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自律组织在我国场外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作者单位】: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
【分类号】:F83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茂佳;;美日金融市场比较研究[J];华北金融;1987年09期
2 吴先满;发展江苏金融市场的战略与对策[J];群众;1999年03期
3 人民银行江西省分行金融研究所课题组;肖文发;张衍刚;唐春生;刘建平;张晨阳;;关于金融市场若干问题的意见[J];金融与经济;1990年01期
4 张岗;;对我国金融市场若干问题的思索[J];国际金融研究;1987年02期
5 江其务;;关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J];浙江金融;1988年07期
6 吴光明;关于江西金融市场发展的若干意见[J];企业经济;1993年11期
7 汪洋;;拓展和健全广州金融市场问题探讨[J];开放时代;1991年03期
8 董振华;刍议当前金融市场发展的着力点[J];福建金融;1992年11期
9 贾纯夫;;陕西的金融市场[J];开发研究;1990年02期
10 唐云鸿;把上海金融市场发展成全国性大市场[J];世界经济研究;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增毅;;证券交易所:公共机构抑或企业组织[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贤尧;;开展信用担保 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郑贤尧;;开展信用担保 促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A];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第13分会场)[C];2006年
4 陈野华;甘煜;;中国渐进式改革与证券业自律管理缺失的理论分析[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江伟;肖珉;;控制权利益与上市公司的融资决策[A];会计教育改革与发展——第四届会计与财务问题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芳芳;;我国公司并购中的若干问题探讨[A];第四届国有经济论坛——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上海冷冻空调行业协会[A];上海制冷节(首届)论文集[C];2004年
8 ;广西证券业协会[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于永达;郭沛源;;金融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中国律师业发展报告》[A];中国律师业发展报告[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宋焱;金融市场发展步伐加快 克服“软肋”仍须持续创新[N];金融时报;2009年
2 天天;俄政府批准2020年前金融市场发展构想[N];远东经贸导报;2008年
3 王宇 姚均芳;央行发布报告明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方向[N];中国信息报;2009年
4 黄庭钧;金融市场发展面临难得机遇[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记者 田冶;人行沈阳分行积极推动金融市场发展[N];金融时报;2006年
6 记者 宋焱;苏宁:充分发挥市场自律组织应有作用[N];金融时报;2009年
7 黄庭钧;马德伦:我国金融市场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N];经理日报;2007年
8 胡锦武;国家应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N];东方城乡报;2008年
9 ;马德伦:抓住有利时机 加快金融市场发展[N];金融时报;2007年
10 郭凤琳 上官卫国;全面推进多层次金融市场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朝霞;资本结构理论与融资工具选择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2 蒋屏;中国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3 孙振峰;企业债务融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洋;公司治理结构与中国上市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江乾坤;基于证券设计理论的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常中阳;公司债务融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田贞余;企业债券融资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晓义;融资工具创新与民营创业企业治理机制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9 谭小平;我国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10 李元春;中国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亮;银行业自律管理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2 古辉洪;论我国住房融资工具的创新[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简梦雯;中国企业并购融资工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
4 裴嵬;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5 王铭丽;澳大利亚新闻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6 李艳;中国投资银行参与企业并购的问题和对策[D];清华大学;2004年
7 陈宛;上市公司配股后债务融资行为与资本结构选择[D];清华大学;2004年
8 梁晶;中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杨梅华;论美国证券仲裁制度及其启示[D];暨南大学;2006年
10 董悦双;在华跨国公司融资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29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329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