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亚区域金融合作的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晓,丁一兵;东亚区域货币体系的构建:必要性、可行性与路径选择[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一兵,李晓;关于东亚区域货币合作的研究:文献综述[J];当代亚太;2004年06期
2 孙立;崔蕊;;论东亚建立不确定性干预边界的汇率合作机制[J];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03期
3 李晓,丁一兵;现阶段的东亚金融合作:面临的挑战及政策建议[J];国际经济评论;2005年03期
4 何慧刚,卢圣泉;论东亚汇率稳定协调机制的两难选择和重要性[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5 何慧刚;论东亚固定汇率区的构建:方案及其评述[J];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05期
6 刘晓鑫;项卫星;;论东亚汇率合作的制度协调[J];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08期
7 李晓,丁一兵;新世纪的东亚区域货币合作:中国的地位与作用[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2期
8 张莉娜;;东北亚经济合作模式选择[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9 李文;;中日政治关系失和对双边经贸关系的影响[J];日本学刊;2006年04期
10 何慧刚;;试论东亚汇率合作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J];生产力研究;2005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向宇;论东亚经济合作中的领导问题[D];北京大学;2005年
2 周松兰;中日韩制造业竞争力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3 黄文青;东亚区域汇率协作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杨权;东亚区域金融深化:由金融合作走向货币合作的路径[D];厦门大学;2006年
5 张肃;东亚货币合作与货币竞争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玉红;全球FTA网络化发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吉兆;“韩中日自由贸易区”的背景、障碍因素及对策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梁承赫;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邱科;中日韩贸易关系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管治国;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下的中日韩环保合作[D];外交学院;2005年
5 张新柏;日本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因素[D];青岛大学;2005年
6 陈泓;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制度框架分析与路径选择[D];福州大学;2005年
7 何艳;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理论、实践及中国的作用[D];苏州大学;2005年
8 李元元;东亚货币合作中的汇率协调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9 刘文刚;人民币国际化的初步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何静;东亚区域货币合作及我国的对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婧;解析人民币钉住美元制[J];管理世界;2002年09期
2 李晓,丁一兵;论东亚货币合作的具体措施[J];世界经济;2002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毅;;金融危机下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2 刘燕;;由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引发的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2期
3 何小琼;;农村信用社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策略[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01期
4 廖安德;李洪利;;金融危机的理论渊源——基于对马克思“两个必然”思想的认识[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5 王磊;;西部中小企业的融资策略选择[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6 周东方;;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问题研究[J];青年科学;2010年01期
7 孙少华;;论金融危机下大型建筑企业如何开拓海外市场[J];山西建筑;2010年01期
8 阿杜;;年度大奖 跨越黄金五年的新思维[J];时尚北京;2010年01期
9 知了;;MUJI_(6) 回到产品[J];时尚北京;2010年01期
10 ;大势管窥[J];中国建材;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陶开宇;;扩大两型社会消费需求的最佳选择——节约型消费模式[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崔向东;陈思思;;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蒋云贵;;基于市场信用危机的破产能力研究[A];湖南省市场学会2009年会暨“两型社会与营销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唐丕跃;;2008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启示[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刘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视阈中的政府职能转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梦龄;;博弈视角下的监管与市场——从美国金融危机分析监管与市场的博弈[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海榕;;金融危机视野下高校贫困生充分就业的新思考[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8 王秀华;蔡文娟;胡志春;陈亚敏;;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和思想状况调研报告[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9 闵恩泽;;金融危机推动了微藻生物柴油的兴起[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0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10 张鑫伟;;卫星通信产业2009年发展综述[A];第六届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汤莉;一名大本生的四年求职生涯[N];国际商报;2010年
2 本报首席记者 胡军;部分民办教育机构面临信用大考[N];中国消费者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时晓玲;民办高校如何度过“招生寒冬”[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邢娜;回眸:2009留学记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5 马小军;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失败了吗?[N];学习时报;2010年
6 记者 苗春;中国电影上升势头强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7 记者 李志昂;厉以宁展望“十二五”[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贺兰县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N];华兴时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史玉根 整理;城乡居民最为关注的四大社会问题[N];中国妇女报;2010年
10 记者 余潇;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举行[N];福建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辉;论美国金融危机的成因与蔓延[D];吉林大学;2009年
2 马林武;我国股市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封丹华;从流动性过剩到流动性紧缩[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4 杨绪彪;美元本位制下美国金融危机的形成与国际传染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赵高翔;政府金融救助研究:理论与经验[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戈;寿险公司经济资本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7 杨睿;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张云;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的货币能量功能与政策含义[D];南开大学;2009年
9 陈阳;中国有效金融监管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石岩;美元本位下的货币错配[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蓉;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杜燕青;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包哲哲;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新贸易壁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费扬;人民币国际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玉柱;主权基金的国际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国文;丰田汽车服务备件供应体系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7 乔丽清;基于博客语料的英汉篇章结构对比修辞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8 胡彬;信贷危机视角下的信用理论探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杨重;金融危机形势下天马商旅的经营管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康男;当前金融危机原因及影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26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6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