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管理论文 > 货币论文 >

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法律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8 02:26
【摘要】:担保公司是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重要途径。但是担保公司是通过吸收银行不愿承担或不敢承担的风险获得担保收入的,是经营信用、管理风险的行业,其高风险性为全世界公认。如果没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法律机制,担保公司就有可能成为信用风险的高发机构,经常要陷入损失赔偿的泥淖,导致担保公司难以为继。因此作为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具备专业化的风险控制能力,对于我国担保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和功能的发挥至关重要。本文正是基于中国信用担保的现实需要,选择担保公司风险控制进行研究。 除了论文导论部分,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 本文第一章探讨了信用担保风险的内涵,明确了信用担保机构具有高风险的特点,了解到了在信用担保行业建立风险控制制度的重要性。然后从担保公司风险的来源分析具体的表现,在来源方面,包括四个方面:来自经营主体的风险,包括资金风险和经营风险;来自经营对象的风险,主要是指信用风险;来自政府的风险,包括政府的不适当干预和政策风险;来自担保体系和法律制度的风险,主要是指银保关系不对称和法律制度不完善。这几方面的风险,基本涵盖了我国担保公司风险的表现形式。在了解了担保公司的具体风险形式后,针对这些具体的风险,总结概括了具体的风险控制理论体系,包括六个机制:环境保障机制、风险预防机制、风险转移机制、风险分散机制、风险补偿机制和法律监管机制。环境保障机制包括完善的法律体系和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风险预防机制包括市场准入制度和资信调查制度;风险转移机制包括再担保、反担保和再保险制度;风险分散机制是指银保之间的风险分担制度;风险补偿机制是指资金补偿制度;法律监管机制是指明确的监管机构和完善的监管制度。 本文的第二章研究了我国担保公司的发展和风险控制现状。我国担保结构从1993年发展至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92年到1999年,基本特点是探索起步;第二阶段从1999年到2002年,基本特点是国家层面的积极推动,国务院各部门出台了一些列的规范性文件对担保公司进行调整,并通过税收优惠等一系列政策支持鼓励全国各地积极组建担保公司。第三阶段是2002年至今,基本特点是全面完善,最明显的标志是2010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布《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在三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特点:担保公司是担保机构的重要表现形式,民间资本的参与度不断在增加。因此做好担保公司的风险控制,不仅可以保障担保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可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在研究我国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机制现状时,我们按照上面建立的风险控制理论体系,逐项进行分析。在外部环境方面,表现为关于担保公司的规定效力层级太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在风险预防方面,资信调查制度不完善;在风险转移方面,我国关于担保公司的行业立法中仅有少量的再担保制度且不具体,缺乏反担保和再保险的规定;在风险分散方面,担保公司和银行之间存在诸多的问题;在风险补偿方面,外部资金补偿机制缺失;在法律监管方面,定位不明确且存在多头管理。 本文第三章学习了国外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机制,并提出了对我国风险控制机制建设的启示。我们选取了英美法系中的美国和大陆法系的日本,再加上担保体系比较有特点的韩国进行研究。美国风险控制机制的主要特点是有全国统一的监管机构,有完善的法律规范,在资信调查方面,通过美国小企业局制定的贷款担保计划进行规定的,属于计划型制度,在资金补偿方面,由政府财政负担,在风险分散方面,实行限额担保制度,在风险转移方面,要求提供贷款抵押,有反担保措施。日本风险控制机制的主要特点是整个体系是由政府出资的多个信用保证协会组成,在监管机构上,由专门的国家领导监管,有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管制度,在资信调查方面,日本的信用调查制度属于自律型制度,通过各信用保证协会的章程来规定的。风险的转移方面,日本建立了信用保险制度,即再保险制度,风险补偿方面,日本包括内部补偿和外部补偿两个方面。韩国风险控制机制的主要特点是信用担保体系由全国性的信用担保基金组成,由政策委员会和执行董事会进行监管,在资信调查制度方面,信用调查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加以确立的,属于法律型制度,在风险分散制度方面,实行比例担保制度,在风险补偿方面,由政府财政负责实行风险资金补偿。 本文的第四章针对第二章总结的风险控制制度的不足,借鉴第三章总结的国外风险控制机制对我们的启示,按照第一章总结的风险控制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完善我们担保公司风险控制的法律对策建议。包括制定一部系统完备的行业法律,加强社会信用法律体系的建设,建立法律与自律结合的资信调查法律制度,建立健全担保机构的再担保、反担保和再保险法律制度,建立银保之间的风险分散法律制度,建立风险外部补偿的法律制度,确定全国性的统一的监管机构,并提出了可行的具体措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28;F832.3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兴涛;;小额贷款公司的法律规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5期

