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掏空、支持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发布时间:2019-10-17 20:23
【摘要】:以国内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研究了国内资本市场上定向增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定向增发中的特殊增发制度安排以及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的支持,是定向增发折价存在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增发对象为大股东的定向增发有着更高的折价,同时,在面向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中,以非现金的其他资产为增发方式的定向增发折价更高,这说明定向增发折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股东支持上市公司的补偿。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岭南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产权、政治关系与资源配置”(70902024)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市场环境、政治关系与资源配置”(20080440118)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200902340)
【分类号】:F832.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叶康涛,陆正飞;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4年05期

2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3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4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经济研究;2005年01期

5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4年12期

6 章卫东;;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与股票价格短期市场表现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7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宝臣;王立清;尹辉;;政治联系、负债与公司治理作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章铁生;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3 叶雅萍;陆丹丹;;融资结构与公司治理[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沈维成;;资本结构、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银楼;;论股权分置改革对融资偏好的影响[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袁江英;赵健梅;;基于利益相关主体的配股行为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7 王雪;张慧;;我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现状分析[J];北方经济;2007年02期

8 邹泰;;企业融资模式的国际比较[J];北方经济;2007年04期

9 梁筠;;试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J];北方经济;2008年04期

10 马捷玲;;上市公司筹资偏好分析[J];北方经济;2010年1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段一群;戴稳胜;;考虑所有权性质的国内装备制造企业融资约束[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琳;;价值投资理念呼唤私募资本市场建设[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王凤荣;任萌;张富森;;政府干预、治理环境与公司控制权市场的有效性——基于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的经验证据[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黄少安;钟卫东;;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与股权融资偏好——对中国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进一步解释[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肖剑忠;;宗教工作与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A];科学发展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社会科学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李金;李仕明;严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风险与绩效分析[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一)[C];2006年

8 董直庆;王林辉;;相容委托和最优委托权安排:论我国国企治理的另一种分析框架[A];第五届国有经济论坛“海峡两岸企业改革与重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马葵;韩永民;;从控制权视角探讨融资成本的定义[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建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性融资与EVA关系的实证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挽澜;公司并购中的关联交易监管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杨晓艳;公司治理与大股东的掏空和支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邓红平;网络会计信息披露真实度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静;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成;中国转型经济背景下企业战略并购的整合机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松;股票错误定价背景下我国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丁业震;国有上市公司重组中的利益冲突与重组绩效[D];南开大学;2010年

8 张富田;权力和权力博弈推动的平滑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9 彭华伟;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协议转让中的大股东私人收益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西征;货币政策、融资约束与公司投资决策[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艳华;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与股权结构的关系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明珠;从五粮液集团不当关联交易谈中小股东权益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艾辉;金字塔结构下家族上市企业资本结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关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赵鑫;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邹宗荣;我国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的治理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胡丽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过度融资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喻姝姝;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袁栎洲;A+H股交叉上市与权益资本成本效应的实证分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善民,李珩;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绩效研究[J];管理世界;2003年11期

2 高见,陈歆玮;中国证券市场资产重组效应分析[J];经济科学;2000年01期

3 陆正飞;企业适度负债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1996年02期

4 陈晓,单鑫;债务融资是否会增加上市企业的融资成本?[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5 陈信元,张田余;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1997 年沪市资产重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1999年09期

6 冯根福,吴林江;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1年01期

7 黄少安,张岗;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J];经济研究;2001年11期

8 李善民,陈玉罡;上市公司兼并与收购的财富效应[J];经济研究;2002年11期

9 徐晓东,陈小悦;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2期

10 刘芍佳,孙霈,刘乃全;终极产权论、股权结构及公司绩效[J];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丹;王娜娜;;基于信息假说理论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研究[J];财会通讯;2009年33期

2 罗树清;;定向增发:央企重组新机遇[J];中国企业家;2006年13期

3 王婧;孔志国;;海航增发悬疑[J];法人杂志;2006年09期

4 ;未来可能出现股权和资产变动的公司[J];股市动态分析;2006年37期

5 钟逸斐;刁彩林;;定向增发市场反应的实证研究[J];浙江统计;2008年04期

6 徐晓静;;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实证分析[J];企业经济;2008年10期

7 廖涵平;林海峰;;从定向增发模式中的定价看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J];财务与会计;2008年20期

8 彭江;;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股价效应研究文献综述[J];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年09期

9 张立栋;殷巧红;钟建;庄会友;;唐山港 低价定向增发 是否涉嫌利益输送[J];商品与质量;2011年13期

10 ;券商大看台[J];证券导刊;2006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吴育辉;魏志华;吴世农;;定向增发的时机选择、停牌操控与控股股东掏空[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司治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熊剑;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裘莹;宋英慧;安亚人;;定向增发对象类型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2006~2010)[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韩晓舟;张玲;;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俞军;曹家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中的锚定效应[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志元;张振磊;赵晓静;;文化产业资本化研究——以山东传媒产业为例[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7 穆林娟;于冉;;我国集团企业整体上市财富效应分析[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晓云;万科拟非定向增发 募资将超百亿元[N];中国房地产报;2007年

2 吴季 余凯;定向增发何以成香饽饽[N];证券日报;2006年

3 兴业证券 周靖苑;掘金定向增发股[N];证券日报;2006年

4 黄硕;定向增发中的“别样风情”[N];证券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林华;定向增发操作指引有望下月出台[N];中国证券报;2006年

6 渤海投资;定向增发板块:投资荒漠中的绿洲[N];东方早报;2007年

7 张汉青;定向增发板块狂飙成“暴利工厂”[N];经济参考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喜玉 郑尚;定向增发仍将大行其道[N];上海证券报;2006年

9 钟杰 黄翔 邓海;2006年:定向增发掀高潮[N];上海证券报;2006年

10 谢晓冬;民生银行定向增发有望春节前成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偏好及经济后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谢琳;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与股票收益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3 杨靖;定向增发中的控股股东行为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4 唐运舒;全流通进程中大股东侵害及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5 黄满池;基于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并购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范钛;B股折价理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7 Humera Shahid;中国上市公司股票增发、信息不对称和监管的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李文君;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葛俊龙;中国股市全流通时代的企业并购[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10 王志彬;中国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与公司绩效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亮;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长期股价表现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2 王佳;我国沪市A股市场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市场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戈玉娥;定向增发中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问题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4 宋金兰;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陈海磊;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股价效应与影响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6 彭江;我国A股市场定向增发股价效应及影响因素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喻姝姝;定向增发新股对上市公司长期股票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法编;大股东认购行为与定向增发折价率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陈卓;大股东营私:定向增发与减持套利[D];暨南大学;2011年

10 毕菡;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中的利益输送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07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507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2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