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的理论分析
【图文】:
贷计划从而则成为无二之选的最主要的操作工具。即,该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是信贷规模操作程序。从图 1 可以直观地发现,再贷款与两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趋势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说明中央银行通过贷款规模的控制,能够较好地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很好地控制了货币供应量。图 1 1985 -1993 年中央银行贷款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变化( 二) 1994 - 1998 年: 向货币供应量操作程序过渡1994 年的金融改革揭开了我国向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转变的序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经济与金融运行的主要外部环境,与此相对应,中央银行独立性逐步增强,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成为市场化经营的真正的市场主体,金融体系及其结构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以稳定货币为主要目标
贷计划从而则成为无二之选的最主要的操作工具。即,,该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程序是信贷规模操作程序。从图 1 可以直观地发现,再贷款与两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趋势之间有着较好的相关性,说明中央银行通过贷款规模的控制,能够较好地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从而很好地控制了货币供应量。图 1 1985 -1993 年中央银行贷款规模与货币供应量变化( 二) 1994 - 1998 年: 向货币供应量操作程序过渡1994 年的金融改革揭开了我国向间接型货币政策操作转变的序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为经济与金融运行的主要外部环境,与此相对应,中央银行独立性逐步增强,商业银行开始逐渐成为市场化经营的真正的市场主体,金融体系及其结构发生了变化,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以稳定货币为主要目标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社项目(08SJD7900031、06SJB79016) 江苏省社科院重点项目(院阅0806)成果
【分类号】:F822.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范从来;政策冲击下的货币存量控制研究[J];财经研究;2004年08期
2 汪洋;;对我国货币供应量统计中若干问题的讨论[J];管理世界;2006年05期
3 易定红;美联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历史演变[J];经济问题探索;2003年11期
4 万解秋,徐涛;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货币政策的效率——兼评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J];经济研究;2001年03期
5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6 陆军,舒元;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3期
7 戴根有;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实践和经验[J];金融研究;2003年01期
8 范从来;论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择[J];金融研究;2004年06期
9 吴奉刚;杜兆瑜;;我国资产价格“货币现象”的实证分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王大用;中国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和操作目标问题[J];改革;1997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兆阳;试论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2 盛宏清;试析中央银行的冲销政策[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曹勇;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货币政策影响的实证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井百祥;任为;王伟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经济相关性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倪鹏翔;;从货币政策效应看我国转轨时期的货币政策特点[J];北方经济;2007年18期
6 王瑾娟;;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及其效果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7 段京怀;论宽松的货币政策适用的条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吕素香;汪增群;;中国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效应——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检验[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李钊,王舒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框架的构建[J];商业研究;2003年15期
10 费新;影响我国内外部均衡的政策实施环境[J];商业研究;2003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荔;田岗;侯利英;;外汇储备、外汇交易量与CHIBOR利率的VAR模型(2000—2004)——兼论“三元悖论”下冲销干预与货币政策的独立性[A];繁荣·和谐·振兴——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首届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7年
2 王维安;贺聪;;房地产价格与货币供求:经验事实和理论假说[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3 邱崇明;张亦春;牟敦国;;资产替代与货币政策[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4 范从来;刘晓辉;;汇率稳定、价格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5 曹永琴;李泽祥;;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视角[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6 王国松;;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货币政策调控效应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7 王君斌;李阳;;非完全竞争市场、技术冲击和中国劳动就业——动态新凯恩斯主义视角[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8 卢盛荣;李文溥;林光平;;中国地区间货币政策效应双重非对称性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刘晓辉;范从来;;人民币最优汇率制度弹性的理论模型与经验估计——基于价格稳定视角的研究[A];教育部文科重点研究基地联谊会2008年年会暨青年经济学者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杜朝运;罗海;;信贷配给理论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洋萍;通货膨胀目标制下基于模型不确定性的最优货币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韦邦荣;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D];辽宁大学;2010年
3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4 冯菲;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陈勇;宏观经济、货币政策与债券市场[D];南开大学;2010年
6 徐挺;资本市场波动与宏观调控[D];南开大学;2010年
7 白雪飞;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汇率制度选择、金融市场开放与宏观经济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8 温博慧;资产价格波动与金融系统性风险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明伟;我国交通运输业要素投入和生产率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顾巧明;基于市场一体化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云婷;基于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我国货币政策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2 张浩;金融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杨怀保;中国货币政策对进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马静;欧洲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屈玲;我国货币政策调整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鹏超;关于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问题的探讨[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7 张强;广义脉冲响应模型及其在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效应分析中的应用[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8 郭美轩;我国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D];吉林财经大学;2010年