2 朱立明;;我国高校财务风险的控制政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3 宁凌;刘亮;贾宝林;;政府网络危机公关中的预警体系和风险控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3期

4 陈媛;;三农小额贷款担保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以海南省屯昌县富通三农担保投资有限公司为例[J];学理论;2011年17期

5 于淼;;从法律角度探讨工程索赔[J];山西建筑;2011年25期

6 王燕霞;;民间融资规范化探析[J];天津法学;2011年03期

7 陈洁;龚光明;;土地流转价值计量与风险控制[J];理论探讨;2011年04期

8 徐鹏;;民营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J];中国律师;2010年02期

10 刘洁;;浅淡企业法律工作[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熊良敏;;在建船舶抵押融资困境及对策[A];第五届长三角地区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范开洲;;呼吸机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朱腾;朱黎;;基于电力系统网络安全的风险控制[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李有兵;赵香萍;;狮子洋隧道泥水盾构始发的风险控制[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C];2009年

5 胡仁昱;魏文翠;何琳迪;;XBRL技术在风险控制中应用的探讨[A];第九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下)[C];2010年

6 孙文宝;黄蕾;;LEC法在风险评价和控制中的运用[A];上海烟草系统2001年度学术论文选编[C];2001年

7 张新彦;叶永;田莉莉;卢贤良;;大型爆轰实验安全论证的实践[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平海;;中小物流企业仓单质押管理模式探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丁魁强;;行车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分析与风险控制[A];2008年科技学术研讨年提速安全与和谐铁路论文集[C];2008年

10 江志强;;如何做好作业现场全过程风险控制[A];第一届电力安全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魏林 张振声 记者 王玮;辰能担保公司助企业成长[N];黑龙江日报;2010年

2 符信;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实施细则出台[N];南方日报;2010年

3 记者 鲍丕勇;我市全面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N];徐州日报;2010年

4 记者 朱文彬;福田汽车出资10亿设担保公司[N];上海证券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孙永丽;担保公司担当几分险[N];证券时报;2003年

6 徐良斌;临街开“超市” 担保公司走近投资者[N];经济视点报;2008年

7 任芳 余晓洁;农民担保公司开辟农村金融新天地[N];经理日报;2009年

8 ;银行援手化解资本瓶颈[N];民营经济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李伊琳;浙江担保业变招:银行援手化解资本瓶颈[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10 记者 田逢春 实习生 寸伟涛;云南首家文产融资担保公司成立[N];云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虞立戎;中国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曹宏杰;担保公司风险预警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曾文革;外资银行风险控制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纪光兵;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与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5 方炬;机动车辆保险精算与风险控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郭勇;移动商务风险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姜学军;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8 温涛;中国农村金融风险生成机制与控制模式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9 刘宏;镇江市水环境安全评价及风险控制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10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辉;担保公司风险控制法律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文锟;融资性担保公司运营中的风险分析及法律防范[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卓文儒;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风险控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4 陆亚能;上海星科实业有限公司盈利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冉晓枫;集团公司财务风险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俊霞;我国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卫绪华;论融券交易风险的法律控制[D];广西大学;2007年

8 倪茜;财务公司风险识别及控制[D];北京工商大学;2006年

9 马忠强;我国期货公司操作风险及控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10 杜慧敏;企业绩效管理风险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31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anlilunwen/huobilw/2631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52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