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Nelson-Siegel模型的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检验
【图文】:
图1 隐含因子平滑序列和经验序列 从图1中可以看出,隐含因子和对应的经验值变化的模式十分一致,只有斜率因子与经验值的偏离稍微大一些,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这表明,通过卡尔曼滤波提出的三个因子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二)预期理论检验1.预期收益的估计—42—·上海经济研究· 2010年第4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吴丹,谢赤;中国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检验[J];管理学报;2005年05期
2 唐齐鸣,高翔;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成栋;;SHIBOR市场预期理论的实证检验[J];商业研究;2011年11期
2 曹志鹏;王晓芳;;基于CVaR的我国银行间债券回购市场利率风险度量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11期
3 王德全;;质押式回购利率的风险度量研究——基于ARMA-GARCH模型的实证检验[J];财经研究;2009年08期
4 庄晓玖,杜海涛;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证分析[J];金融论坛;2003年11期
5 吴丹,谢赤;支持货币政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J];科技和产业;2005年10期
6 孙皓;俞来雷;;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非线性动态调整:基于MS-VECM模型的研究途径[J];当代财经;2012年01期
7 杨宝臣;苏云鹏;;SHIBOR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实证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05期
8 谢赤,董华香;论货币政策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影响[J];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9 温彬;我国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10 吴丹,谢赤;中国银行间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检验[J];管理学报;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温彬;;我国利率市场化后基准利率选择的实证研究[A];中国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C];2005年
2 贾德奎;;透明度与政策有效性——基于利率期限结构预期理论的检验[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云鹏;利率期限结构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林海;中国利率期限结构及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胡海鹏;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张文刚;利率期限结构模型与应用[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晖;利率期限结构的最优估计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6 吴丹;支持货币政策的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唐革榕;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静态拟合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樊胜;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9 于建忠;中国债券市场定价过程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张丽娟;我国银行间货币市场利率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倩;中国市场利率期限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董皓舒;我国利率期限结构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实证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陈恒;利率与准备金政策变动与我国不同所有制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相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杨阳;中国货币市场利率变动差异与共同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柳艺;Vasicek模型在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苏现孟;我国同业拆借利率的预测与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7 任皓;我国利率期限结构的估计、预测能力及货币政策含义[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8 周璋;中国银行体系利率风险分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1年
9 刘雨果;非参数双因子利率期限结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爽;基于小波—混沌理论的CHIBOR预测模型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雯,陈浪南;国债利率期限结构:建模与实证[J];世界经济;2000年08期
2 杨大楷,王欢;国债利率结构的动态分析与思考[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9年03期
3 唐齐鸣,高翔;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2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峻疆,鲍远律,刘艳;一种带约束条件的GPS动态滤波新方法[J];计算机仿真;2004年12期
2 刘树深,秦明;同时测定铜锌镍的卡尔曼滤波光度法[J];桂林工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3 高建华,熊建辉;用因子分析和卡尔曼滤波进行卟啉体系的多组份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4期
4 杨玉杰,孙剑辉,,赵颖,王艳;卡尔曼滤波──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活性艳红、活性紫混合体系[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1期
5 史瑞卿;用卡尔曼滤波与有限元结合对地下水位进行最优估算[J];岩土工程技术;1997年01期
6 成英,叶芝祥,江奇,程国忠,蔡铎昌;卡尔曼滤波伏安分析法对苯酚和间苯二酚的同时测定[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7 刘兰波;基于EKF的车辆组合导航滤波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09期
8 周蔚,安燕;卡尔曼滤波在多组分同时测定中的应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9 宋迎春,朱建军,陈正阳;动态定位的模型偏差检测与校正[J];测绘学报;2005年04期
10 肖波;温明明;崔华义;荀俊姑;郭纪捷;;卡尔曼滤波技术在海冰测量中的应用[J];海洋技术;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亚强;程仲文;;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语音增强方法[A];第二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高勤;都学新;;莫尔斯信号的新型滤波方法[A];中国电子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梁钰;布亚林;贺哲;朱业玉;;用T213产品制作河南省沙尘天气短期预报[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丁明理;王祁;洪亮;赵鹏;;无陀螺微惯性测量单元的卡尔曼滤波方法研究[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赖富强;孙建孟;李茂兵;;基于卡尔曼滤波的FMI成像测井加速度校正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6 万寿庆;;基于灰色理论的卡尔曼滤波[A];第16届全国灰色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田甜;王爱华;安建平;薛斌;;一种基于新息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载波跟踪环路[A];第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电子文集[C];2011年
8 李惠光;潘俊;王琦;;Kalman滤波器在板形检测上的应用[A];199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3年
9 张友民;陈洪亮;戴冠中;;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固定区间平滑新方法[A];1995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C];1995年
10 周雪梅;吴简彤;李东明;;多尺度预处理在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A];2004年船舶仪器仪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博士 沈洪溥;态度不妨 谨慎一点[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广发基金 吴峻;基金定投:在熊市获利[N];证券时报;2008年
3 李中强;无风险亦无利润[N];中华合作时报;2005年
4 FN记者 袁蓉君;修正“菲利普斯曲线”[N];金融时报;2006年
5 金银岛钢铁网交所总经理 张峰;运用价格链规律分析:年内钢市将波动上行[N];中国冶金报;2007年
6 陈长春;让士兵作战耳目更灵[N];中国国防报;2004年
7 王燕坊;应用数学与统计方法分析宏观经济[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首创期货研发中心高级研究员 易骥;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套利实证研究[N];期货日报;2006年
9 汪飞;铜:有望继续振荡攀升[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陈劲松;大题小做与小题大做[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潆焱;中国利率期限结构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赵东明;卫星跟踪卫星任务的引力谱分析和状态估计方法[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4年
3 武征;中国自然失业率的特殊性及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王卫华;移动机器人定位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5 郑贵省;GPS/DR车载组合定位系统数据融合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文鸿雁;基于小波理论的变形分析模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陈炜;永磁无刷直流电机换相转矩脉动抑制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莫世奇;矢量水听器的数据融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9 赵辉;基于水下航行器导航定位及信息融合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王雪梅;摆式列车线路信息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鑫;提高GPS定位精度的改进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阳奎;基于倒置GPS的动态目标导航系统仿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王宪荣;船舶横向运动状态估计及控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史庆峰;车载组合定位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郭传海;基于vxWorks的AUV组合导航系统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石仕杰;光纤陀螺寻北仪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7 李丽锦;基于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的捷联惯导非线性对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白亮;基于计算机视觉辅助的组合导航系统[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9 赵元峰;民用飞机解耦和最优控制方法研究及其在阵风抑制中的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10 殷焰;组合导航中信息融合和故障检测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732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7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