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视角的涉农中小企业融资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30 20:03
【摘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一行三会”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指导意见的发布以及农地抵押贷款的试行,对涉农中小企业实现以“资源换资金”缓解其长期以来的融资难问题起着重大的作用,有利于推动我国“三农”经济的发展,释放我国农村地区的消费力,刺激新的内需增长点。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的农地金融制度,怎样才能更好的利用农地抵押这一新型金融信贷产品来缓解涉农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一个极具理论及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本文运用优序融资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及产权理论,在系统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当前涉农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以及各试点地区的农地抵押融资实践,并从作为农地金融业务的信贷主体之一的金融机构出发,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影响农村金融机构开展农地抵押贷款业务的因素及信贷员对涉农中小企业农地价值等的看法进行了深入探究,得出了如下结论: 第一,涉农中小企业农地抵押融资潜力大。对于广大涉农中小企业,有85%以上的信贷员愿意将其作为信贷主体之一,其受让获得的农地经营权价值被认为一般及以上的比例达到了80%,甚至有近50%的信贷员认为价值较高或者高,这无疑表明涉农中小企业拥有的农地是一项极具价值的重要财产。若能真正使这部分沉睡的资产活起来,将对缓解涉农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第二,涉农中小企业农地抵押产权稳定与权能完整是重点。在信贷员重视的影响发放涉农中小企业农地抵押贷款因素当中,确权颁证与法律制度放开抵押限制是最为重要的,这表明农地的产权稳定性与权能完整是该类金融业务开展的前提,否则即使在政府牵头的试点情况下,金融机构也不太愿意参与。 第三,产权所有制对涉农中小企业利用农地抵押融资影响不大。在我国的特殊社会制度之下,有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抵押借鉴,对于农地所有权问题,信贷员并没有过多的关注。因此,农地所有制度不是影响涉农中小企业利用农地抵押融资的障碍。 第四,当前涉农中小企业农地抵押面临的制约因素多。从调查分析结果可知,农地流转市场,与农地抵押相适应的风险保障机制,农地价值评估以及抵押权的实现问题均是信贷员所看重的,但是在我国农地被长期的流转及抵押限制的情况下,当前许多相关配套制度均还未达到要求,制约了我国涉农中小企业的农地抵押融资。 最后,本文在详细剖析了我国当前制约农地抵押融资的因素之后,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农地抵押贷款作用的对策,主要包含构建农地抵押贷款支持涉农中小企业融资的良好法律制度及政策环境、建立健全农地产权交易市场和完善农地价值评估体系等。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4
本文编号:2544453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迪;赵海珊;;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探讨[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孟芳;;解决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探讨[J];商业会计;2011年11期
,本文编号:2544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44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