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行性研究
[Abstract]:Asset securitization originated from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in the 1970s in the United States. It has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and is one of the fastest-grow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tools in the financial field in the past 30 years. The enterprise group finance company develops the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business can expand the finance company financing channel, improves the asset liquidity, enhances the finance company credit business transparency, reduces the management risk, enhances the financial company management level, Support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group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probes into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from the needs of enterprise groups and the needs of financial companies themselves, 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developing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by financial companies of enterprise groups. This paper analyzes on the issues such as statement risk, reputation risk and interest rate risk that may occu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by enterprise group financial compan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path of developing credit asset securitization busines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F275;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晓凤,戴季梅;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成本动因[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4期
2 秦建文;梁珍;;汲取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稳健推进中国金融创新[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7期
3 许淑红;;资产证券化中特殊目的机构的独立性风险探析[J];甘肃理论学刊;2009年01期
4 谷秋丽;;资产证券化及其基本会计研究[J];消费导刊;2009年05期
5 钟吉鹏;许光建;;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制度的几点思考——基于美国的经验教训与警示[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9年01期
6 孟艳;;金融危机、资产证券化与中国的选择[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07期
7 李文泓;资产证券化的资本充足率框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研究;2005年08期
8 沈炳熙;;资产证券化与金融改革[J];金融研究;2006年09期
9 沈炳熙;马贱阳;;关于我国开展不良资产证券化的几点认识[J];金融研究;2007年12期
10 宣昌能;王信;;金融创新与金融稳定:欧美资产证券化模式的比较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沛龙;李修国;柴振海;;再资产证券化资本金计算方法研究——基于2009年7月的《新资本协议修正框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车坦阳;王晓航;胡雅娟;;银行资产证券化的直接动因——来自美国银行控股公司的经验证据[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8期
3 阮淑珍;;上市公司不良资本结构影响分析[J];财会通讯;2010年05期
4 胡志成;卜兆刚;;资产证券化中资产抵押权从属性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5 文忠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3期
6 周茂春;;重新构思我国企业融资结构[J];科技和产业;2006年07期
7 王唯薇;陈尉纲;;公司融资结构与委托代理机制设计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06期
8 胡志成;卜兆刚;;电力企业资产证券化风险探析[J];能源技术经济;2010年10期
9 林文真;;新会计准则实施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分析[J];福建金融;2008年11期
10 郭镇宁;;企业融资策略与技巧初探[J];工业工程;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兰凤云;张军;;公允价值:金融危机的“元凶”、“帮凶”还是“替罪羊”?——兼论美国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游经元;;高速铁路融资结构分析模型研究[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3 陈尉纲;曾国平;;基于公司融资结构的经理人的行为预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玄;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及其防范[D];南京大学;2011年
2 那铭洋;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关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洁涵;美国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功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张光华;美国次贷危机研究—基于信息经济学的思考[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飞;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非完备性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6 王敏;中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方建珍;信用风险转移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勇;问题银行公共资金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9 许志晖;媒体融合的经济学分析[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立华;基于相空间重构技术的金融混沌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曹煜;后金融危机时代金融衍生工具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立娟;我国军工企业发行优先股上市融资问题的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4 赵立新;金融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让法律问题探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铁晓华;提高我国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顾艳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风险控制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7 史树林;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监管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张坡;中国中小生物制药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包玲玲;后危机时代资产证券化国际监管制度改革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甜;论资产证券化对金融稳定性影响[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华国庆,曾虎;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障碍及对策[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楼建波;刘燕;;论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逻辑[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王亦平;;美国“次债”危机对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的启示[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4 郭锦洲;;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启示[J];银行家;2007年10期
5 何德旭;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若干判断与分析[J];财贸经济;2000年08期
6 王瑞;;资产证券化会计:基础问题研究[J];财政监督;2008年08期
7 许凌艳;论金融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机制[J];法学;2004年09期
8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J];共产党员;2003年11期
9 管同伟;;美国资产证券化的最新进展及其演变趋势[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10期
10 葛奇;;次贷危机的成因、影响及对金融监管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8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黄继汇;[N];中国证券报;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志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可行性研究[J];上海金融;2010年07期
2 李元清;;从强化财务公司融资功能角度看潞安集团资金链与产业链有效对接[J];煤;2008年03期
3 黄莹;财务公司开展信贷资产转让业务的探讨[J];中国金融家;2005年09期
4 任海川;;当前财务公司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对外经贸财会;2004年10期
5 魏玲;;财务公司业务创新研究——论开发CDO产品的可行性[J];理论月刊;2007年10期
6 刘彬;张凌西;;非金融性国有资本证券化保值增值的途径与策略[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5期
7 杜公朴;关于深圳特区财务公司发展情况的研究[J];财经研究;1987年06期
8 周春莲;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方向[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4年15期
9 黄纪宪,徐星发,李承钧;财务公司专题研讨会综述[J];上海金融;1987年09期
10 唐凤元;乡镇建立财务公司的建议[J];中国农业会计;199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华;;以财务公司为金融平台的集团一体化财务管理体系初探[A];2007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08年
2 毛仲玖;;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初探[A];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热点与难点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邓亚静;;财务公司构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思考[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4 孙双元;;我国上市银行与财务公司的比较——基于兴业银行与中国电财经营情况的比较的分析[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程仁先;;从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探究我国产融结合的目标模式[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亮;;我国体育用品企业融资渠道研究[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么伟;刘艳琴;张晨宇;;创业板与创新型企业融资[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贾光智;;国外重载铁路的建设资金来源概况[A];铁道科学技术新进展——铁道科学研究院五十五周年论文集[C];2005年
9 李玫;;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研究[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肖明光;;我国体育产业融资渠道研究——以深圳市好家庭实业有限公司为例[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进之 李琦;中石化有望发行国内首只财务公司债[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2 陈大群;电力财务公司如何“开源”与“放水”[N];中国电力报;2005年
3 杨筱;财务公司债艰难成行 中石化力拔头筹[N];中国经营报;2005年
4 姜玮 本报记者 江青;行业首家财务公司落户青啤[N];中国食品安全报;2011年
5 记者 刘倩;财务公司有了更多投融资渠道[N];证券时报;2000年
6 高国华;财务公司发金融债金融市场功能深化[N];金融时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刘晓冰;融资新规即将实施汽车财务公司伺机而动[N];中国汽车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刘雅琼 贾学颖;财务公司:企业资金运作中心[N];中国财经报;2003年
9 记者 沈则瑾;财务公司借国企改革发力[N];经济日报;2005年
10 宋光磊;财务公司利弊几何?[N];中国财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文;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2 吴豪;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3 费振国;我国农业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杜航;融资渠道建设中的供应链管理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5 迟宪良;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书会;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扬;农村中小企业融资行为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8 张广宁;破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9 沈虹;生物技术商业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10 金e,
本文编号:24466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46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