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管理通胀预期四要素

发布时间:2019-11-18 17:55
【摘要】:正当前,随着经济形势逐渐稳定,价格水平上涨的环境和条件也在形成,开始通胀预期管理,对于防范未来通货膨胀形势恶化至关重要管理通胀最关键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管理通胀预期。大量实证研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潇潇;;论中国国家外汇储备现状[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9年08期

2 左小蕾;;管理通胀预期四要素[J];中国金融;2010年05期

3 徐静波;;停滞性通货膨胀的防范[J];现代企业;2011年05期

4 李毅;;疑似危机[J];中国市场;2007年29期

5 本刊编辑部;李冬洁;;资本市场大调查 2011A股投资机会[J];英才;2011年01期

6 丁岳维;王燕花;郝俏;何俐利;;我国存贷款基准利率连续调整抑制通胀的机理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1年02期

7 杨宏达;;综合施政 力控通胀[J];北方经济;2011年07期

8 祁峰;吴丹;;二战后日本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及启示[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陈炳生;;试析通货膨胀和流动性过剩[J];思想战线;2008年03期

10 贾嘉琦;曾灿辉;;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J];中国外资;2011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成思;;风雨30年:中国通胀周期回顾与宏观政策启示[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届学术年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邓春玲;;马克思的货币理论研究与应用[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徐俊武;罗毅丹;;过剩产能能否抑制通货膨胀?——基于包含随机波动的TVP模型考察[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夏兴园;;我国现阶段通货膨胀的成因[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5 沈坤荣;;经济增长模式与通货膨胀[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6 葛开明;;解读及治理经济转型期的通货膨胀[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7 支大林;;我国近期通货膨胀的主要特征及其双重压力[A];深化企业改革和治理通货膨胀研究[C];1995年

8 朱敏;严广乐;;我国通货膨胀问题的系统动力学探讨[A];科学决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六次年会论文集[C];1990年

9 陈东琪;;在“防胀”和“防滑”之间建立新平衡——近期经济形势和宏观调控措施建议[A];第四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李治国;;论通货膨胀的隐性危害与对策[A];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任晓;流动性将延续充裕格局[N];中国证券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单羽青;不能不说的流动性[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3 东证期货研究所 徐珏;充裕流动性增强未来通胀预期[N];期货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朱益民;流动性收紧信号释放 牛步踟躇[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5 本报记者 杨红梅;目前并不是非常有必要提升利率[N];中国财经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李木子;“稳健”之下 如何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N];证券日报;2010年

7 管培中心;第二十八讲 通货膨胀的成因、危害及治理[N];华北电力报;2000年

8 水皮;流动性过剩是一种必然[N];华夏时报;2009年

9 苏培科;该如何紧缩流动性?[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10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左晓蕾;我国当前已经形成通胀预期了吗[N];上海证券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戴建军;我国货币供应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2 尹燕海;物价稳定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构建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9年

3 张龙;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及其配合效应分析[D];西北大学;2010年

4 雷明国;通货膨胀、股票收益与货币政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郭红兵;我国基准收益率曲线的构建及其货币政策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江武成;货币政策与中国经济发展——以中国通货紧缩时期为例的实证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7 姚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方卫星;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圣君;中国财政货币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10 刘艳武;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与选择[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克保;利率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吴漪;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调控有效性[D];复旦大学;2009年

3 唐甫光;新加坡的汇率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门国尊;通货膨胀目标制及在我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5 李玉双;市场化进程中我国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6 张璐璐;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于羽;货币政策的通胀与通缩效应[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中;宏观视角的流动性测度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9 陈清涛;通货膨胀与货币供给、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10 张青青;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下货币政策效力对比分析[D];中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62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62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