年18期
7 伍戈;李斌;;货币创造渠道的变化与货币政策的应对[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0期
8 于菁;;影子银行问题研究述评[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葛兆强;;中国金融发展四题[J];长白学刊;2013年02期
10 鹿朋;;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与影响——基于国际比较视角的政策选择[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鲁皓;风险资本市场中的投融资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赖娟;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马丽娟;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模型与计量检验[D];吉林大学;2012年
4 董青马;开放条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叶康;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管理的知识层面建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6 邹瑾;关于市场化手段化解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磊;基于不完全契约的表外融资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年
8 何晓行;次贷危机视野下的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汤超;基于VaR方法度量证券投资风险的分析及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张磊;影子银行发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挑战[D];安徽大学;2012年
3 曹崇荣;宏观审慎框架下银行系统性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崔颖颖;次贷危机跨国传导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的视角[D];辽宁大学;2012年
5 李计花;中国货币市场的流动性之谜[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6 季伟;影子银行对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稳定性影响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7 战宏;中国影子银行监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8 徐静;影子银行及监管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9 姚昶;信贷资产证券化对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影响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高璐;我国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明江;我国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与控制模型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陈守东;王妍;;金融压力指数与工业一致合成指数的动态关联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10期
3 王国刚;;经纪人机制与多层次股票市场[J];财贸经济;2006年10期
4 范洪波;国有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建议[J];金融论坛;2004年07期
5 谭福梅;;系统性银行危机早期预警系统有效吗?——基于Logit模型的实证分析(1980-2007)[J];当代财经;2009年12期
6 冯晶;周宁宁;;金融机构杠杆率的演变和启示[J];南方金融;2009年04期
7 张元萍,孙刚;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理论透析与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10期
8 易宪容;;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9 周莉萍;;货币乘数还存在吗[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01期
10 王达;;论美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运作、影响及监管[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董满章;中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防范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朝胜;股市危机预警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霞;;宏观审慎监管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制[J];湖北社会科学;2010年12期
2 陆却非;葛丰;;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系统性风险的转化机制及其预警[J];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02期
3 方俊;;美国防控经济“系统性风险”经验研究[J];中国外资;2011年04期
4 李朝民,陈金贤;我国开设股价指数期货的必要性和现实性[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5 马素红;;当前形势下的商业银行信贷风险[J];中国货币市场;2004年09期
6 姜成顺,周荣;浅析银行风险及控制[J];华北金融;2005年03期
7 杨书郎;关于证券投资中系统性风险的某些问题[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8 梁万泉;;我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2001-2004)[J];统计与决策;2006年10期
9 邢精平;;香港衍生品跨市场监管机制与启示[J];深交所;2008年03期
10 杨琳;;国际保险业系统性风险、成因与对策[J];中国保险;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鸿灿;刘通;张培园;;保险机构系统性风险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AR-GARCH-CoVaR模型[A];深化改革,稳中求进:保险与社会保障的视角——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12[C];2012年
2 杨心德;蔡李平;张莉;;大学生日常生活事件压力指数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郭效德;李凤生;张丽荣;闫光红;刘所恩;翟利莉;;密度对颗粒粘结高燃速推进剂压力指数的影响研究[A];2004年全国含能材料发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于红健;;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一个系统性风险——欠缺施工图设计和初步设计及概算批复审查环节[A];贵州工程项目管理论文集(2010)[C];2010年
5 艾庆祝;陶维斌;汪平;;某单室双推力发动机用高燃速NEPE推进剂[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6 王国强;蔚红建;范红杰;毛永康;胥会祥;康晓华;;叠氮钝感推进剂燃烧和力学性能初步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第22届年会论文集(推进剂分册)[C];2005年
7 ;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金融安全若干问题研究[A];2009—2010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C];2010年
8 付景牛;;浅析房地产金融风险[A];2007环渤海区域金融合作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孙飞;蒲实;;中国地产金融发展的路径优化与大趋势:多元化与国际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孙飞;蒲实;;中国地产金融的科学发展观:以信托为主线的多元化与国际化[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骏民 范小云;经济虚拟化与系统性风险[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2 刘瑛;基金会战系统性风险初胜[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3 银泰证券;短期大幅向下空间不大[N];中国证券报;2008年
4 丛榕;指数单边下跌 行业均报绿盘[N];中国证券报;2008年
5 陆小斌;应警惕股市系统性风险[N];金融时报;2006年
6 中信建投期货 杨军;政府收储推动天胶价格持续反弹[N];证券日报;2009年
7 特约撰稿 郑e,
本文编号:24464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4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