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债券市场化发行的若干思考
[Abstract]:The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spread from the real estate market to the credit market and the bond market, and then swept through the whol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which fully shows that the perfect pricing mechanism is very important for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ond market and even the whole financial market. It should be said that a highly liquid and functional bond market is improv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financial market, reducing the financing costs of enterprises, providing diversified investment channels, and realizing the financial policy.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金融所;财政部办公厅;
【分类号】:F832.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中寿雄;刘晓民;;亚洲的金融和国际化(上)[J];南洋资料译丛;1980年04期
2 安东尼·罗利;叶森玉;;亚洲美元:是事实,还是虚构?—兼评中国发行国际债券问题[J];南洋资料译丛;1981年03期
3 甄涛;;欧洲美元市场的延伸——亚洲美元市场[J];南方经济;1983年03期
4 ;国际金融市场上新型的筹资技术——利率调换业务[J];金融理论与实践;1984年09期
5 ;国际金融动态[J];华北金融;1984年09期
6 苏宗祥;;“商业票据”是美国资金市场的一种融资“工具”[J];华北金融;1984年10期
7 张志超,王光华;国际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及上海对策[J];上海金融;1985年05期
8 王光华;欧洲债券市场资金的特点[J];世界经济;1985年02期
9 牟运清;匈牙利国内债券市场简介[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5年04期
10 马聪妮;中国的银行业务信誉上升[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天仁;;面向社会和市场是高校学报发展的出路[A];编辑工作论丛[C];1997年
2 谢丹玫;;网上医学[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食物营养成分分析系统》——最新的营养统计应用软件[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4 段勇;;学报编辑业务网络化[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5 秦广宏;;电子图书的运营模式及其选择[A];图书馆理论与实践[C];2002年
6 杜俊涛;周孝华;杨秀苔;;不同发行制度下IPOs发行价格中会计信息含量[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陈鼎新;;数字电影发行传输方式比较[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8 张春瑾;;从E-BOOK到数字化出版社[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9 翟霞;;正确认识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冲击[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10 方波;;我国教育类期刊业营销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传利;利率市场化给证券市场带来了什么[N];安徽日报;2000年
2 记者 李巧宁;债券市场四大瓶颈[N];财经时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陈中原;发行教育债券 开辟新资渠道[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记者 程胜;广发证券做好“售后服务”[N];中国证券报;2000年
5 安义宽;企业债券市场需解决七大问题[N];中国证券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沈国亮;路演不仅仅为了发行[N];中国证券报;2000年
7 记者 尹涛;银行间债券市场走向规范[N];中国证券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尹涛;统一债市 大势所趋[N];中国证券报;2000年
9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 戴根有;中国货币政策回顾与前瞻[N];中国证券报;2000年
10 菲菲;企业债券市场:流通是关键[N];福建工商时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东生;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与创新[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钟兴文;积极财政政策下的中国政府债务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3 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苏宁华;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5 杨少彬;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6 林海;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7 刘素然;通胀指数债券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毛立军;我国新股发行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4年
9 冯光华;中国债券市场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10 徐林;我国股市与债市(国债)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雄;报纸自办发行初探[D];暨南大学;2000年
2 高_g媛;股市筹资策略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3 杨燕;论保险资金在国债市场的运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4 袁兰兰;对发展我国企业债券的探讨[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5 许军;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及首次公告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01年
6 胡征月;中国国债筹资成本优化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7 范明;创新和完善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管理[D];东北农业大学;2001年
8 刘权;加入WTO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D];暨南大学;2001年
9 余雨生;对澳门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探讨[D];暨南大学;2001年
10 王振亚;债券基金及其在中国的发展[D];苏州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5081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0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