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中国之谜”:基于货币存贷差转换视角的解释

发布时间:2019-09-26 22:55
【摘要】:"中国之谜"的实质是货币供给长期快速增长下物价水平何以能保持稳定。不同历史时期引起该现象的主导原因不同,在我国目前宏观经济背景下,巨额存贷差的存在及快速提高一方面推动了M2的高增长率,另一方面又由于绝大部分存差的不可动用性质,使得该部分货币没能作用于实体经济,进而对物价没有产生影响,因此,巨额存差在很大程度上是目前"中国之谜"的主导原因。
【作者单位】: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8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伍志文,鞠方;通货紧缩、资产膨胀与货币政策——兼论当前中国的货币总量和货币结构问题[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2 吴建军;我国M_2/GDP过高的原因:基于收入分配差距的分析[J];经济学家;2004年01期

3 易纲;中国的货币供求与通货膨胀[J];经济研究;1995年05期

4 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5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6 张杰;中国的货币化进程、金融控制及改革困境[J];经济研究;1997年08期

7 李德;我国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的思路和途径[J];金融研究;2004年03期

8 李健;;结构变化:“中国货币之谜”的一种新解[J];金融研究;2007年01期

9 张曙光,张平;化解金融风险,防范外部冲击[J];金融研究;1998年04期

10 余永定;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J];世界经济;2002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成刚;对建立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2 陈昭;卿前龙;;各地区上市公司数量和经济增长的动态反馈——分省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 葛腾飞;;货币政策价格效应的有效性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相关性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罗崇华;;世界经济波动对中国影响的实证研究[J];北方经济;2008年24期

6 李文花;;日本货币政策与货币乘数研究[J];北方经济;2010年24期

7 张小雷;企业融资的股权陷阱[J];商业研究;2000年07期

8 王旭祥;证券市场发展、货币供应量变化和货币政策调整[J];商业研究;2002年23期

9 徐琼,蒋振声;股票价格与货币需求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12期

10 李钊,王舒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研究课题组;张平;刘霞辉;张晓晶;张磊;王宏淼;;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从动员性扩张向市场配置的转变[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2 罗煜;;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约束:金融发展的政治经济学[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崔龙;;转型中的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探索:制度视角——兼论“中国之谜”[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5 胡浩;;从DD-AA模型看当前我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A];天津市电视技术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6 韩平;李斌;崔永;;我国M_2/GDP的动态增长路径、货币供应量与政策选择[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7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8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9 吴超林;张春生;;中国M2/GDP畸高原因的再考察——基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10 王国松;;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胜;中国制造业货币政策效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范建华;股票市场稳定性与货币政策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刘贵鹏;新中国60年货币思想史领域五个理论的历史演进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魏晓东;银行监管权配置的法律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6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7 黄武俊;开放经济下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9 崔健;银行、信用货币创造和经济周期波动[D];南开大学;2010年

10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哲涛;虚拟货币属性的法理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海明;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苏晓光;农业银行黑龙江省分行会计内部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许云婷;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5 崔玉玲;中国股票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6 肖剑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D];湘潭大学;2010年

7 曾顺娟;证券公司成长的复杂系统适应性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漆南;商业银行关系型信贷模式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9 梁明星;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张浩;中国托宾Q效应的检验及解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志君;金融资产总量、结构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0年03期

2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白和金,陈东琪,王小广,范剑平,杨大侃,樊彩耀,孙学工,刘国艳;2000年经济形势分析及2001年展望[J];管理世界;2001年01期

3 伍志文;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反常规关系:理论及基于中国的经验分析——传统货币数量论面临的挑战及其修正[J];管理世界;2002年12期

4 伍志文;;“中国之谜”——文献综述和一个假说[J];经济学(季刊);2003年04期

5 樊纲;当前宏观经济的焦点问题与政策分析[J];经济研究;1995年02期

6 谈儒勇;中国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9年10期

7 袁志刚,宋铮;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变异与我国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1999年11期

8 汪小亚,卜永祥,徐燕;七次降息对储蓄、贷款及货币供应量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0年06期

9 刘明志;中国的M_2/GDP(1980—2000):趋势、水平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1年02期

10 石建民;股票市场、货币需求与总量经济:一般均衡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明友;;从货币供给角度解读中国高货币化指数问题[J];现代管理科学;2011年04期

2 ;华泰柏瑞基金:经济底部尚未探明[J];股市动态分析;2010年34期

3 刘骏民;段彦飞;;虚拟经济的流动性储备池功能及其估测[J];开放导报;2009年03期

4 孙晨光;我国货币政策实施效应的实证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3年03期

5 戴金平;刘津;靳晓婷;;我国流动性过剩的货币经济学分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卓琳;;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反应分析及政策建议[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12期

7 戴纪星;;货币总量与股票波动宏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年07期

8 何问陶;王成进;;股市波动对利率变动的影响研究——理论分析和我国的经验证据[J];经济前沿;2009年08期

9 伍超明;;高货币增长一定会导致高通胀吗[J];金融与经济;2010年01期

10 熊鹏;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漏斗”效应与“黑洞”效应——揭开1998年后我国货币供给“渗漏”之谜[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伟;苏剑;叶m弦,

本文编号:2542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42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2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