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针对性与灵活性

发布时间:2019-05-28 07:41
【摘要】:正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内涵,需要从宏观政策的现实背景、目的指向以及实施操作三个方面作深入分析。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ately loose monetary policy, it is necessary to make an in-depth analysis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ealistic background of macro policy, the purpose direc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pera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
【分类号】:F82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梁好国;浅谈货币政策在县域的有效传导[J];海南金融;2004年09期

2 方由;货币政策趋紧 市场借势调整[J];证券导刊;2004年14期

3 鲁驿;货币政策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4 秦汉锋;我国货币政策的若干特点[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2期

5 孙杰;适当的货币政策意味着什么?[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1期

6 ;今年货币政策不平凡[J];河北审计;2002年04期

7 李文光;战后日本货币政策剖析[J];日本学刊;1985年02期

8 ;货币政策面临九大挑战[J];经济论坛;2000年05期

9 宣文;货币政策应对股价变动做出反应[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3期

10 邵黎明;辩证地看待当前的货币政策功效[J];金融信息参考;1999年Z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超愚;;中国总需求函数及其货币政策含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1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许晋波;;新时期我国的货币政策[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3 石海城;;如何建立基层人行合理高效的货币信贷工作运行机制[A];柴达木金融服务论坛专刊[C];2004年

4 李莉;赵昕;殷克东;;对确定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思考[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修晶;刘文革;;转轨经济中的预算软约束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盛松成;;论货币政策在房地产价格调控中的作用[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严广乐;张久义;;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计量经济学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8 闫素仙;;货币政策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刘锡良;李镇华;;信用配给理论与中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增刚;;货币问题的新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闫立良;央行定调明年货币政策 均衡放贷避免大波动[N];证券日报;2009年

2 特约记者 新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开始发力[N];现代物流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朱以师;宽松货币政策仍将持续[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闫立良;周小川:保持低通胀是货币政策首要目标[N];证券日报;2009年

5 记者 牛娟娟;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N];金融时报;2009年

6 郭蕾邋孙媛;摩根大通:货币政策将进一步放宽[N];证券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傅苏;央行决策基于“三八定律” 货币政策不会过早转向[N];证券日报;2009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 王东;货币政策趋向真正“适度”[N];中国财经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孙健芳;货币政策进入隐性调控期[N];经济观察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张晓赫;货币政策明松暗紧 银行放贷将现分化[N];中国房地产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玉宝;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2 曹媛媛;货币政策与股票市场价格行为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吴建环;论货币政策对高科技上市公司投资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4 侯超惠;论中国的货币政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5 孙镟;中国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协整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6 孙志贤;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7 胡新智;金融创新对货币政策理论与实践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8 卢庆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伍戈;转轨经济中的商业银行特征与货币政策效率[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康海媛;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吴晓芹;人民币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3 刘世强;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影响研究[D];广西大学;2004年

4 张帆;论货币政策调控艺术[D];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

5 王静;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6 吴博;论货币政策法律制度的构建[D];湘潭大学;2004年

7 张岷;我国股票市场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彭娟娟;我国存款货币银行对货币政策的传导研究[D];中南大学;2003年

9 王岚;稳步推进我国票据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10 陈彦华;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868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4868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f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