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应机选择与未来取向

发布时间:2019-05-08 14:47
【摘要】:固定汇率制度的"名义锚"有助于解决危机冲击下的汇率超调,并促进经济复苏,这使我国重新选择了非正式钉住美元制度。然而,这一制度选择只能是暂时的,不会有像上次一样长的适应期。经济复苏后,继续实施钉住美元的制度不仅会使我国付出放弃独立货币政策、恶性通货、货币非均衡等经济代价,国际金融新规则还可能使我国付出巨大的政治代价。因此,应对外贸和外资体制进行改革,藏汇于民,增加海外投资,促进资源流向其它国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
[Abstract]:The "nominal anchor" of the fixed exchange rate system helps to resolve the overshoot of the exchange rate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crisis and promote economic recovery, which has led our country to re-choose the informal peg to the dollar system. However, this system option can only be temporary, there will be no as long as the last adaptation period. After economic recovery, continuing to implement the system of pegging to the dollar will not only make our country pay the economic costs such as abandoning independent monetary policy, vicious currency, currency imbalance, etc., but also make our country pay a huge political price because of the new rul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Therefore, we should reform the foreign trade and foreign capital system, remit foreign exchange to the people, increase overseas investment, promote the flow of resources to other countries, and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mode.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吉林财经大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和谐世界与国际法治”(项目编号:07JA820006) 吉林大学跨学科项目“国际经济秩序的法制转型”(项目编号:2008JC007)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丁剑平;关于现行的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可持续性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3年05期

2 夏斌;陈道富;;国际货币体系失衡下的中国汇率政策[J];经济研究;2006年02期

3 黄达;人民币的风云际会:挑战与机遇[J];经济研究;2004年07期

4 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爱军;韩青;;我国外贸顺差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选择分析[J];东岳论丛;2007年04期

2 宋庆涛;规范资本流动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曹勇;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钱美文;“人民币汇率升值论”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相关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常东亮;中国资本外逃规模的测算方法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杨冠琼;经济全球化中非对称性竞争与复杂性动态优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7 黄盛华;“三元悖论”与我国对外开放阶段货币政策的运用[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崔爱桃;货币供给量超速增长的内在原因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9 韩继云;1989—1998:中国资本外逃实证分析[J];财经论丛;2000年01期

10 宋维佳;中国资本外逃:总量估计与成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199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克崮;中国经济发展中的财政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2 蔡得久;经济运行中的资金流动[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3 贺金凌;外汇储备的最优控制理论与模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迪晶;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5 周军民;中国国债风险与绩效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6 窦晴身;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张少春;体制转轨中的金融风险问题——基于财政金融体制变革的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李斌;非线性目标规划模型及其在利用外资决策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田秋生;中国通货紧缩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1年

10 杨柳勇;国际收支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伟;中国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与QFII和QDII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张歌;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相关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3 周喜;基于国际竞争力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4 肖学军;“一国四币”的整合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冬梅;论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艾云;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应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7 周晓明;论中国的货币替代问题[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8 丁小义;国际产业资本流动与经济增长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

9 殷鹏扬;湖南省利用外资规模与结构优化分析[D];湖南大学;2001年

10 穆林;近几年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分析[D];西北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何帆;陈平;;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2 卜永祥,秦宛顺;关税、货币政策与中国实际均衡汇率[J];经济研究;2002年05期

3 施建淮,余海丰;人民币均衡汇率与汇率失调:1991—2004[J];经济研究;2005年04期

4 沈国兵,史晋川;汇率制度的选择:不可能三角及其扩展[J];世界经济;2002年10期

5 张斌;人民币均衡汇率:简约一般均衡下的单方程模型研究[J];世界经济;2003年11期

6 何新华,吴海英,刘仕国;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年11期

7 李建伟,余明;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J];世界经济;2003年11期

8 王维国,黄万阳;人民币均衡实际汇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9 张道宏;雷显洋;胡海青;;人民币实际汇率决定因素及其失衡度实证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磊;;人民币汇率弹性将增加——2月份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J];国际金融;2007年03期

2 范起兴;;人民币跨境热的冷思考[J];中国外汇;2011年09期

3 黄辉;;关于人民币汇率的思考[J];金融经济;2005年12期

4 王大贤;;人民币汇率改革进程应该由谁掌握[J];金融经济;2011年11期

5 曹代福;曹征;;对跨境人民币结算的思考[J];投资研究;2010年08期

6 王大贤;;对进一步推进我国跨境人民币金融业务的研究[J];投资研究;2010年10期

7 苗淼;;境内外人民币衍生产品比较及我国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发展策略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02期

8 李浩仰;;人民币汇率对我国通胀的影响[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9 石磊;;独立自主的汇率政策开始改变市场预期[J];国际金融;2007年05期

10 ;周其仁论人民币汇率[J];上海经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綦刚长;;金融危机条件下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2 汪争平;;人民币实际汇率调整对深圳经济的影响[A];2003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特区发展与国际化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逯新红;;人民币汇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A];中国与世界年中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C];2010年

4 席彦群;;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企业现金流的影响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郑建明;;汇率理论的最新发展及汇率变动的资产价格效应——兼论人民币升值压力下的宏观调控思路[A];2004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的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焦娜;郭其友;;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劳动市场从业率影响的动态弹性分析[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7 林斌;;央行最优干预下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基于信号效应和资产调整效应的动态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周艳;刘红;;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江苏省外贸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A];第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宇;;墨西哥退出:钉住制度与比索危机——从“钉住汇率制度”退出的路径选择和经验教训(十)[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10 马跃;;警惕陷入“操纵”汇率的政治陷阱:人民币汇率制度短期内应以不变应万变[A];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授牌仪式暨“转轨时期中国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实验研究室主任 刘煜辉;盯住美元对美帮助最大[N];财会信报;2009年

2 记者 于力 郭凤琳;人民币汇率:钉住“一篮子”?[N];中国证券报;2004年

3 记者 刘丽娜 刘洪;美财长:不能强迫中国改变汇率政策[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钟伟;2005人民币汇率应增强弹性[N];南方周末;2005年

5 记者 张莫 刘振冬;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N];经济参考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助理、国际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经济》编辑部主任 特约财经评论员 何帆;人民币汇率不应冷冻储存[N];深圳商报;2009年

7 早报特约记者 于旭明;美国向人民币汇率密集“开火”[N];东方早报;2010年

8 记者 张莫;升值猜测风起云涌稳定仍是人民币主线[N];经济参考报;2010年

9 肖国元;汇率之争:政治重于经济[N];证券时报;2010年

10 付兵涛;两次汇改的相同与不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栗志刚;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的政治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唐亚晖;人民币汇率失调的测算及汇率传递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志传;中国外汇储备增长与出口导向型经济结构[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4 周艳;汇率变动、贸易失衡与政策选择:中国的经验[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杨雪峰;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波动效应与稳定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6 俞开江;人民币“双率”调整与我国贸易收支平衡调控研究: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谷宇;人民币汇率体制变革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8 李雅丽;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商品价格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张斌;90年代的国际收支:原因、趋势与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吴骏;动态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龙;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D];黑龙江大学;2010年

2 张华;基于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人民币汇率失衡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3 叶莉;中国入世,,人民币汇率调整与汇率制度改革[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4 董萍;人民币汇率体制探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5 孙定一;人民币汇率的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分析[D];山东大学;2010年

6 关晓红;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暨南大学;2001年

7 徐万教;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伍梓延;WTO与IMF框架下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朱艳嫣;新时期人民币汇率制度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2年

10 郑水珠;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71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71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0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