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后危机时代我国外汇储备优化配置策略抉择

发布时间:2019-09-10 14:49
【摘要】:该文基于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外汇储备激增态势,剖析了高额外汇储备的社会经济风险效应,探讨后危机时代借鉴国外多层次储备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储备资产优化配置,拓展外汇储备投资渠道,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外汇储备经营效益的策略。
【作者单位】: 中南大学;湖南商学院;
【分类号】:F83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陈享光;孙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2 孔立平;;次贷危机后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的风险及优化配置[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8期

3 张明;;论次贷危机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3期

4 孟祥f;;“运用外汇储备建立国家物资储备”方案评析[J];管理世界;2008年06期

5 张书家;费逸;;中国外汇储备影响因素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理论界;2009年08期

6 黎平海;;对国际货币政策合作难题的思考[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小勇;;论主权财富基金风险的法律规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余旭;刘骏;;浅析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中国城市经济;2010年11期

3 张健;傅代彬;;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及对策[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4 魏思博;;麦克林模型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探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5期

5 王凯;庞震;;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6期

6 朱孟楠;陈f^;;次贷危机下的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原因及管理策略[J];福建金融;2009年01期

7 李妍;周鑫;;外汇储备持续积累的原因分析及实证检验[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8 张锐;;中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风险与防控[J];广东经济;2011年05期

9 朱孟楠;陈f^;王雯;;全球金融危机下主权财富基金:投资新动向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4期

10 张明;;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行为的转变[J];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锋;主权财富基金的经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刘冬雨;中国外汇储备的最优规模:理论与实证[D];山东大学;2011年

3 钱学宁;主权财富基金现象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陈克宁;主权财富基金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牟晓云;金融危机对中日韩三国经济的影响及政府的对策效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戴序;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赵晓玲;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运营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苏小勇;主权财富基金的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马野驰;东亚外汇储备规模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晓鑫;基于金融视角的中美经济关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万乐;对我国主权财富基金——中投公司运营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任重远;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治理与投资运营分析[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3 崔锦玉;后危机时期中国金融安全的问题和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卿;后危机时代中国外汇储备有效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恺;基于供需平衡的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测定[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赵晨光;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主权财富基金及政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0年

7 陈琳;主权财富基金运营管理:国际比较及中国的选择[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8 田桦;中国外汇储备资产组合优化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杨捷;后危机时代中国主权财富基金投资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10 解丹;中国主权财富基金对外投资法律规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滕昕;戴志辉;;中国外汇储备阶段性增长的理论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邢大伟;;影响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诸因素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3 郭洪仙,李晓峰;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原因及变动趋势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5期

4 徐永久;外汇储备持有量-适度量模型及其应用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年06期

5 陈享光;孙莹;;我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实证检验[J];当代经济管理;2008年12期

6 王元龙;;我国外汇储备超常增长的成因及其对策[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2006年S1期

7 何帆;陈平;;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新加坡、挪威的经验与启示[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8 韩剑;徐震宇;;资本流入、外汇储备非均衡增长对我国外汇政策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6期

9 余维彬;;资本高度流动时代的发展中国家最优国际储备──兼评中国外汇储备政策[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11期

10 赵庆明;;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根源及治理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7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文亮;[N];中国证券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卢晓平;[N];上海证券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曾之明;岳意定;;中国外汇储备风险及优化管理探讨[J];经济与管理;2010年04期

2 李杨;汇率升值后应警惕什么[J];小康;2005年09期

3 钟小云;;基于货币错配的中国资本外逃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夏建伟;曹广喜;;我国货币错配问题探讨[J];财贸研究;2006年03期

5 贺庆春;;货币错配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J];南方金融;2007年06期

6 胡琴;;货币错配理论研究综述[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7 刘少波;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程度及其影响因素——1986~2005年中国货币错配的演变态势分析[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8 李雪莲;;通货膨胀目标制在我国的适用性分析:货币错配的视角[J];财经论丛;2007年06期

9 姜晗;;我国货币错配风险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年03期

10 蒋红银;;汇率制度改革后的货币错配问题研究[J];知识经济;2009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扬;;中国的高储蓄、高投资现象分析[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分析师 潘向东;与美“共振”:非美经济体加速衰退[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马玉荣 马红雨;巴曙松:从金融市场第一线走向知名学者[N];证券日报;2009年

3 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 梅新育;审视中国跃居头号出口大国[N];中国企业报;2010年

4 徐高潮;广西获200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2项[N];广西日报;2009年

5 记者 黄竞仪;“非美元计价”美债券呼声再起[N];北京商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张小彩;400亿外汇储备注资银行 没有法律障碍[N];财经时报;2004年

7 程炼;人民币汇率的未来走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8 赵刚;罗纳德·麦金农: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有必要保持相对稳定[N];第一财经日报;2009年

9 杨筱;企业亟须提防 外币贷款风险[N];中国经营报;2004年

10 记者 王方琪;港银行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N];国际金融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羌建新;货币错配与汇率制度选择[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王素琴;货币错配下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3 贺庆春;中国货币错配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4 唐宋元;债权型货币错配与中国的选择[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石岩;美元本位下的货币错配[D];吉林大学;2009年

6 夏建伟;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的成因、影响及控制[D];河海大学;2007年

7 卢瑾;全球经济失衡:特征、机制及可持续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0年

8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Z,

本文编号:2534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34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c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