9 谭枝登;中国货币政策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差异分析[D];安徽工业大学;2010年
10 李一;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研究[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晓芳;卢小兵;;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货币政策选择与均衡框架构建[J];财经科学;2007年06期
2 邵蔚;;货币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理论探讨[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3期
3 马一民;论国有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J];发展研究;2000年02期
4 范从来,卞志村;中国货币替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2年08期
5 陆昂;中国货币政策操作与基础货币管理[J];管理世界;1998年01期
6 楚尔鸣;中国证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效应的实证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黄先开,邓述慧;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2期
8 吴晶妹;评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J];经济评论;2002年03期
9 夏斌,廖强;货币供应量已不宜作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J];经济研究;2001年08期
10 郑超愚,陈景耀;政策规则、政策效应、政策协调:现阶段中国货币政策取向研究[J];金融研究;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恩涛;;货币政策操作工具选择基准的理论分析[J];阅江学刊;2009年02期
2 尹继志;;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朱思爽;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对银行业的影响[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何林;吕红娟;何炼成;;完善货币供应量目标,使货币政策有效性不断提高[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70期
5 吴健飞;我国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为何畸高?[J];西安金融;2003年08期
6 中国人民银行日照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尹峰世;;法人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变动调查:以日照为例[J];金融会计;2010年11期
7 陈景耀;中国货币政策效应分析与政策建议[J];当代经济研究;2000年09期
8 何凯,王成昆;金融机构应积极应对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下调[J];济南金融;2004年03期
9 吉野直行;许少强;;美国的金融政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2年12期
10 邓雄;;汇率机制调整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J];投资研究;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曾康霖;;金融领域中的矛盾分析[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2 卢庆杰;;利率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的利率结构分析[A];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创新·发展·安全——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6年
3 孙玉栋;谭云;;国债规模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机制[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扬;殷剑峰;;理顺利率体系,健全利率形成机制[A];中国金融论坛(2005)[C];2005年
5 田素华;;外资银行对东道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6 高珂;时光;;2008年我国货币政策出现倒‘V’型转变原因浅析[A];中国会计学会审计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扬;;中国的利率市场化:做了什么?还将做什么?[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卓夫;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N];金融时报;2003年
2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 马丁·费尔德斯坦;美国面临高通胀风险[N];证券时报;2009年
3 石海平;央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N];证券日报;2003年
4 特约撰稿 莫凡;低超储率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N];上海证券报;2006年
5 于力;央行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N];中国证券报;2003年
6 记者 周 菡;央行决定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区间[N];证券时报;2003年
7 ;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 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胡进之;超储率降至2%:流动性仍过剩?[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9 北京农村商业银行 陈晓晖;资金宽松 企债升温[N];证券时报;2006年
10 记者 马小宁;美国“退出”计划没有时间表[N];人民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何运信;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江日初;内生性视角下中国货币政策规则转型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龙成学;货币政策规则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4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王建国;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6年
6 卢宝梅;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框架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荣涛;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2 李俊;我国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变动及对货币乘数影响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3 张冲;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4 陈彦娴;中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远景分析[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7年
5 朱颖;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其在中国的适宜性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李援;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7 李赵迁;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冲突:2003-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孙任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9 罗晓翠;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的研究及建议[D];暨南大学;2007年
10 杨凤丽;中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及效应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8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48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