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信贷需求的调查与评析:以山东省为例
【作者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
【基金】:2009年度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委托的研究课题《山东省农户信贷需求调查及信贷服务完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组主要成员:山东经济学院邓岩、张东光、朱相平、王家传;山东省农联社刘宗波、于振福、高厚龙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宋磊;王家传;;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8期
2 殷红霞;;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制度约束及其化解[J];商业时代;2008年08期
3 郭宝林;;乡镇企业融资困境和农村金融体系改革[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年04期
4 古明加;;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思考[J];行政论坛;2008年01期
5 吕栋;;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制约与出路[J];中国金融;2006年08期
6 蒋定之;;持续推进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发展[J];中国金融;2007年20期
7 农村金融研究课题组;农民金融需求及金融服务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07期
8 何广文;中国农村金融供求特征及均衡供求的路径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1年10期
9 叶敬忠,朱炎洁,杨洪萍;社会学视角的农户金融需求与农村金融供给[J];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滨;;浅析我国农村金融系统及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2 王树娟;霍学喜;何学松;;重复博弈下的农户信用机制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3 陈兴平;陈明根;;关于发展我国农地金融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4 张震;;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1期
5 于浩淼;;国外生态农业主要融资方式介绍及在我国的相关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2期
6 黄红球;;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政府的政策定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8期
7 刘丽萍;;新农村建设中消除“供给型金融抑制”问题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潘再见;;破解金融困境,建设和谐农村[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杨莲娜;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实证分析与农户金融需求的满足——对安徽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的调查及其思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杨伟坤;闫贵娟;张秀倩;;保定市农村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陈鹏;;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来自贵州的证据[A];新机遇·新台阶·新跨越——数量经济学视野下贵州自我发展能力回顾与展望:2010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年会数量经济学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彦伟;岳昌君;;教育借贷、人力资本积累与工作找寻[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董晓林;张景顺;;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周立;;两部门合作:农村金融体系形成的一般逻辑与中国经验[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蒋永穆;;农户借贷行为研究——基于预期效用函数的分析[A];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0次会议论文集(第三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武民;乡村发展过程中的金融支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郁方;中国银行业垄断与规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永龙;中国农业转型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冯文丽;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6 王劲松;非正规金融市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郑秀峰;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产业背景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8 李莉莉;正规金融机构小额信贷运行机制及其绩效评价[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9 杨菁;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信贷市场供求主体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王春岭;农业政策性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利文;需求导向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智广;泰安市农业综合开发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3 李晓;需求导向下的农村金融供需矛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4 刘旭;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发展银行的战略定位与运行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杜静;农村金融供需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6 高新会;莱芜市农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高倩;江苏农村金融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田李静;农户参与村级资金互助组织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9 陈敏;农民专业合作社信贷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10 马卫娟;新疆农村信贷供求问题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谢淑娟;;对重塑新农村金融体系的若干认识[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6期
2 谷慎;李成;;金融制度缺陷:我国农村金融效率低下的根源[J];财经科学;2006年09期
3 胡祖六,郎平;中国的银行体系改革:一次新的长征[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4期
4 中国人民银行抚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非正式制度安排、技术约束下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问题:抚州个案研究与一般政策结论[J];金融研究;2001年01期
5 张杰;解读中国农贷制度[J];金融研究;2004年02期
6 周曙东,李文森;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几点思考与构想[J];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7 杜朝运;制度变迁背景下的农村非正规金融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03期
8 史清华,陈凯;欠发达地区农民借贷行为的实证分析——山西745户农民家庭的借贷行为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10期
9 曹芳;关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7期
10 袁平;章力建;杜彦坤;;关于推进当前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少洪;张兰花;张文棋;詹黎锋;;发达地区农户信贷需求分析——基于福建省泉州地区的调查[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秦建群;吕忠伟;秦建国;;农户信贷需求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东部农户家庭调查的实证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07期
3 钟春平;孙焕民;徐长生;;信贷约束、信贷需求与农户借贷行为:安徽的经验证据[J];金融研究;2010年11期
4 何明生;帅旭;;融资约束下的农户信贷需求及其缺口研究[J];金融研究;2008年07期
5 韩星;;农户信贷需求研究述评[J];理论导刊;2006年12期
6 杨红丽;陈彤;;新疆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J];商业研究;2008年02期
7 秦建群;吕忠伟;秦建国;;中国农户信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Logistic模型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1年05期
8 何亚玲;;甘肃省农户信贷需求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0期
9 黄祖辉;刘西川;程恩江;;中国农户的信贷需求:生产性抑或消费性——方法比较与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10 程郁;韩俊;罗丹;;供给配给与需求压抑交互影响下的正规信贷约束:来自1874户农户金融需求行为考察[J];世界经济;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汪霞;蒋远胜;;汶川地震灾后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5个重灾县的农户调查数据[A];技术创新与现代农业发展[C];2009年
2 董晓林;张景顺;;农户的信贷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以苏北地区为例[A];建设我国现代化农业的技术经济问题研究——中国农业技术经济研究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胡志成;唐剑;;农村消费信贷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4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课题组;宋效军;;建设银行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的策略研究[A];银行与投资——中国投资学会2005—2006年度获奖科研课题选编[C];2005年
5 张静;刘伟林;;对中部崛起战略中“金融弱化”现象的分析与思考[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调研报告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6 ;私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政策建议[A];民营经济研究论文选粹[C];2004年
7 梁志坚;;农村金融创新研究[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九旭;刘春华;孙立冰;孙丽华;;东营视角:稳健货币政策下金融支持“黄蓝”两大战略实施的现实选择[A];东方行政论坛(第一辑)[C];2011年
9 王静;周宗放;霍学喜;;信贷配给突变分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通讯员 陈光拔;湖南邵阳分行牵头成立“农户诚信评议小组”[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2 贺福进;应关注农户信贷需求新变化[N];金融时报;2007年
3 钟环;北京完善绿色信贷政策体系支持节能减排[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4 记者 冯娟;2007年上海市本外币信贷增量创新高[N];上海金融报;2008年
5 记者 吴红军 通讯员 张勇 陈宏 江勇;为了废墟上的崛起[N];金融时报;2009年
6 本报综合;科学地支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8年
7 记者 马一萍;宁夏银行十项措施服务吴忠经济[N];吴忠日报;2008年
8 记者 杨世智 通讯员 李常武;我省一季度贷款余额突破4000亿元[N];甘肃日报;2010年
9 ;应该控制信贷需求而不是可贷资金[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杜艳;四川银行业下发19亿住房重建维修贷款[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恩平;转型期我国农户信贷供求分析及政策选择[D];福建农林大学;2007年
2 朱少洪;农户信贷约束实证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3 刘西川;贫困地区农户的信贷需求与信贷约束[D];浙江大学;2007年
4 刘艳华;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5 田俊丽;中国农村信贷配给及农村金融体系重构[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6 陈建新;基于信息经济学视角的农户信贷技术设计[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7 杨红丽;新疆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9年
8 罗毅丹;灵活的非线性时间序列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尹学群;农村金融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叶光毓;我国区域信贷配给的形成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丽丽;河南农户信贷需求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2 陈海莲;农户创业的正规信贷需求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3 张斌;社会资本对农户信贷获取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郭杰;农户信贷可获得性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分析[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5 陈勇;我国利率政策有效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聂国强;金融抑制下的农户信贷行为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7 左运光;农村金融供需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8 高鑫;浙江农户林权抵押贷款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9 谷洪波;我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重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10 张凯慧;我国农户联保贷款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3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33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