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域碳金融发展水平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6 17:37
【摘要】:自《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碳金融市场开始迅猛发展。我国已开启了五省八市的低碳试点,先后兴建起大大小小几十家交易所,主是协助企业进行CDM项目挂牌以及进行自愿减排交易的尝试。但是,我国目前碳金融的实践仅停留在表面,建立的碳交易所也是“只开花不结果”,因此,迫切需要研究我国的碳金融发展水平,辨析我国碳金融发展进程的阶段性特征,并找出影响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本文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碳金融发展的内涵,并从宏观、中观、微观的角度详细分析了碳金融发展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选取了衡量碳金融发展水平的三个指标,构造了碳金融发展指数,对我国各省份在2007-2009年的碳金融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碳金融发展呈现上升趋势,但是区域差异明显;国家区域发展政策对碳金融发展有一定影响;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碳金融水平还很低,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金融发展水平程度与碳金融发展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但是金融发展绝不等于碳金融发展。 此外,本文还通过构建面板回归模型研究了碳金融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2007-2009年,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清洁技术水平和政策激励对全国碳金融发展有正向的影响,而能源强度变化对碳金融发展的影响不显著,中国目前的碳金融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作用影响的。通过对各区域碳金融发展分别进行面板回归,可以得出东中西部碳金融发展水平不均衡的原因:影响东部地区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和政策激励作用,其中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激励作用是东部地区碳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主要因素。影响中部地区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是能源强度变化和清洁技术水平,,而能源强度的变化是中部地区碳金融发展的最主要的驱动力。影响西部地区碳金融发展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能力和清洁技术水平,其中产业结构调整是西部地区碳金融发展的最主要成因。
【图文】:
四 川 15.15273 10 16.67632 10 21.15857 10贵 州 7.2637 21 7.689594 21 12.72924 18云 南 12.16919 13 13.91096 12 17.16986 15陕 西 7.414839 20 7.271737 22 12.50212 20甘 肃 6.879196 23 8.067282 20 10.83334 23青 海 9.539673 18 9.651598 18 15.24169 16宁 夏 5.050721 27 3.966615 28 8.742299 25新 疆 5.489724 26 4.90686 27 6.717332 28
图 3.2 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图 3.2 中不同省份经济低碳化指标与其 GDP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各省经济低碳化程度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关系。通过对 07-09 年各省经济低碳化指标和经济增长率的对比,本文可以粗略的将不同省份经济低碳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为 4 种模式,即高经济低碳化低增长、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高经济低碳化高增长、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图 4.2 )。平均而言,东部地区为高经济低碳化高增长模式,中西部为低经济低碳化低增长模式。除山东、吉林外,东部省份均为高经济低碳化排放高增长模式;中西部省份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模式占绝大多数,其次为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中西部的山西、内蒙古、河南等省份属于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模式,原因是这些省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主导地位,短期内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巨大,碳排放减排困难,但是这些省份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依然可以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这种经济快速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结构的重型化上,因此会出现高增长但低经济低碳化的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F205;F224
本文编号:2550091
【图文】:
四 川 15.15273 10 16.67632 10 21.15857 10贵 州 7.2637 21 7.689594 21 12.72924 18云 南 12.16919 13 13.91096 12 17.16986 15陕 西 7.414839 20 7.271737 22 12.50212 20甘 肃 6.879196 23 8.067282 20 10.83334 23青 海 9.539673 18 9.651598 18 15.24169 16宁 夏 5.050721 27 3.966615 28 8.742299 25新 疆 5.489724 26 4.90686 27 6.717332 28
图 3.2 不同省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图 3.2 中不同省份经济低碳化指标与其 GDP 增长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各省经济低碳化程度与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关系。通过对 07-09 年各省经济低碳化指标和经济增长率的对比,本文可以粗略的将不同省份经济低碳化程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为 4 种模式,即高经济低碳化低增长、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高经济低碳化高增长、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图 4.2 )。平均而言,东部地区为高经济低碳化高增长模式,中西部为低经济低碳化低增长模式。除山东、吉林外,东部省份均为高经济低碳化排放高增长模式;中西部省份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模式占绝大多数,其次为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中西部的山西、内蒙古、河南等省份属于低经济低碳化高增长模式,原因是这些省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绝对主导地位,短期内能源结构调整压力巨大,碳排放减排困难,但是这些省份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禀赋依然可以保证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这种经济快速发展是建立在经济结构的重型化上,因此会出现高增长但低经济低碳化的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832;F20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晓芸;;低碳城市建设的发展途径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北方经济;2010年15期
2 翁清云;刘丽巍;;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实践的现状评价与发展对策[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3 武魏巍;;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碳金融发展策略[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4 张文磊;胡欢;;碳减排的国家驱动力分析及对中国的应对政策的探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唐斌;薛成容;;碳金融:“寓义于利”新社会责任观的实践——以深圳相控科技有限公司碳减排能效贷款为例[J];福建金融;2008年09期
6 陈柳钦;;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J];南方金融;2010年07期
7 李建建;马晓飞;;中国步入低碳经济时代——探索中国特色的低碳之路[J];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8 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年10期
9 李怡芳;乔海曙;;我国碳金融发展现状的评价研究[J];海南金融;2011年07期
10 孙滔;;低碳技术——低碳经济的核心竞争力[J];河南科技;2010年1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军;环境产业融资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2 唐高哲;低碳产业与金融互动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00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50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