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违约损失率特征研究
【图文】:
4 模型和实证结果4·1 违约损失率的分布模型得出的违约损失率分布如图1,实证数据违约损失率如图2,模型更接近正态分布,而实证数据分布呈双峰分布,与BETA分布拟合较好。模型和实证损失率方差只相差1%,前者是19%,后者是20%,均值前者是51%
4·1 违约损失率的分布模型得出的违约损失率分布如图1,实证数据违约损失率如图2,模型更接近正态分布,而实证数据分布呈双峰分布,与BETA分布拟合较好。模型和实证损失率方差只相差1%,前者是19%,后者是20%,均值前者是51%,后者是45%。实证数据按违约金额加权的违约损失率是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袁建良;;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违约损失率度量[J];系统工程;2007年04期
2 陈光忠;唐小我;倪得兵;;随机现金流下的违约回收率模型[J];系统工程;2009年09期
3 汪办兴;;中国银行贷款违约损失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评论;2007年03期
4 代太山;陈敏;杨晓光;;不同担保类型之下违约损失率的结构特征:针对中国的实证[J];南方经济;2008年08期
5 叶晓可;刘海龙;;银行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结构特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6 林洁;;基于最大熵原理的条件回收率建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年2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目;周宗放;;我国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地区差异识别分析[J];商业研究;2010年09期
2 李楚英;王满四;;企业贷款过程中银行对企业的监控机制研究——对某电力公司的个案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9年11期
3 杨军;程建;潘俊武;;违约损失率模型开发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9年06期
4 郑学;黄建忠;李叔诚;;违约损失率模型开发部分关键技术实证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0年10期
5 段胜;许诺;;金融风险计量中的LGD模型在我国研究情况综述[J];高校社科动态;2011年03期
6 陈钢;王满四;;个人经营性贷款中银行贷前监控机制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16期
7 代太山;陈敏;杨晓光;;不同担保类型之下违约损失率的结构特征:针对中国的实证[J];南方经济;2008年08期
8 徐淑一;王宁宁;王美今;;基于持续期数据的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违约和提前还款风险分析[J];南方经济;2009年06期
9 黄建忠;褚保金;;商业银行违约损失率的影响因素——基于江苏省某银行历史债项数据的分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1年08期
10 陈浩;马宇超;陈暮紫;唐跃;王博;陈敏;杨晓光;;不良贷款有无回收判别:一类可选变量的支持向量机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方根;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风险和追偿风险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王国栋;信用风险参数估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3 陈暮紫;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4 陈光忠;银行违约损失率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5 张目;高技术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及评价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6 袁振华;国家开发银行核心竞争力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7 王恺明;基于可违约价格的违约期权和债券的定价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8 陈泽鹏;新创小型企业间接融资的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徐志春;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烨敏;贷款结构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0年
2 杨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价方法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陈春春;宏观经济波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4 王昕;ZS银行对SFH城区热电联产项目投资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5 王伟;不对称信息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6 董英杰;基于CreditRisk+修正模型的信用风险度量[D];山东大学;2009年
7 鹿刚;浦发银行公司贷款违约损失率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苗迟;信用风险管理中违约损失率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梁子骁;抵押品对信用风险因子影响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10 李蕻;商业银行抵质押品风险缓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于晨曦;;抵押风险分析和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研究[J];金融论坛;2007年02期
2 何自力;;抵押贷款违约损失率研究[J];南方金融;2006年01期
3 陈忠阳;违约损失率(LGD)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5期
4 武剑;内部评级法中的违约损失率(LGD)模型——新资本协议核心技术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5 沈沛龙;崔婕;;内部评级法中违约损失率的度量方法研究[J];金融研究;2005年12期
6 章彰,傅巧灵;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欧洲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J];欧洲研究;2003年01期
7 赵鉴;应用Fuzzy评价银行贷款信用风险[J];上海管理科学;2003年05期
8 叶晓可;刘海龙;;银行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结构特征研究[J];上海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9 刘宏峰,杨晓光;违约损失率的估计: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启示[J];管理评论;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建忠;褚保金;;国内银行违约损失率统计模型的构建研究——基于江苏某银行历史债项数据的模型开发[J];江苏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2 张云爽;;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信用风险预测——基于KMV模型的分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3 董岳磊;;大学生助学贷款现状及对策分析[J];科技资讯;2011年16期
4 曹黄;;基于KMV模型的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0期
5 骆君;;基于属性坐标分析的个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16期
6 张琳;郭文旌;;含有信用风险的跳扩散市场的最优组合选择[J];经济数学;2011年02期
7 谢铨;;基于Copula的信用风险经济资本计量模型及应用[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17期
8 刘易;任学敏;;一类创新型权证的数学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6期
9 魏正元;高红霞;;多跳-扩散模型与脆弱欧式期权定价[J];应用概率统计;2011年03期
10 李峗;;上市公司违约率信用监测模型研究[J];中国物价;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丽;周宗放;赖娟;杨杰;张绍宗;肖磊;;关联担保下母子公司信用风险传染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蒋益民;;对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压力测试的几点思考[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姝威;;信用风险的测量与管理[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4 刘姝威;;信用风险的测量与管理[A];Optimization Method, Econophysics and Risk Management--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1年
5 刘文蕊;张目;周宗放;;基于粗糙集和遗传算法的企业集团信用风险识别[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张国永;田金信;徐凯;;信用风险下基于Black-Scholes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及应用研究[A];第八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康宇虹;孙德鹏;郜中华;;KMV模型在我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度量中的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王喜平;闫丽莹;;基于熵权的电力上市公司信用风险模糊评价[A];第19届灰色系统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杨扬;周宗放;;基于科层结构的我国集团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实证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商务智能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10 李如一;;确定修剪系数的结构方法与具有风险抵押的信用风险的定价[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力;信用风险投资的必要条件[N];上海证券报;2008年
2 记者 张文绩;警惕赊销中的买家信用风险[N];上海金融报;2009年
3 陈经纬;让我们共同关注信用风险问题[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4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 孙晓林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潘虹;信用风险研究回顾与展望[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朱振;全球信用风险上升幅度尚可控[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6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王东;美主权信用风险不逊希腊爱尔兰[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7 本社驻纽约记者 乔继红 驻华盛顿记者 阳建 蒋旭峰;调“负”!美主权信用风险警报拉响[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8 王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美国主权信用风险不可忽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乔继红 阳建 蒋旭峰;美主权信用风险警报拉响[N];团结报;2011年
10 李响 张金龙 记者 张彬生;化解信用风险不容忽视[N];黑龙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洁;违约损失率分布特征与量化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2 徐志春;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 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顾乾屏;商业银行法人客户信用风险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4 熊大永;信用风险理论与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张健;信用风险的度量与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王国栋;信用风险参数估计的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7 杨军;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成因与识别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3年
8 方先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管理系统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9 刘小坤;企业债券:信用风险与市场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0 齐巍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监管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光;信用风险计量方法及我国银行应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2 陈开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吴文静;基于KMV模型的不同地区上市公司信用风险的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4 熊枫;中国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琴;供应链信用风险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刘倩;C2C电子商务信用风险预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陈敏谊;基于附加因子计算法的信用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邓善科;基于内部评级法(IRB)的我国商业银行客户信息风险测量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9 曾芳;银行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段玉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体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802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580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